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968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健身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健身床大多具有使床板上下左右振动的功能,并没有使人的四肢进行上下运动的装置,为此,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101014527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多功能健身装置,它不仅具有使床板振动的床板上下运动机构,还包括了使人体四肢运动的肘臂上下运动机构和腿部上下运动机构。这些运动机构通过在减速箱内的同一根曲轴驱动,使得它的运动装置比较复杂,对曲轴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制造成本也很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身床,它能够可靠的推动四肢运动,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身床,包括床体,在床体上设有供人躺卧的床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分别布置在与四肢相应位置处并且位于该健身床的床板下方的用于推动四肢上下运动的主旋转件为曲轴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固定架、在固定架内可上下滑动以推动对应肢体运动的活动杆以及带动活动杆运动的曲轴,还包括向每个推动装置的曲轴提供旋转动力的中央动力装置;所述中央动力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主锥齿轮以及与该主锥齿轮分别啮合的四个从动锥齿轮以及驱动主锥齿轮转动的动力产生装置,所述从动锥齿轮分别与每个推动装置的曲轴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以及该电机驱动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该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蜗杆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蜗轮与主锥齿轮同轴固连。
作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在活动杆的上端固连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或电液推杆,电动推杆或电液推杆的推杆顶端贯穿所述床板。
作为对本发明的第三种限定,在从动锥齿轮与相对应的曲轴之间设有切断两者之间动力连接的离合器。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在从动锥齿轮与离合器之间设有万向节联轴器。
本发明还有一种限定,所述床体与床板分离设置,在两者之间设有支撑床板的磁悬浮装置以及床板颤动装置,该磁悬浮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床体上的第一磁体、滑动设置在床板上并与第一磁体匹配的第二磁体、推动第二磁体滑动的磁体调节装置;所述床板颤动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可上下运动的顶杆,在顶杆上端设有与床板结合的弹簧。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在床板上设有调节枕头高度和位置的枕头调节装置,该枕头调节装置包括沿床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电动推杆,在纵向电动推杆的杆端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竖直电动推杆,在竖直电动推杆的杆端安装有枕头。
在推动装置的电动推杆顶端安装有可转动的圆盘,在圆盘下部设置有推动其转动的圆盘驱动电机,在圆盘上设置有偏离于其转动轴线的四肢固定装置,所述四肢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圆盘上的基体,在基体上设置有两只活动的抱爪,该抱爪包括多个首位依次转动铰接的基片,在基体上设有向内牵引最外侧的基片的四肢固定电动推杆。
在推动装置的电动推杆顶端安装有健身舱总成,该健身舱总成包括与电动推杆顶端连接的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舱体,在底座上设有驱动舱体摆动的摆动装置。
在床体上设有对床板进行稳固支撑的稳固电动推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健身床,通过中央动力装置来驱动推动装置的曲轴,以使推动装置能够带动人体的四肢运动,由于中央动力装置与推动装置可以分别单独制造,使得两者的结构都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在活动杆上端设置电动推杆或者电液推杆,能够调节柔性垫块的初始高度,使其适合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在从动锥齿轮与曲轴之间设置离合器,能够控制从动锥齿轮的动力,从而对单独的推动装置进行驱动;设置磁悬浮装置以及床板颤动装置能够使床板颤动;设置枕头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枕头的位置;设置四肢固定装置能够对使用者的四肢进行固定;设置健身舱能够供给使用者吸氧;设置稳固电动推杆能够在振动床不工作时对床板进行固定。
