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56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提高体液的吸入性来抑制渗漏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沿着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穿着者的内方向以及朝向与内方向相反侧的外方向,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吸血量为150g以上,且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具有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比吸收性主体靠上述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体。
【专利说明】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具有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比吸收性主体靠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体,且该吸收性物品以抑制体液的渗漏为目的。
[0003]专利文献I的吸收性物品构成为通过抑制高吸水性聚合物移动来抑制渗漏。另外,专利文献2的吸收性物品构成为通过抑制吸液时的吸收芯部的朝向皮肤表面侧的膨胀来抑制排泄物的渗漏。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886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4888号公报
[0006]然而,对于上述吸收性物品,因吸收体的吸收性能的不同,存在无法确保体液的吸入性而发生体液渗漏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提高体液的吸入性来抑制渗漏的吸收性物品。
[0008]本公开的第一特征的主旨在于,吸收性物品具有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穿着者的内方向以及朝向与上述内方向相反侧的外方向,且该吸收性物品的吸血量为150g以上,上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具有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比上述吸收性主体靠上述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体。
[0009]本公开的第二特征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主旨在于,上述外装体具有前身区域、后身区域以及位于上述前身区域与上述后身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在上述外装体上配置有多个伸缩性构件,在使上述伸缩性构件伸长后的伸长状态下,上述前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24以下,且上述后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24以下。
[0010]本公开的第三特征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主旨在于,上述外装体具有前身区域、后身区域以及位于上述前身区域与上述后身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在上述外装体上配置有多个伸缩性构件,在自然状态下,上述前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34以下,且上述后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34以下。
[0011]本公开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能够提供通过提高体液的吸入性来抑制渗漏的吸收性物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2]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立体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展开图。
[0014]图3是沿图2所示的Xl-Xl'剖开而得到的示意剖视图。
[0015]图4是沿图2所示的X2-X2'剖开而得到的示意剖视图。
[0016]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吸血量的测定试样的图。
[0017]图6是用于对吸血量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18]图7是示出实施例所涉及的测定对象部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1)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
[0020]参照图1~图4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1例如是裤型卫生巾、裤型尿不湿等。
[002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1是裤型卫生巾。吸收性物品1具有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前身区域S1、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后身区域S2、与穿着者的下裆对应且位于前身区域S1和后身区域S2之间的下裆区域S3。
