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620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
背景技术
多动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障碍性疾病,病发生于儿童时期,患儿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患病率为儿童人数的3-5%,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患儿在听课、做作业或做其它事情时,好发愣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做事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好动,上课坐不住,与同学说话,甚至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好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不分场合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或攻击性行为;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约20% 30%的患儿还伴有焦虑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少时学业难以完成,成人后自控能力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导致青少年期犯罪。西医认为,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很多,如遗传、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轻微脑损伤、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环境等。西医治疗主张用中枢兴奋剂,如哌醋甲酯,或用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等药。这些西药副作用大,治愈率低,易复发。中药副作用小,治愈率高,治疗多动症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小儿阳气未充,或后天失调,或他病所伤致虚,而阳虚不能根于阴,致虚阳外浮,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故见多动。但中医治疗需要辨证施治,目前不少治疗多动症的中药缺乏辩证,导致不同的证型用同样的药物,致使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对症性强,治愈率高,服用方便的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党参5. 47-8.21%,黄芪 10. 84-16. 30%、白术% 5. 47-8. 21、茯苓 7. 30-10. 94 %、远志 5. 47-8. 21 %、合欢 %5. 47-8. 21、夜交藤 5. 47-8. 21 %、钩藤 3. 65-5. 48%、天麻4. 62-6. 94%、柴胡 3. 65-5. 48%,菖蒲 2. 19-3. 29 %、瓜萎 7. 30-10. 94 %、甘草 2. 19-3. 29 %、龙骨 10. 84-16. 30 % ;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党参6. 84%、黄芪13. 58%、白术6. 84 %、茯苓9. 12 %、远志6. 84 %、合欢6. 84 %、夜交藤6. 84 %、钩藤
4.57%、天麻 5. 78%、柴胡 4. 57%、菖蒲 2. 74%、瓜萎 9. 12%、甘草 2. 74%、龙骨 13. 58%。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党参5. 47-8. 21 %、黄芪 10. 84-16. 30 %、白术 % 5. 47-8. 21、茯苓 7. 30-10. 94 %、远志 5. 47-8. 21 %、合欢 %
5.47-8. 21、夜交藤 5. 47-8. 21 %、钩藤 3. 65-5. 48%、天麻 4. 62-6. 94%、柴胡 3. 65-5. 48%,菖蒲 2. 19-3. 29%、瓜萎 7. 30-10. 94%、甘草 2. 19-3. 29%、龙骨 10. 84-16. 30%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龙骨单独放置,将称好的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混放在一起,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混放在一起;二、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龙骨放入一个煮药锅,力口生活用水,加水量为中药原料龙骨的8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改文火煎煮的同时,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放入另一个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质量之和的6倍,浸泡3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并将正在煎煮的中药原料龙骨及煎煮液并入该煮药锅、搅拌均匀,文火煎煮9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三、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龙骨质量之和的4倍,武火加热至沸腾,再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将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压榨药液合并,得混合药液;四、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加入提溜器,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质量之和的8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溜210分钟,取下挥发油备用,将提溜器中的药物混合物过滤,弃渣,滤液并入混合药液;五、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粉末,搅 匀,甲壳素粉末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2-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六、将净化药液加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中药稠膏;七、向降至室温的中药稠膏中添加糊精和白砂糖,糊精添加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0-12%,白砂糖的添加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总质量的2-4%,混合均匀,由颗粒机制成通过一号筛的湿中药颗粒,将湿中药颗粒放入烘箱内的烘盘,55-60°C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干中药颗粒;八、将干中药颗粒搓碎,将备用的挥发油均匀喷洒在搓碎的干中药颗粒上,放入容器内密闭吸收挥发油,48小时后,装药袋,封口,每袋9g,即为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成药。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药理为健脾益气,平肝降火,宁心安神。其中党参味甘、微酸,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湾,遗精,淋池,惊t季,健忘等症。远志味苦、辛,性微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之功效。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合欢味甘,性平;归经心、肝、脾经。具有安五脏,和心态,令人欢乐无忧、轻身明日之功效。《养生论》中载,“合欢免忿,萱草忘忧。”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治心气躁急、失眠及筋挛。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脾经。