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本病系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及化脓破坏管壁,以致支气管管腔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而变形所致。临床以慢性咳嗽、咳吐脓痰和反复咯血为特征。本病约80%在10岁前发病,病史可追溯到儿童时代患 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约30%病例有反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本病如及时诊治,控制感染,病情预后尚好。支气管扩张症属中医“咳嗽”、‘肺痈”、“咳血”等范畴。针对支气管扩张症,西医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在病程的稳定期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并对肾脏带来负担,副作用大。病情严重时,不得不采取手术措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其针对支气管扩张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8-12,地骨皮9-15,黄芩8-12,龙胆草5_7,蛤壳12-18,青黛5_7,旱莲草9_15,生地9-15,白茅根28-32,大蓟9-15,小蓟9-15,甘草5_7。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桑白皮甘;辛;性寒。归肺;脾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地骨皮甘,寒。入肺、肝、肾经。清热,泻肺火,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龙胆草苦;性寒。归心;肺;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蛤壳味咸;性微寒。归肺、肾、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用于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本草衍义》:凉血补血,补益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多服恐伤人胃气。白茅根甘;寒。归肺;胃;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用于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浙涩痛,水肿,黄疸。《纲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唆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大蓟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行瘀消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唐本草》根,疗痈肿。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小蓟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经。凉血止血;清热消肿。用于咳血,吐血,衄 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唐本草》:根,疗痈肿。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针对肝火犯肺所致的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认为肝火上逆犯肺,使肺失清肃,肺络受损,故咳嗽咯血;肝之络布于胁肋,肝火偏亢,脉络壅滞,故胸胁胀痛;肝火上炎,故口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火偏亢之象。方中之选者,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桑白皮泻肺平喘,地骨皮泻肺火、凉血,黄芩清热泻火,龙胆草清热凉血,蛤壳清肺化痰,生地清热凉血,旱莲草、白茅根、大蓟、小蓟凉血止血,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全方共奏,清肝泻肺,凉血止血,平衡机体阴阳。针对热痰蕴肺所致支气管扩张症,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50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年龄40-60)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持续治疗I个疗程(I个月),其中18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7例症状缓解;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黄某,男性,42岁,咳嗽阵作,痰中带血,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经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2周,血痰症状好转,咳嗽减轻,胸闷痛消失,后继续服药2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患者2 :高某,男性,57岁,咳嗽,咯血,血色鲜红,口干鼻燥,身热。舌红,苔薄黄。伴有胸闷。近来症状加剧,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4周,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3个月未见发作。患者3 :徐某,女性,45岁,气息不畅、痰多、咳嗽不断、胸闷,有血痰,口苦干。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后来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多痰、胸闷症状好转,咳嗽减轻,继续用药2周,上述症状均消失,至今无复发。患者4 :李某,男性,60岁,2个月前出现咳嗽气促、喉痒咽痛、脓痰带血。患者并未注意采取治疗措施,I周前症状有所加剧,出现咳嗽不断、咳血鲜红、胸闷、烦躁易怒、口苦。经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2周后症状稳定并好转,继续用药2周,症状消失,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8,地骨皮9,黄芩8,龙胆草5,蛤壳12,青黛5,旱莲草9,生地9,白茅根28,大蓟9,小蓟9,甘草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桑白皮8,地骨皮9,黄芩8,龙胆草5,蛤壳12,青黛5,旱莲草9,生地9,白茅根28,大蓟9,小蓟9,甘草5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12,地骨皮15,黄芩12,龙胆草7,蛤壳18,青黛7,旱莲草15,生地15,白茅根32,大蓟15,小蓟15,甘草7。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桑白皮12,地骨皮15,黄芩12,龙胆草7,蛤壳18,青黛7,旱莲草15,生地15,白茅根32,大蓟15,小蓟15,甘草7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10,地骨皮12,黄芩10,龙胆草6,蛤壳15,青黛6,旱莲草12,生地12,白茅根30,大蓟12,小蓟12,甘草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桑白皮10,地骨皮12,黄芩10,龙胆草6,蛤壳15,青黛6,旱莲草12,生地12,白茅根30,大蓟12,小蓟12,甘草6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10,地骨皮12,黄芩10,龙胆草6,蛤壳15,青黛6,旱莲草12,生地12,白茅根30,大蓟12,小蓟12,甘草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桑白皮10,地骨皮12,黄芩10,龙胆草6,蛤壳15,青黛6,旱莲草12,生地12,白茅根30,大蓟12,小蓟12,甘草6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 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O.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8-12,地骨皮9-15,黄芩8-12,龙胆草5-7,蛤壳12-18,青黛5-7,旱莲草9-15,生地9-15,白茅根28-32,大蓟9-15,小蓟9-15,甘草5-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10,地骨皮12,黄芩10,龙胆草6,蛤壳15,青黛6,旱莲草12,生地12,白茅根30,大蓟12,小蓟12,甘草6。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采用片剂、颗粒剂、丸齐 、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齐U、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8-12,地骨皮9-15,黄芩8-12,龙胆草5-7,蛤壳12-18,青黛5-7,旱莲草9-15,生地9-15,白茅根28-32,大蓟9-15,小蓟9-15,甘草5-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配方针对支气管扩张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2961627SQ2012104465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0日
发明者刘进生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