[0022]吸收性物品1包括吸收性主体1A和外装体1B。吸收性主体1A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材2、非透液性的背面片材3以及配置在表面片材2与背面片材3之间的吸收体4。吸收体4具有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L、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朝向穿着者的内方向Tl、以及朝向与内方向相反侧(远离穿着者的一侧)的外方向T2。外装体1B配置在比吸收性主体1A靠外方向T2的位置,且具有外装顶层片材11和外装底层片材12。
[0023]图2是示出将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展开后的状态的展开俯视图。图2所示的展开俯视图是将伸缩性构件伸长至在构成吸收性物品1的表面片材2、侧方片材6等上不形成褶皱的状态的图。
[0024]通过将吸收性物品从图2所示的状态以前后方向L上的中心作为起点以使前身区域S1和后身区域S2重叠的方式折叠,使前身区域S1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端部与后身区域S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接合,从而形成图1所示的裤型卫生巾。
[0025]表面片材2位于比吸收体4靠内侧(穿着者侧)的位置。在表面片材2中使用无纺布、孔塑料薄膜等透液性的片材等。
[0026]背面片材3配置在比吸收体4靠外侧且比外装体1B靠内侧的位置。在背面片材3中使用非透液性的片材等。
[0027]吸收体4设置在表面片材2以及背面片材3之间,用于吸收来自穿着者的排泄物。在吸收体4中使用绒毛浆与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等。浆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 / m2~800g / m2,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单位面积重量为Og / m2~100g / m2。此外,既可以采用呈片状的无尘纸片(air_laid sheet),也可以采用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无尘纸片。关于吸收体,在之后的叙述中详细说明。
[0028]在吸收性物品1中形成有供穿着者的腰围插入的腰围开口部21和供穿着者的腿分别插入的一对腿围开口部22。腰围开口部21由外装体1B的前侧端部1OA以及后侧端部1OB包围而形成。[0029]外装体IB具有外装顶层片材11、配置在比外装顶层片材11靠外方向T2侧的位置的外装底层片材12以及以至少沿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配置的伸缩性构件。外装顶层片材11的前侧端部IlA配置在比外装体IB的前侧端部IOA靠后方的位置,外装顶层片材11的后侧端部IlB配置在比外装体IB的后侧端部IOB靠前方的位置。外装底层片材12以构成腰围开口部21的前侧端部IOA以及后侧端部IOB为基点分别向内方向Tl折回。
[0030]在外装体IB上配置有多个伸缩性构件。配置于外装体IB的伸缩性构件具有配置在腰围开口部21附近的腰围伸缩性构件、配置在穿着者的腰身处的腰身伸缩性构件以及配置在腿围开口部22附近的腿围伸缩性构件。
[0031]腰围伸缩性构件具有配置于前身区域SI的前腰围弹性构件13A和配置于后身区域S2的后腰围弹性构件13B。腰身伸缩性构件具有配置于前身区域SI的前身弹性构件14A和配置于后身区域S2的后身弹性构件14B。腿围伸缩性构件具有配置于靠近前身区域SI侧的位置的前腿围弹性构件15A和配置于靠近后身区域S2侧的位置的后腿围弹性构件15B。
[0032]前腰围弹性构件13A以及后腰围弹性构件13B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在前身区域SI和后身区域S2中分别设置有六条。前身弹性构件14A以及后身弹性构件14B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前身弹性构件14A设置有七条,后身弹性构件14B设置有九条。
[0033]前腿围弹性构件15A的一部分配置为沿着腿围开口部22以随着从宽度方向外侧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而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方式弯曲。后腿围弹性构件15B的一部分配置为沿着腿围开口部22以随 着从宽度方向外侧朝向宽度方向内侧而从后侧向前侧延伸的方式弯曲。前腿围弹性构件15A以及后腿围弹性构件15B以横向切断吸收体的方式配置。前腿围弹性构件15A以及后腿围弹性构件15B分别设置有三条。
[0034]在吸收性主体IA上形成有腿侧褶裥部60。腿侧褶裥部60设置于吸收性主体I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腿侧褶裥部60是配置在比吸收体4靠内方向的位置的站立性的褶裥部。腿侧褶裥部60由侧方片材6和配置在侧方片材6之间的腿侧弹性构件7构成。
[0035]侧方片材6配置在比表面片材2靠内方向的位置,且配置为分别覆盖表面片材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两端部。在侧方片材6中使用非透液性的片材等。侧方片材6借助粘结剂而粘结于表面片材2的皮肤抵接面侧。
[0036]腿侧褶裥部60以侧方片材6将沿着前后方向的折痕作为基点而折回的方式重叠有两片侧方片材6。该沿着前后方向的折痕成为腿侧褶裥部60的自由端63。腿侧弹性构件7以沿前后方向伸长的状态粘结于两片侧方片材之间。腿侧弹性构件7在左侧的侧方片材和右侧的侧方片材上各配置有四条。四条腿侧弹性构件7配置为以每两个为单位在宽度方向上分离。
[0037]腿侧弹性构件7沿前后方向伸缩,从而使侧方片材6沿前后方向伸缩,腿侧褶裥部60向穿着者侧立起。由于侧方片材6构成为具有疏水性,因此能够利用形成于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侧部的侧方褶皱防止从穿着者排出的经血等的横向渗漏。
[0038]腿侧弹性构件7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侧方片材6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腿侧弹性构件7设置于下裆区域S3。
