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81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实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过程中,针尖抵达骨质后,不需后退针尖,即可推注麻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
背景技术
星状神经节是颈下交感神经节与上胸交感神经节的统称,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术主要用于患者头面、胸背部的疼痛,也可用于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等五官科疼痛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针为普通注射针,术者用左手分离颈总动脉鞘并引导进针,右手持注射器轻轻垂直进针,抵达颈椎骨质后,将针尖后退2毫米,然后回抽活塞,确认无回血或脑脊液后,再向内推注麻药。在退针和回抽活塞过程中,由于注射器失去固定支持和标记,很容易移位,误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甚至引起麻药误注,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条件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实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过程中,针尖抵达骨质后,不需后退针尖,即可推注麻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由针头、针筒和活塞构成,针头的尖端为盲端,距针头的尖端2毫米处开有若干侧孔,在针尖抵达颈椎骨质后,不需将针尖后退2毫米,直接回抽活塞,确认无回血或脑脊液后,SP可推注麻药,麻药便可从侧孔中溢出,达到麻醉星状神经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实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过程中,针尖抵达颈椎骨质后,不需后退针尖,即可推注麻药,安全性好,不会引起药物误注的危险,是一种理想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I,I、针头,2、针筒,3、活塞,4、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针头I、针筒2和活塞3构成,针头I的尖端为盲端,距针头I的尖端2毫米处开有若干侧孔4。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针筒2中装入麻药,然后,用左手分离颈总动脉鞘并引导进针,右手持针筒2,用针头I轻轻垂直进针,抵达颈椎骨质后,不需将针尖后退,直接回抽活塞3,确认无回血或脑脊液后,向内推注麻药即可。
权利要求1. 一种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该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由针头(I)、针筒⑵和活塞⑶构成,针头⑴的尖端为盲端,距针头⑴的尖端2毫米处开有若干侧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由针头1、针筒2和活塞3构成。其特征是针头1的尖端为盲端,距针头1的尖端2毫米处开有若干侧孔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实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过程中,针尖抵达骨质后,不需后退针尖,即可推注麻药,安全性好,不会引起药物误注的危险,是一种理想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穿刺针。
文档编号A61M19/00GK202437924SQ20122003784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陆惠元 申请人:陆惠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