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61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切口的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在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外科手术后的手术切口轻度感染会造成切口延期愈合,增加患者疼痛,手术切口重度感染则可能会引起切口裂开甚至会引起全身性感染危及到生命。另外手术后的手术切口感染还会影响到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和使用率,并且会增加医院和患者个人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不断的改革和深化,医疗质量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减少或避免医院感染就成为摆在我们医务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随着医疗消毒技术及洁净技术的不断改进,可以得到良好的手术环境,从而使手术感染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手术在临床上是治疗疾病和外伤的重要手段,如果患者得了疾病,如心脏病、胃癌等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将危及生命。在一些交通事故中,往往造成人的皮肉伤严重,需要尽快止血缝合伤口。外科手术容易发生伤口感染,目前临床上多以服用具有消炎作用的西药为预防手段。目前对手术后的刀口和一些刀伤,除了缝合伤口和常规治疗手段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输液打针吃药,一周需要上千元,患者不但要承受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昂贵的治疗药费的经济负担。目前,用于外伤的中药复方有云南白药、桃花散、圣金刀散等。用于止血的外伤药目前主要是云南白药,原名叫“百宝丹”,是曲焕章于1902年研制成功的,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七3-6份、大黄3-6份、黄柏6-8份、郁金8-10份、草乌3_6份、独活5_7份、珍珠4_8份、炉甘石3-8份、车前子6-8份。上述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七4份、大黄4份、黄柏8份、郁金10份、草乌6份、独活7份、珍珠6份、炉甘石4份、车前子6份。根据中医药理论,三七、大黄止血凉血;黄柏、郁金清热凉血止痛;珍珠、大黄抑菌抗菌;炉甘石、车前子收敛消肿;独活去腐生肌;草乌麻醉止痛。诸药合用,可消炎止痛,促进伤口血管重建和胶原纤维的增生,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加速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根据需要,依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技术制备成油剂、乳剂、膏剂、糊剂、散剂等多种剂型。
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优选为散剂,具体的制作步骤为
I、以本发明配方配伍量的各组分三七、大黄、黄柏、郁金、草乌、独活、珍珠、炉甘石、车前子等9味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0°C -60°c,时间8-12小时。2、将烘干的上述9味中药材混合搅拌均匀,粉碎;
3、将粉碎后的中药材粉过200目筛;
4、对过筛后的细粉中药材进行称量分装;
5、将包装好的药品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有如下显著性进步
1、收敛消肿、抗炎生肌效果显著,伤口愈合快,且愈后无疤痕(轻微);
2、组方简单,原材料价廉易得;
3、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实施例I :
称取三七400g、大黄400g、黄柏800g、郁金1000g、草乌600g、独活700g、珍珠600g、炉甘石400g、车前子600g,将9味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60°C,时间8小时。将烘干的上述9味中药材混合搅拌均匀,粉碎;过200目筛;对过筛后的细粉中药材进行称量分装,每IOg为I小袋;将包装好的药品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2:
称取三七300g、大黄300g、黄柏600g、郁金800g、草乌300g、独活500g、珍珠400g、炉甘石300g、车前子600g,将9味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0°C,时间12小时。将烘干的上述9味中药材混合搅拌均匀,粉碎;过200目筛;对过筛后的细粉中药材进行称量分装,每IOg为I小袋;将包装好的药品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3:
称取三七600g、大黄600g、黄柏800g、郁金1000g、草乌600g、独活700g、珍珠800g、炉甘石800g、车前子800g,将9味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5°C,时间12小时。将烘干的上述9味中药材混合搅拌均匀,粉碎;过200目筛;对过筛后的细粉中药材进行称量分装,每IOg为I小袋;将包装好的药品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4:
称取三七500g、大黄400g、黄柏700g、郁金1000g、草乌500g、独活600g、珍珠800g、炉甘石400g、车前子600g,将9味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5°C,时间12小时。将烘干的上述9味中药材混合搅拌均匀,粉碎;过200目筛;对过筛后的细粉中药材进行称量分装,每IOg为I小袋;将包装好的药品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5:
称取三七500g、大黄400g、黄柏700g、郁金800g、草乌400g、独活500g、珍珠400g、炉甘石400g、车前子700g,将9味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5°C,时间12小时。将烘干的上述9味中药材混合搅拌均匀,粉碎;过200目筛;对过筛后的细粉中药材进行称量分装,每IOg为I小袋;将包装好的药品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6 :术后大鼠伤口愈合的动物实验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I制备的散剂;
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30-250克;