[0039](2)吸收性物品的吸血量
[0040]吸收性物品构成为使以吸收体液的吸收性能作为指标的吸血量达到150g以上。吸血量表示吸收体的吸收经血等体液的吸收性能,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能够确保体液的吸入性,并能够抑制体液的渗漏。
[0041]根据以下测定方法测定吸血量。
[0042]在测定试样被封入包装袋、独立包装等的情况下,使用从包装袋、独立包装取出并以当时的状态在(20-2~20+2) °C、相对湿度(60-5~60+5) % RH的环境中放置12小时后得到的样品。
[0043]取一个测定试样,利用冷喷等(cold spray)使吸收性物品的前身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后身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相接合而成的接合部分整齐地分离。
[0044]接着,在腿围伸缩性构件(前腿围弹性构件15A以及后腿围弹性构件15B)和腿侧褶裥部60处形成多处切口,注意不要剪到吸收体,使得能够将测定试样平整地放置在测定用溶液(后述)中。在图5中示出作为形成有切口的测定试样的吸收性物品。
[0045]图6是用于对吸血量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6]在图6中,对以下构件标注附图标记并示出。示出试样(成为测定吸血量的对象的裤型卫生巾)200、绳带101、不锈钢夹子(把持构件)102、容器103以及测定用溶液104。
[0047]使用将感量设为0.01g的天平称质量(吸收前的质量)。使附带绳带的不锈钢夹子以不夹持吸收体的方式夹持测定试样的前侧外装体端部,安装该附带绳带的不锈钢夹子以便垂直地悬挂测定试样。在深度约15cm的容器103中装入调整为(23±1) °C的测定用溶液,将测定质量并安装夹 子后的完成准备的测定试样以测定试样的表面片材朝向上方的方式浸入在测定用溶液中。轻轻地按压住试样以使其不会浮起,在完全浸没60秒种之后,从测定用溶液取出测定试样。在利用事先准备的带绳带的夹子将测定试样垂直地悬挂90秒种之后,拆除附带绳带的不锈钢夹子,对测定试样的质量(吸收后的质量)进行测定。之后,根据(式I)计算吸血量。以相同的方法对五个测定试样进行测定。以五个测定试样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0048]吸血量(g)=吸收后的质量(g)-吸收前的质量(g)..?(式I)
[0049]测定用溶液采用测定专用的标准合成试液。配制按照后述的标准合成试液的配制方法进行。在测定时应将测定用溶液的温度维持在(23-1~23+1) °C。在进行仲裁检验时,应在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即(23-1~23+1) °C、(50-2~50+2) %的相对湿度下进行试样的制作以及测定。
[0050]标准合成试液的配制
[0051](原理)
[0052]标准合成试液根据动物的血液(猪的血液)的主要物理性能而制备,具有与该动物的血液等同的流动性以及吸收特性。
[0053](配方)
[0054]a)蒸馏水或去离子水:860mL。
[0055]b)氯化钠:10.00g。
[0056]c)碳酸钠:40.00g。
[0057]d)丙三醇(甘油):140mL。
[0058]e)苯甲酸钠:1.00g。
[0059]f)羟甲基纤维素钠:约5g。[0060]g)标准媒剂:1% (体积分数)。
[0061]h)染色剂(食用色素):适量
[0062]以上试剂均为化学纯。
[0063]另外,h )染色剂(食用色素)既可以为了使作业容易实施而添加,也可以不添加。在本实施方式中,添加IOg染色剂(使用色素)加以实施。
[0064](标准合成试液的物理性能)
[0065]在(23-1~23+1) °C 时,将密度设为(1.05-0.05 ~1.05+0.05g / m3),将粘度设为(11.9-0.7~11.9+0.7)s (使用4号涂料杯测定),将表面张力设为(36-4~36+4)mN /m0
[0066]根据上述方法测定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裤型卫生巾I的吸血量为150g以上,由于体液的吸入性较高,因此即使在一次排出大量体液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裤型卫生巾I也能够吸入体液而防止该体液渗漏,并且即使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裤型卫生巾I也能够保持体液而防止该体液渗漏。
[0067]( 3 )吸收性物品的尺寸
[006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构成为,前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以及后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较小。由此,由于覆盖穿着者的腰围的区域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较小,因此能够抑制闷热感,提高穿着舒适感。
[0069]而且,由于吸收性物品覆盖身体的面积较少,因此能够使外观简洁。此外,由于吸收性物品覆盖身体的面积较少,因此能够降低穿着者的不适感,能够提高穿着舒适感。
[0070]此外,由于吸血量为150g以上,因此即使覆盖身体的面积比较小,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体也能够抑制体液的渗漏。即,能够在抑制体液的渗漏的同时提高穿着舒适感。
[0071]具体地说,在使伸缩性构件伸长后的伸长状态下,前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以及后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均为0.24以下。
[0072]此外,在自然状态下,前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以及后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均为0.34以下。
