一种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45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要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黄疸,古文献中亦称“黄瘅”,是指面、目、皮肤色黄,小便黄赤为特征的的疾患,多为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它与西医学中的黄疸含义相同,西医学认为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包括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少见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以及凡是引起血中胆红素异常升高的疾病。黄疸增高会引起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会引起二便的色泽改变,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及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脂肪泄、夜盲 症、乏力、精神委靡和头痛等。因此黄痕升闻的太闻太久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当如,治疗各种黄疸增高的药品种类繁多,然而治愈率均不高,并且存在着药品价格较高,患者需长期服药等缺点。中国专利公开号1098634,公开了一种治疗黄疸的药物,它是由十多味中草药配制而成的中成药,但由于中成药的成分组成、药量配比一成不变,不能灵活多变,也不能随症加减药量,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疗程短、见效快、药价低、易于推广,且治愈率高的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由茵陈、赤芍、制大黄、桅子、广金钱、田基黄和郁金七味中草药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茵陈22 23份,赤芍22 23份,制大黄11 12份,桅子11 12份,广金钱11 12份,田基黄11 12份,郁金11 12份。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茵陈22份,赤芍22份,制大黄11份,桅子11份,广金钱11份,田基黄11份,郁金11份。本发明主治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各种黄疸升高的疾病,尤其是乙肝引起的湿热黄疸。服药期间忌白萝卜、绿豆、海鲜及易上火的食品。用法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60 80ml。本发明中,各中草药的性能作用如下。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制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桅子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广金钱性微寒,味甘、咸。归肝、胆、肾、膀胱经。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田基黄性凉,味苦、甘。归肝、胆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郁金性寒,味苦、辛。归肝、胆、心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药价低、易推广,该药方仅有七味中草药组成,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使用该方对350例黄疸患者进行治疗,服用后治愈260例,显效60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95. 7%,7天为一个疗程,患者一般需要2 3个疗程。实施例1 :
茵陈、赤芍各30克,制大黄、桅子、广金钱、田基黄、郁金各15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60 80ml。实施例2:
临床病例李某,男,36岁,一直在上海打工,因全身不适2012年3月19日在上海普陀区长征镇卫生服务中心查肝功示TBil :224 umol/L, ALT2391U/L,AST1473U/L.诉恶心,纳差,腹胀,乏力,尿黄一周。诊时症见身目俱黄似橘皮,肋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因患有小三阳,结合各项症状和体征西医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中医诊断为阳黄,热重于湿。服用本发明的药方7剂后恶心呕吐止,食纳大增,大便通畅,小便淡黄,精神佳。效不更方,再服21剂后,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完全正常,复查肝功无异常,病告痊愈。实施例3
临床病例胡某,男,35岁,在当地某医院查总胆红素450 umol/L,经其治疗半月后症状反而加重,故转至我处,查示皮肤、巩膜黄染,小便深黄,舌根部苔黄腻。中医辨证为湿热壅阻,中焦升降失职,影响肝胆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服用本发明的药方7剂,药后诸症皆缓。继服7剂,渐感精神、食欲好转。皮肤、巩膜黄染显褪,再服14剂后复查总胆红素正常而告愈。实施例4:
临床病例柯某,男,48岁,患有小三阳。十年前乙肝急性发作,黄疸400umol/L,经当地中心医院治疗半月后,症状加重。多次病危通知后,家人逐改求中草药一试,因精神极度萎靡,已坐立不能,故起初予以对症治疗,攻补兼施,三日后见病情渐稳后仅保留本发明的药方治疗一周,后能自行前往公园散步,继续原方巩固治疗30日,化验肝功基本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由茵陈、赤芍、制大黄、桅子、广金钱、田基黄和郁金七味中草药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茵陈22 23份,赤芍22 23份,制大黄11 12份,桅子11 12份,广金钱11 12份,田基黄11 12份,郁金11 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茵陈22份,赤芍22份,制大黄11份,桅子11份,广金钱11份,田基黄11份,郁金11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疸增高的中药方剂,它的配方由茵陈、赤芍、制大黄、栀子、广金钱、田基黄和郁金七味中草药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茵陈22~23份,赤芍22~23份,制大黄11~12份,栀子11~12份,广金钱11~12份,田基黄11~12份,郁金11~12份。本发明药价低、易推广,该药方仅有七味中草药组成,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
文档编号A61P43/00GK103007186SQ2012103919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吴全斌, 吴功佐 申请人:义乌市民间中草药肝病防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