具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之功效,主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之功效。主治小J L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镇静、镇痛、抗惊厥之功效。天麻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祛痰开窍,化湿开胃,宁神益智之功效。主治神智昏迷,惊悸,失眠,痴呆,健忘,胸腹胀痛,风寒湿痹,疥癣。瓜萎甘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散结,润肠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和中缓急,解毒、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之功效。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大肠经。龙骨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磷酸钙,亦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儿童多动症的中药颗粒的服用方法为饭后半小时温开水冲服,6岁以下儿童一次I袋、7岁以上儿童一次2袋,一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对症性强,月艮用方便,治疗效果好,治愈率81. 94%,有效率100%。临床资料分析一、诊断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1-94)中医儿科脾虚肝旺型多动症诊断标准制定。I、心神不宁,多动不安,思想不集中,意志不坚,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学习成绩一般低于同龄同学,但智力一般正常。2、形体消瘦,纳食呆顿,面色淡黄无华。3、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4、舌苔薄白,舌淡红,脉弱或细弦。二、疗效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1-94)中医儿科多动疗效标准制定。I治愈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情绪较稳定,学习成绩基本达到同年龄儿童水平。
2好转动作减少,静坐时间较长,注意力稍集中,学习成绩有所上升。3未愈症状与学习成绩无明显变化。三、自2010年I月至2011年12月,共确诊脾虚肝旺型儿童患儿72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4岁,用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治疗6-10疗程,治愈59例,治愈率81. 94%,好转13例,好转率18. 06% ;有效率100%。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I按党参6. 84 %、黄芪13. 58%、白术6. 84 %、茯苓9. 12 %、远志6. 84 %、合欢6. 84%、夜交藤 6. 84%、钩藤 4. 57%、天麻 5. 78%、柴胡 4. 57%、菖蒲 2. 74%、瓜萎 9 . 12%,甘草2. 74%、龙骨13. 58%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龙骨单独放置,将称好的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混放在一起,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混放在一起;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龙骨放入一个煮药锅,加生活用水,加水量为中药原料龙骨的8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改文火煎煮的同时,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放入另一个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质量之和的6倍,浸泡3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并将正在煎煮的中药原料龙骨及煎煮液并入该煮药锅、搅拌均匀,文火煎煮9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龙骨质量之和的4倍,武火加热至沸腾,再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将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压榨药液合并,得混合药液;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加入提溜器,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质量之和的8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溜210分钟,取下挥发油备用,将提溜器中的药物混合物过滤,弃渣,滤液并入混合药液;五、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粉末,搅匀,甲壳素粉末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2. 5/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将净化药液加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2,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中药稠膏;七、向降至室温的中药稠膏中添加糊精和白砂糖,糊精添加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1%,白砂糖的添加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总质量的3. 5%,混合均匀,由颗粒机制成通过一号筛的湿中药颗粒,将湿中药颗粒放入烘箱内的烘盘,55°C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干中药颗粒;八、将干中药颗粒搓碎,将备用的挥发油均匀喷洒在搓碎的干中药颗粒上,放入容器内密闭吸收挥发油,48小时后,装药袋,封口,每袋9g,即为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成药。用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儿童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儿童患者25例,治愈21例,治愈率84%,好转4例,好转率16 %,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王某,男,12岁,莱芜市莱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2010年2月21由其家长带患儿到我院就诊,其家长诉患儿做事丢三落四,成绩较差,上课听讲不能集中精力,多动不宁,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诊患儿形体瘦小,面色萎黄,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脾虚肝旺型多动症服用该中药颗粒,服用2疗程后,患儿面色较前亮泽、纳食增多,上课仍不能认真听讲,精神不集中,但总体较前有所改善,再服上药4疗程后,家长反应患儿能上课坚持听讲,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又服3个疗程,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情绪较稳定,学习成绩基本达到同年龄儿童水平。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实施例2按党参6%、黄芪13%、白术8%、茯苓9%、远志8%、合欢6%、夜交藤6%、钩藤5 %、天麻6 %、柴胡5 %、菖蒲3 %、瓜萎8 %、甘草3 %、龙骨14%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制作方法同实施例I。 