本发明适合设于家庭、健身房、医院、办公等场所,用于健身,治疗颈椎、腰椎疾病, 消除疲劳失眠等症状,它使头颅、五官、经络进行颤动,使人气血通畅,全身各组织细胞正常运动,使细胞长期活跃生存,本产品配合医药和现有科学,使人能活到130岁是有可能的, 对心脑血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央动力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推动装置10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央动力装置20与推动装置10的布局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床板41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健身床的右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健身舱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与推动装置相作用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四肢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0_推动装置,11-固定架,12-活动杆,13-曲轴,14-连杆,20-中央动力装置,21-机架,22-主锥齿轮,23-从动锥齿轮,26-蜗轮,27-蜗杆,30-电动推杆,31-柔性垫块,40-床体,41-床板,42-圆孔,51-第一磁体,52-第二磁体,53-磁体调节装置,54-顶杆, 55-弹簧,61-纵向电动推杆,62-竖直电动推杆,63-枕头,71-圆盘,72-基体,73-抱爪, 74-基片,75-四肢固定电动推杆,76-线束,81-底座,82-舱体,91-稳固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健身床,它具有床体40,在床体40上方设有供人躺卧的床板41,还具有布置在床体40的下部的推动四肢上下运动的推动装置10,能够驱动人体的四肢上下运动。
图5所示为健身床的单人床形式的床板41,在该床板41上与四肢相应的位置处开设了四个通透的圆孔42,在每个圆孔42的下方均设置了推动装置10,如图4所示,这四个推动装置10均通过位于中部的中央动力装置20来驱动。床板41也可以增加其宽度,制成双人床的形式。
推动装置10包括一个固定在床体40上的固定架11,在固定架11内设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活动杆12,在活动杆12的下方设有带动该活动杆12运动的曲轴13与连杆14,曲轴 13与连杆14及活动杆12形成经典的曲柄滑块机构,通过曲轴13的转动可以使活动杆12 上下运动。
曲轴13转动的动力是由图2所示中央动力装置20来提供的,该中央动力装置20 的机架21的内部具有一个轴线竖直设置的主锥齿轮22,主锥齿轮22上部具有四个与其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3,这四个从动锥齿轮23分别驱动前述的四个推动装置10,在从动锥齿轮 23的轴柄与曲轴13之间安装了离合器28,在离合器28与从动锥齿轮23之间又安装了万向节联轴器29用于补偿误差。在主动锥齿轮22转动时,它能够带动四个从动锥齿轮23同时转动,从而可以同时带动四个推动装置10的曲轴13。然而,如果某一个离合器28被打开,就能够使相应的曲轴13脱离驱动而保持静止状态,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哪个推动装置10处于工作状态。主锥齿轮22是由一个动力产生装置来驱动的,该动力产生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21上的电机以及该电机驱动的减速机构。减速机构由蜗轮26与蜗杆27配合实现,其中,蜗杆27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蜗轮26则与主锥齿轮22同轴固连。
如图3所示,在推动装置10的活动杆12的上端固连有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30,电动推杆30的推杆顶端贯穿床板41上的圆孔42后位于床板41的上方,可以用来推动人体的四肢运动,如图8所示,还可以在电动推杆30的顶端设置相应的装置对人体的四肢进行固定。可以在床板41上面设置可转动的圆盘71,该圆盘71的下部设置有推动其转动的圆盘驱动电机,并且它的下部安装在床板41的圆孔42上,当电动推杆30上升时,圆盘71被顶起,从而带动人的肢体摆动。在圆盘71上设置有偏离于其转动轴的四肢固定装置,在转动圆盘71时,可以对该四肢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圆盘71上的基体72,在基体72上设置有两只活动的抱爪73,该抱爪73包括多个首位依次转动铰接的基片74,在基体72上设有向内牵引最外侧的基片74的四肢固定电动推杆75,该四肢固定电动推杆75通过线束76与最外侧的基片74连接,当四肢固定电动推杆75伸长时,线束76拉动基片74,使其向中心靠拢,从而将人的四肢抱住。电动推杆30也可以换成相同功能的电液推杆等装置,该电动推杆30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
在使用时,启动电机,动力产生装置使主锥齿轮22转动,主锥齿轮22带动四个从动锥齿轮23转动,这些从动锥齿轮23又带动曲轴13转动,从而使活动杆12上下运动,活动杆12上的电动推杆30推动使用者的肢体上下运动。如果仅需要对其中一个肢体进行驱动,则可以将其余的离合器28打开,仅留下该肢体对应的推动装置10工作。
参见图6至图9,为了使床板41能够振动,将所述床体40与床板41分离设置,在两者之间设有支撑床板41的磁悬浮装置以及床板颤动装置,该磁悬浮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床体40上的第一磁体51、滑动设置在床板41上并与第一磁体51匹配的第二磁体52、推动第二磁体52滑动的磁体调节装置;所述床板颤动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可上下运动的顶杆54,在顶杆54上端设有与床板41结合的弹簧55。弹簧55用于缓冲顶杆54对床板 41的颤动,它也可以采用如橡胶等其他的弹性件,顶杆54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等可调节长度的杆状机构,通过调节长度对弹簧55的幅度进行微调。第一磁体51为通槽型,第二磁体 52插入在第一磁体51的内部,两者均为电磁铁,当通电后,通过电磁作用力可以将床板41 托起。第二磁体52与设置在床板41上的燕尾槽滑动连接,在床板41上设有推动第二磁体 52滑动的磁体调节装置53,它可以采用普通的电动推杆或电液推杆,当顶杆54通过弹簧55 来带动床板41振动时,推动第二磁体52,可以改变其与第一磁体51的相对位置,使床板41 发生偏移,这样,可以改变床板41的振动幅度和振动中心位置,改变振动体验。
