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胶体敷料应具有如下特点(I)能够吸收大量的渗出液和有毒物质,在湿润时也能保持一定的形态和强度;(2)能够维持伤口足够的湿度,有比较好的阻菌性和抑菌能力;(3)更换敷料对伤口无损伤;(4)贮存稳定性好,具有可降解性能,水胶体敷料的废弃物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水胶体敷料由于能够创造湿性的愈合环境以及其半透膜的性质,在医疗用品特别是敷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敷料相比,利用水胶体制成的敷料具有如下优点愈合较快、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细菌不能透过、减轻伤口疼痛、减少换药次数。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传统的水胶体,该类水胶体吸水后结构被部分破坏,力学性能显著下降,极易断裂,湿态稳定性很差。但是临床应用中,一些常见伤口的液体渗出量较大,例如吻合口瘘手术伤口,但是应用该类水胶体容易导致敷料的迸裂,伤口暴露,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不利于医护人员操作。因此,针对该类大量渗出型伤口,需要医务人员不断的更换新的水胶体敷料。另外传统的水胶体敷料在封闭伤口的同时,会在伤口形成一层胶状物,当医务人员更换敷料,需要对敷料的残留胶状物进行清理,而这会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导致伤口渗出液增加,并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目前一些研究工作已经致力于提高水胶体敷料的湿态稳定性。例如,通过在水胶体中混入氧化硅或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者交联葡聚糖或者交联纤维素来提高水胶体的力学性能与吸水后的稳定性。但是这些方法均是通过降低水胶体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因此,这类水胶体敷料并不适用于一些高渗出性伤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水性以及湿态稳定性好,适合高渗出性伤口的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水胶体敷料,至少包括背衬、水胶体和剥离层,水胶体设置于背衬上,剥离层设置于水胶体上,所述水胶体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异丁烯所占质量分数为30% 50%,聚阳离子化合物为15% 25%,聚阴离子化合物为15% 20%,中性聚合物为10% 35% ;聚阳离子化合物由壳聚糖盐和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组成,聚阴离子化合物由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角叉胶和黄原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中性化合物由明胶、刺槐豆胶和瓜尔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聚异丁烯包含有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所述聚阳离子由壳聚糖盐组成,壳聚糖盐为壳聚糖苹果酸盐。所述聚阴离子化合物由果胶组成。 所述背衬由聚氨酯膜或无纺布组成。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水胶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聚异丁烯,聚异丁烯包含有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两者之间的质量分数的比为4: 1,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2)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中性化合物,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3)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14MPa ;(4)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剥离层为离型纸。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低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10000-12000,高分子量的聚异丁烯分子量为80000-100000。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水胶体敷料,能够在伤口处形成湿性的愈合环境,对伤口愈好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且其吸水性以及稳态性良好,适用于一些高渗出性伤口,且水胶体敷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以及自粘性,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水胶体敷料,至少包括背衬、水胶体和剥离层,水胶体设置于背衬上,剥离层设置于水胶体上,所述水胶体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异丁烯所占质量分数为30% 50%,聚阳离子化合物为15% 25%,聚阴离子化合物为15% 20%,中性聚合物为10% 35% ;聚阳离子化合物由壳聚糖盐和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组成,聚阴离子化合物由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角叉胶和黄原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中性化合物由明胶、刺槐豆胶和瓜尔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聚异丁烯包含有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所述聚阳离子由壳聚糖盐组成,壳聚糖盐为壳聚糖苹果酸盐。所述聚阴离子化合物由果胶组成。所述背衬由聚氨酯膜或无纺布组成。一种水胶体敷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聚异丁烯,聚异丁烯包含有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两者之间的质量分数的比为4: 1,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其次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中性化合物,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接着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力口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14MPa ;最后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剥离层为离型纸。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低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10000-12000,高分子量的聚异丁烯分子量为80000-100000。在本实施例1中,首先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 2 kg,高分子量聚异丁烯0.8 kg,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其次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壳聚糖苹果酸盐2. O kg、聚阴离子化合物果胶2. O kg和中性化合物瓜尔胶2. O kg,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接着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7MPa ;最后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A,剥离层为离型纸。在本实施例2中,首先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 2 kg,高分子量聚异丁烯O. 8 kg,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其次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壳聚糖苹果酸盐2. O kg、聚阴离子化合物果胶2. O kg和中性化合物明胶2. O kg,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接着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7MPa ;最后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B,剥离层为离型纸。