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35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辅助器具,尤其涉及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眼科临床手术中,由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成功,使得白内障摘除术逐渐地成为了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手段,但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创面清理比较复杂,术中进行房前冲洗是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做法是使用细胶管冲洗,但这种冲洗形式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既给病人増加了一定程度的痛苦,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干,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 可以使得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尤其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包括有侧吸口、吸针、吸收管、旁通孔、电机驱动装置、螺纹杆、活塞、针管和针头。针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与现有技术的针管基本相同,整体呈内空的圆柱体结构,针管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居中位置连接设置有螺纹杆作为活塞的驱动连接装置,螺纹杆的后端伸出到针管的末端之外,螺纹杆的末端连接设置有电机驱动装置,针管的前端设置有针头,在针管后部的ー侧,设置有旁通孔,与旁通孔相连接,设置有吸收管,吸收管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前端头为钝头形式的吸针,吸针的前端采用钝头形式,吸针前端居中设置有主吸孔,在吸针前端稍靠后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吸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整体结构简単,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可以使得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尤其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ー侧吸口 2—吸针3—吸收管4 一旁通孔5—电机驱动装置6—螺纹杆7—活塞8—针管9 一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參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包括有侧吸口 I、吸针2、吸收管3、旁通孔4、电机驱动装置5、螺纹杆6、活塞7、针管8和针头9。针管8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与现有技术的针管基本相同,整体呈内空的圆柱体结构,针管8内设置有活塞7,活塞7的居中位置连接设置有螺纹杆6作为活塞7的驱动连接装置,螺纹杆6的后端伸出到针管8的末端之外,螺纹杆6的末端连接设置有电机驱动装置5,针管8的前端设置有针头9,在针管8后部的ー侧,设置有旁通孔4,与旁通孔4相连接,设置有吸收管3,吸收管3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前端头为钝头形式的吸针2,吸针2的前端采用钝头形式,吸针2前端居中设置有主吸孔,在吸针2前端稍靠后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吸口
I。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 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可以使得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尤其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权利要求1. ー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包括有侧吸口(I)、吸针(2)、吸收管(3)、旁通孔(4)、电机驱动装置(5)、螺纹杆(6)、活塞(7)、针管(8)和针头(9),针管(8)是主体件,整体呈内空的圆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针管(8)内设置有活塞(7),活塞(7)的居中位置连接设置有螺纹杆(6)作为活塞(7)的驱动连接装置,螺纹杆(6)的后端伸出到针管(8)的末端之外,螺纹杆(6)的末端连接设置有电机驱动装置(5),针管(8)的前端设置有针头(9),在针管(8)后部的ー侧,设置有旁通孔(4),与旁通孔(4)相连接,设置有吸收管(3),吸收管(3)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前端头为钝头形式的吸针(2),吸针(2)的前端采用钝头形式,吸针(2)前端居中设置有主吸孔,在吸针(2)前端稍靠后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吸ロ( I )。
专利摘要一种眼科用注吸器装置,包括有侧吸口、吸针、吸收管、旁通孔、电机驱动装置、螺纹杆、活塞、针管和针头。针管是主体件,整体呈内空的圆柱体结构,针管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居中位置连接设置有螺纹杆作为活塞的驱动连接装置,螺纹杆的末端连接设置有电机驱动装置,针管的前端设置有针头,在针管后部的一侧,设置有旁通孔,与旁通孔相连接,设置有吸收管,吸收管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前端头为钝头形式的吸针,吸针的前端采用钝头形式,吸针前端居中设置有主吸孔,在吸针前端稍靠后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吸口。本实用新型所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尤其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F9/007GK202477954SQ2012200915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姜素霞, 李军 申请人:李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