[0073]以上,虽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显然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主旨以及范围的前提下加以修改并作为变更实施方式加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中的记载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于本发明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0074]【实施例1】
[0075]接着,测定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在伸长状态下的尺寸以及在自然状态下的尺寸。样品数量(N)为5。对每个样品测定各自的尺寸。
[0076]利用以下方法对使伸 缩性构件伸长后的伸长状态下的吸收性物品进行测定。在此,所谓使伸缩性构件伸长的状态是指使腰围弹性构件、腰身弹性构件、腿围弹性构件以及腿侧弹性构件伸长的状态,更详细地说,是指使吸收性物品从自然状态延伸至无法利用目测确认到伸缩性构件所带来的皱折的状态。
[0077]在吸收性物品被封入包装袋等的情况下,使用从包装袋取出并以当时的状态在(20-2~20+2) °C、相对湿度(60-5~60+5) % RH的环境中放置12小时后得到的样品。
[0078]接着,利用冷喷等使吸收性物品的前身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后身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接合而成的接合部分整齐地分离,从而将吸收性物品展开。接着,将吸收性物品拉伸至伸长状态并固定于板,利用规尺沿着测定对象部位测定。
[0079]图7示出吸收性物品的测定部位。在图7中,将位于右侧的后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作为a而示出,将位于左侧的后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作为b而示出,将位于右侧的前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作为c而示出,将位于左侧的前身区域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作为d而示出。将外装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作为X而示出,将外装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作为Y而示出。将吸收性主体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作为L而示出,将后身区域中的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作为e而示出,将前身区域中的吸收性主体IA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作为f而示出。
[0080]此外,利用以下方法对在自然状态下的吸收性物品进行了测定。在此,所谓自然状态是指将各个样品在(20-2~20+2) °C、相对湿度(60-5~60+5) % RH的环境中放置60分钟后的状态。
[0081 ] 在吸收性物品被封入包装袋等的情况下,使用从包装袋取出并以当时的状态在(20-2~20+2) °C、相对湿度(60-5~60+5) % RH的环境中放置12小时后得到的样品。
[0082]利用冷喷等使吸收性物品的前身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后身区域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接合而成的接合部分整齐地分离,从而将吸收性物品展开。接着,将其放置在桌子上以避免对其施加来自外部的力,利用规尺对测定对象部位进行测定。测定部位与图7所示的测定部位相同。
[0083]在表1中示出测定结果。
[0084]【表1】
[0085]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穿着者的内方向以及朝向与上述内方向相反侧的外方向,且该吸收性物品的吸血量为150g以上, 上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具有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比上述吸收性主体靠上述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装体具有前身区域、后身区域以及位于上述前身区域和上述后身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 在上述外装体上配置有多个伸缩性构件, 在使上述伸缩性构件伸长后的伸长状态下,上述前身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24以下,且上述后身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24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装体具有前身区域、后身区域以及位于上述前身区域和上述后身区域之间的下裆区域, 在上述外装体上配置有多个伸缩性构件, 在自然状态下,上述前身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34以下,且上述后身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比为0.34以下。
【文档编号】A61F13/496GK103908375SQ201210592764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小松慎平, 加藤伸亨, 苏蓓蓓, 柏木政浩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