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24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腹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穿刺针,尤其涉及ー种腹腔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腹水患者,为了明确病因或抽取腹水,需要使用腹腔穿刺针抽取腹水。现有的腹腔穿刺针包括刺针、针座和胶管,针座位于刺针的尾端,针座尾接有胶管,在胶管上设有开关夹。在抽取腹水时,需要医生使用消毒血管钳一直固定刺针,这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而且操作不变。另外现有腹腔穿刺针胶管上的开关夹只有开和关两个功能,不能控制抽取腹水的流速,这给腹水的抽取带来很大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自行固定刺针,使用方便的腹腔穿刺针。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ー种腹腔穿刺针,包括刺针、针座、胶管和固定座,针座位于刺针的尾端,针座尾接有胶管,固定座设有中孔,刺针穿过所述中孔,所述中孔的内壁与刺针的外壁弾性接触。作为改进,在所述胶管上套有输液夹。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座包括圆盘主体,圆盘主体的上面设有一体的凸台,所述中孔为在圆盘主体和凸台上贯通的通孔。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座的材料为硅橡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穿刺前,先将固定座套在刺针上,当穿刺成功后,顺着刺针向着针头方向下移固定座,用固定座的底面与腹部皮肤接触,这样起到用固定座固定刺针的作用,代替医生使用消毒血管钳固定刺针,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強度。在胶管上套有输液夹,不但具有开和关的功能,而且能控制抽取腹水的流速,操作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夹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夹的俯视图。图中1、刺针,2、针座,3、胶管,4、固定座,5、输液夹,6、输液夹前支板,7、输液夹后支板,8、斜槽,9、压辊,10、压辊轴,11、通孔,12、凸台,13、圆盘主体,14、输液夹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0017]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ー种腹腔穿刺针,包括刺针I、针座2、胶管3和固定座4,针座2位于刺针I的尾端,针座2尾接有胶管3,固定座4设有中孔,刺针I穿过所述中孔,所述中孔的内壁与刺针I的外壁弾性接触。在所述胶管3上套有输液夹5。所述固定座4包括圆盘主体13,圆盘主体13的上面设有一体的凸台12,所述中孔为圆盘主体13和凸台12上设有的贯通的通孔11,所述固定座4的材料为硅橡胶,硅橡胶具有优异的生理惰性,无毒、无味、无腐蚀、抗凝血、与机体的相容性好,能经受苛刻的消毒条件。如图5和图6所不,输液夹包括一体的输液夹前支板6、输液夹后支板7、输液夹底板14,输液夹前支板6、输液夹后支板7分别位于输液夹底板14的上面前后两侧,输液夹前
支板6、输液夹后支板7都设有斜槽8,压辊9的两端设有一体的压辊轴10,压辊9两端的压辊轴10分别位于输液夹前支板6、输液夹后支板7设有的斜槽8内。使用时,胶管3穿过压辊9和输液夹底板14之间的间隙。当压辊9向左滚动时,压辊9的高度逐渐降低,压辊9逐渐压紧胶管3,直至胶管3内的管道没有空间,关闭胶管3。当压辊9向右滚动时,压辊9的高度逐渐提高,压辊9逐渐放松压紧胶管3,直至胶管3内的管道空间全部恢复,胶管3完全打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夹既具有开和关的功能,而且能控制抽取腹水的流速,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腹腔穿刺针,包括刺针(I)、针座⑵和胶管(3),针座⑵位于刺针⑴的尾端,针座(2)尾接有胶管(3),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固定座(4),固定座(4)设有中孔,刺针(I)穿过所述中孔,所述中孔的内壁与刺针(I)的外壁弹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腹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管(3)上套有输液夹(5)。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ー种腹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包括圆盘主体(13),圆盘主体(13)的上面设有一体的凸台(12),所述中孔为圆盘主体(13)和凸台(12)上贯通的通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ー种腹腔穿刺针,其特征在干所述固定座(4)的材料为硅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穿刺针,包括刺针(1)、针座(2)、胶管(3)和固定座(4),针座(2)位于刺针(1)的尾端,针座(2)尾接有胶管(3),固定座(4)设有中孔,刺针(1)穿过所述中孔,所述中孔的内壁与刺针(1)的外壁弹性接触;在所述胶管(3)上套有输液夹(5);所述固定座(4)包括圆盘主体(13),圆盘主体(13)的上面设有一体的凸台(12),所述中孔为圆盘主体(13)和凸台(12)上贯通的通孔(11);所述固定座(4)的材料为硅橡胶。本实用新型用固定座固定刺针,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在胶管上套有输液夹,不但具有开和关的功能,而且能控制抽取腹水的流速,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2427026SQ20122003205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7日
发明者乔秀玲, 于美娥, 位希华, 刘洪全, 史大敏, 姜红 申请人:乔秀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