用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儿童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儿童患者25例,治愈22例,治愈率18 %,治愈率81. 82,好转4例,好转率18. 18 %,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吕某,男,6岁,莱芜小天使幼儿园学前班学生,2010年12月7日由其家长带患儿到我院就诊。家长诉患儿不喜欢上幼儿园,平时在家坐不住,一会干这,一会干那,初起时家长认为小孩子调皮而已,但症状日渐加重,口中不停念叨,爬滑梯玩不考虑危险,脾气大,饮食少。诊患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脾虚肝旺型多动症,服该中药颗粒治疗,服4个疗程后,小动作较前减少,注意力稍集中,再服上药5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学习成绩达到同年龄儿童水平。随访半年多未见复发。实施例3按党参7%、黄芪14%、白术6%、茯苓8%、远志7%、合欢7%、夜交藤7%、钩藤4%、天麻5%、柴胡5%、菖蒲2. 5%、瓜萎10%、甘草2. 5%、龙骨15%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制作方法同实施例I。用该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儿童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儿童患者25例,治愈20例,治愈率80 %,好转5例,好转率20 %,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亓某,女,8岁,莱芜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小学学生。2011年4月10日其家长带患儿来我院就诊。家长诉老师反应上课贪玩,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刚开始未在意,后发现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且近一学期来学习成绩下降明显,做事三心二意,纳食差,二便正常,经同事介绍,前来就诊。诊见患儿形体消瘦,毛发干枯,面色不华,就诊时多动多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诊断为脾虚肝旺型多动症,服用该中药颗粒治疗,3疗程后,家长甚为宽慰,诉患儿看书、写字时间精神较为集中,上课可以认真听讲,课后作业虽仍不能及时完成,但学习成绩有所进步,饮食较前改善。又继服4疗程,面色红润,诸证缓解。来诊时可以静坐,能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成绩进步明显,达到中等偏上水平。随访半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党参5. 47-8.21 %、黄芪10. 84-16. 30 %、白术% 5. 47-8.21、茯苓 7. 30-10. 94 %、远志 5. 47-8. 21 %、合欢 % 5. 47-8. 21、夜交藤 5. 47-8. 21钩藤 3. 65-5. 48 %、天麻 4. 62-6. 94 %、柴胡 3. 65-5. 48 %、菖蒲 2. 19-3. 29 %、瓜萎7.30-10. 94%、甘草2. 19-3. 29%、龙骨10. 84-16. 30% ;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党参6. 84%、黄芪13. 58%、白术6. 84%、茯苓9. 12%、远志6. 84%、合欢6.84%、夜交藤 6. 84%、钩藤 4. 57%、天麻 5. 78%、柴胡 4. 57%、菖蒲 2. 74%、瓜萎 9. 12%,甘草 2. 74%、龙骨 13. 58%。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党参5. 47-8. 21 %、黄芪10. 84-16. 30 %、白术% 5. 47-8. 21、茯苓 7. 30-10. 94 %、远志 5. 47-8. 21 %、合欢 % 5. 47-8. 21、夜交藤 5. 47-8. 21钩藤 3. 65-5. 48 %、天麻 4. 62-6. 94 %、柴胡 3. 65-5. 48 %、菖蒲 2. 19-3. 29 %、瓜萎7.30-10. 94%、甘草2. 19-3. 29%、龙骨10. 84-16. 30%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龙骨单独放置,将称好的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混放在一起,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混放在一起;二、将称好的中药原料龙骨放入一个煮药锅,加生活用水,加水量为中药原料龙骨的8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改文火煎煮的同时,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放入另一个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质量之和的6倍,浸泡3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并将正在煎煮的中药原料龙骨及煎煮液并入该煮药锅、搅拌均匀,文火煎煮9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三、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合欢、夜交藤、钩藤、天麻、瓜萎、甘草、龙骨质量之和的4倍,武火加热至沸腾,再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将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压榨药液合并,得混合药液;四、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加入提溜器,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党参、柴胡、菖蒲质量之和的8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溜210分钟,取下挥发油备用,将提溜器中的药物混合物过滤,弃渣,滤液并入混合药液;五、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粉末,搅匀,甲壳素粉末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2-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六、将净化药液加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中药稠膏;七、向降至室温的中药稠膏中添加糊精和白砂糖,糊精添加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0-12%,白砂糖的添加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总质量的2-4%,混合均匀,由颗粒机制成通过一号筛的湿中药颗粒,将湿中药颗粒放入烘箱内的烘盘,55-60°C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干中药颗粒;八、将干中药颗粒搓碎,将备用的挥发油均匀喷洒在搓碎的干中药颗粒上,放入容器内密闭吸收挥发油,48小时后,装药袋,封口,每袋9g,即为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成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虚肝旺型多动症的中药颗粒,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党参5.47-8.21%、黄芪10.84-16.30%、白术%5.47-8.21、茯苓7.30-10.94%、远志5.47-8.21%、合欢%5.47-8.21、夜交藤5.47-8.21%、钩藤3.65-5.48%、天麻4.62-6.94%、柴胡3.65-5.48%、菖蒲2.19-3.29%、瓜蒌7.30-10.94%、甘草2.19-3.29%、龙骨10.84-16.30%;该中药颗粒健脾益气,平肝降火,宁心安神;对症性强,治疗效果好,治愈率81.94%,有效率100%。
文档编号A61K9/16GK102920926SQ20121048786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徐淑娜, 姜佳丽, 程静 申请人:徐淑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