在本实施例3中,首先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 2 kg,高分子量聚异丁烯O. 8 kg,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其次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壳聚糖苹果酸盐2. O kg、聚阴离子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2. O kg和中性化合物明胶2. O kg,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接着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7MPa ;最后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D,剥离层为离型纸。在本实施例4中,首先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 2 kg,高分子量聚异丁烯O. 8 kg,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其次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壳聚糖谷氨酸盐2. O kg、聚阴离子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2. O kg和中性化合物明胶2.0kg,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接着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7MPa ;最后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C,剥离层为离型纸。在本实施例5中,首先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 2 kg,高分子量聚异丁烯O. 8 kg,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其次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壳聚糖谷氨酸盐2. O kg、聚阴离子化合物海藻酸钠2. O kg和中性化合物明胶2. O kg,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接着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7MPa ;最后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E,剥离层为离型纸.。在本实施例6中,首先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 2 kg,高分子量聚异丁烯O. 8 kg,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其次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壳聚糖谷氨酸盐2. O kg、聚阴离子化合物角叉胶2. O kg和中性化合物瓜尔胶2. O kg,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接着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7MPa ;最后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F,剥离层为离型纸。针对上述实施例f 6制得的水胶体敷料A>的水胶体的湿态稳定性和吸水性测定,测定方法如下湿态稳定性测定选取面积为2. 5 Cm *2. 5 Cm的待测试水胶体称重,所称重量记为W1,将称重完成的待测试水胶体加入到装有PH值为7. 4的40ml的磷酸盐缓冲液的离心管中;然后将离心管以50z/min旋转18h,得到样品。最后将样品在恒温80°C和恒湿10%的干燥箱中干燥6h后称重,所称重量记为W2。湿态稳定性计算如下方程为湿态稳定性=W2/ W1^lOO0吸水性测定选取面积为2. 5 Cm *2. 5 Cm的待测试水胶体称重,所称重量记为W3,将称重完成的待测试水胶体加入到装有PH值为7. 4的40ml的磷酸盐缓冲液的离心管中;然后将离心管静置24h,得到样品。最后将样品称重,所称重量记为W4。吸水性性计算如下方程为吸水性=W4/ W3*100。本发明所述敷料A-F的水胶体湿态稳定性与吸水性测试结果如表-1 表-权利要求
1.一种水胶体敷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背衬、水胶体和剥离层,水胶体设置于背衬上,剥离层设置于水胶体上,所述水胶体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异丁烯所占质量分数为30°/Γ50%,聚阳离子化合物为15°/Γ25%,聚阴离子化合物为15°/Γ20%,中性聚合物为109Γ35%;聚阳离子化合物由壳聚糖盐和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组成,聚阴离子化合物由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角叉胶和黄原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中性化合物由明胶、刺槐豆胶和瓜尔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胶体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丁烯包含有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胶体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阳离子由壳聚糖盐组成,壳聚糖盐为壳聚糖苹果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胶体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阴离子化合物由果胶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胶体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由聚氨酯膜或无纺布组成。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胶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预混溶液按成分配比选取聚异丁烯,聚异丁烯包含有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两者之间的质量分数的比为4: 1,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溶液; (2)制备预混粉末按成分配比选取聚阳离子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中性化合物,混合均匀并研磨,得到预混粉末; (3)制取水胶体将预混粉末和预混溶液搅拌均匀,并导入模具加热加压成型,获得水胶体,加热温度采用150°C,加压压强为13 14MPa ; (4)覆膜成型采用步进式覆膜机在水胶体的一面覆盖上背衬,另一面覆盖上剥离层,得到水胶体敷料,剥离层为离型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10000-12000,高分子量的聚异丁烯分子量为80000-1000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胶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包括背衬、水胶体和剥离层,水胶体设置于背衬上,剥离层设置于水胶体上,所述水胶体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异丁烯所占质量分数为30%~50%,聚阳离子化合物为15%~25%,聚阴离子化合物为15%~20%,中性聚合物为10%~35%;聚阳离子化合物由壳聚糖盐和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组成,聚阴离子化合物由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角叉胶和黄原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中性化合物由明胶、刺槐豆胶和瓜尔胶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本发明能够在伤口处形成湿性的愈合环境,对伤口愈好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且其吸水性以及稳态性良好,适用于一些高渗出性伤口,且水胶体敷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以及自粘性,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L15/32GK103028136SQ2012105460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吴斌, 孙云, 张锐, 朱思洁, 张静, 颜斯 申请人: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