在床板41上设有调节枕头63高度和位置的枕头调节装置,该枕头调节装置包括沿床板41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电动推杆61,在纵向电动推杆61的杆端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竖直电动推杆62,在竖直电动推杆62的杆端安装有枕头63,通过纵向电动推杆61和竖直电动推杆62对枕头的调节,能够使枕头适合不同体型的人使用。在床体40上设有对床板 41进行稳固支撑的稳固电动推杆91,当本健身床未被使用时,可以通过稳 固电动推杆91将床板41支撑起来,对磁悬浮装置进行保护。
本健身床的四肢固定装置也可以被替换为健身舱总成,该健身舱总成包括与电动推杆30顶端连接的底座81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81上的舱体82,在底座81上设有驱动舱体82摆动的摆动装置,通过电动推杆30的运动可以带动健身舱总成摆动,从而使使用者在吸氧的同时受到振动作用,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健身床,包括床体,在床体上设有供人躺卧的床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分别布置在与四肢相应位置处并且位于该健身床的床板下方的用于推动四肢上下运动的主旋转件为曲轴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固定架、在固定架内可上下滑动以推动对应肢体运动的活动杆以及带动活动杆运动的曲轴,还包括向每个推动装置的曲轴提供旋转动力的中央动力装置;所述中央动力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主锥齿轮以及与该主锥齿轮分别啮合的四个从动锥齿轮以及驱动主锥齿轮转动的动力产生装置,所述从动锥齿轮分别与每个推动装置的曲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以及该电机驱动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该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蜗杆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蜗轮与主锥齿轮同轴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杆的上端固连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或电液推杆,电动推杆或电液推杆的推杆顶端贯穿所述床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从动锥齿轮与相对应的曲轴之间设有切断两者之间动力连接的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从动锥齿轮与离合器之间设有万向节联轴器。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与床板分离设置,在两者之间设有支撑床板的磁悬浮装置以及床板颤动装置,该磁悬浮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床体上的第一磁体、滑动设置在床板上并与第一磁体匹配的第二磁体、推动第二磁体滑动的磁体调节装置;所述床板颤动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可上下运动的顶杆,在顶杆上端设有与床板结合的弹簧。
7.根据权利5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床板上设有调节枕头高度和位置的枕头调节装置,该枕头调节装置包括沿床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电动推杆,在纵向电动推杆的杆端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竖直电动推杆,在竖直电动推杆的杆端安装有枕头。
8.根据权利5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推动装置的电动推杆顶端安装有可转动的圆盘,在圆盘下部设置有推动其转动的圆盘驱动电机,在圆盘上设置有偏离于其转动轴线的四肢固定装置,所述四肢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圆盘上的基体,在基体上设置有两只活动的抱爪,该抱爪包括多个首位依次转动铰接的基片,在基体上设有向内牵引最外侧的基片的四肢固定电动推杆。
9.根据权利5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推动装置的电动推杆顶端安装有健身舱总成,该健身舱总成包括与电动推杆顶端连接的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舱体,在底座上设有驱动舱体摆动的摆动装置。
10.根据权利5所述的健身床,其特征在于在床体上设有对床板进行稳固支撑的稳固电动推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身床,包括四个分别布置在与四肢相应位置处并且位于该健身床的床板下方的用于推动四肢上下运动的主旋转件为曲轴的推动装置,还包括向每个推动装置的曲轴提供旋转动力的中央动力装置;所述中央动力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主锥齿轮以及与该主锥齿轮分别啮合的四个从动锥齿轮以及驱动主锥齿轮转动的动力产生装置,所述从动锥齿轮分别与每个推动装置的曲轴连接。本发明通过中央动力装置来驱动推动装置的曲轴,以使推动装置能够带动人体的四肢运动,由于中央动力装置与推动装置可以分别单独制造,使得两者的结构都比较简单,成本较低,适合置于家庭、健身房、医院、办公等场所,配合相应的床板用于健身。
文档编号A61H1/00GK102973373SQ20121058204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继文 申请人:王继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