实验条件清洁级动物室,温度范围21-23°C,相对湿度50%-60%。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用1%戊巴比妥钠将实验大鼠麻醉后,剃去背部皮肤,消毒,背部两侧分别切一个2cm长的纵行切口,同时切开肌肉,深达腹腔,然后逐层缝合肌肉和皮肤以模拟临床手术过程,同时手术当天计为术后第O天,以此类推。实验动物分组取90只体重为230_250g的大鼠,随即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I散剂组,伤口处覆盖约Imm厚为佳、对照组涂以等量的磺胺嘧啶银霜,空白组涂以碘酒,涂药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药I次并观察各项指标。分别于第7、14天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各10只动物。伤口愈合观察
肉眼观察每隔日用放大镜观察切口变化情况。各组于术后第3天观察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创伤反应,第7、14天观察伤口的恢复情况。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创伤反应评定
I期反应伤口有轻度肿胀。II期反应伤口及周围组织轻度水肿,皮下有散在淤血斑。III期反应切口有少量血痂附着,伤口及周围组织明显水肿。伤口恢复情况评定
优伤口组织无肿胀,皮肤青紫现象消失。良伤口组织轻度肿胀,皮下淤血斑消失,青紫现象逐渐消退。差伤口及周围组织肿胀。切口愈合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7、14天于伤口处距切口边缘约O. 5cm取全层皮肤组织。左侧伤口所取组织的一半用4%多聚甲醛固定,保存待做石蜡切片及HE染色。切口的抗张强度检测术后第7、14天,沿切口垂直方向切取以切口为中线,宽为
O.5cm长为中线双侧各O. 5cm,并包含切口在内的皮肤试件组织,去除皮下脂肪组织,于长方形短边以丝线缝合作为牵引线,将皮条置于带有张力感受器的装置中间,张力感受器另一端连接于多功能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用带有游标卡尺的微调装置手动逐渐拉伸皮条,记录皮条被拉断时的张力。测微尺测量皮肤的厚度,每平方毫米面积的张力即为切口的抗张强度。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二、试验结果
2.1大鼠术后伤口愈合的肉眼观察结果
肉眼观察表现,术后第3天,各组创伤愈合情况见表I。表I,各组伤口创伤反应情况比较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I期反应数据表明在收敛消肿,加速伤口的愈合方面明显的优于与碘酒对照组和磺胺嘧啶银霜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和14天,各组大鼠伤口恢复情况评定见表2
表2术后第7和14天各组大鼠伤口恢复情况
表2术后第7天数据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I产品试验组有45%的试验大鼠伤口组织无肿胀,皮肤青紫现象消失,而对照磺胺嘧啶银霜组和碘酒组分别只有30%和20%,伤口及周围组织肿胀的大鼠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I产品试验组仅有15%,而对照磺胺嘧啶银霜组和碘酒组分别高达30%和40%。表2术后第14天数据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I产品试验组有80%的试验大鼠伤口组织无肿胀,皮肤青紫现象消失,而对照磺胺嘧啶银霜组和碘酒组分别只有50%和4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I产品试验组已无伤口及周围组织肿胀的大鼠,而对照磺胺嘧啶银霜组和碘酒组仍然具有2例和3例。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明显加速术后伤口愈合。2. 2对大鼠术后伤口皮肤愈合的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第7天天组织切片观察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试验组和磺胺嘧啶银霜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抗炎效果优于碘酒对照组。在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等方面各组差别不大。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术后第14天组织切片观察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试验组瘢痕组织明显少于磺胺嘧啶银霜组对照组和碘酒对照组。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愈后疤痕轻微的特点。2. 3术后不同时间伤口抗张力比较
术后第7、14天各组伤口抗张力值见表3 :
表3术后第7、14天各组伤口抗张力值(g/mm2,X土SD)注*表示与碘酒对照组比较,P < 0.05 ;&表示与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比较,P <O. 05。
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第7天和第14天伤口的抗张力强度明显优于磺胺嘧啶银霜组对照组和碘酒对照组。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促进伤口愈合,生肌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七3-6份,大黄3-6份,黄柏6-8份,郁金8-10份,草乌3-6份,独活5_7份,珍珠4_8份,炉甘石3-8份,车前子6-8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七4份,大黄4份,黄柏8份,郁金10份,草乌6份,独活7份,珍珠6份,炉甘石4份,车前子6份。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油剂、乳剂、膏剂、糊剂或散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散剂。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O以本发明配方配伍量的各组分三七、大黄、黄柏、郁金、草乌、独活、珍珠、炉甘石、车前子等9味中药材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0°C -60°C,时间8-12小时;2)将烘干的上述9味中药材混合搅拌均匀,粉碎;3)将粉碎后的中药材粉过200目筛;4)对过筛后的细粉中药材进行称量分装;5)将包装好的药品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七3-6份,大黄3-6份,黄柏6-8份,郁金8-10份,草乌3-6份,独活5-7份,珍珠4-8份,炉甘石3-8份,车前子6-8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收敛消肿、抗炎生肌效果显著,伤口愈合快,且愈后无疤痕,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940854SQ20121048765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商希芹 申请人:陈兴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