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19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脑卒中在我国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不少卒中患者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及足下垂更使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足下 垂时患者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或是拖曳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面的一种症状,严重影响其行走功能,此外,公知腰椎神经损伤造成的足下垂病人逐年增多,其中截瘫病人足下垂的发病率几乎为100%,其它如坐骨神经损伤或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中足下垂的发病率也较高,病人较多。脑卒中患者足下垂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神经血管萎缩而引起的一种并发症。也与调节踝关节伸肌体位反射(除外肌肉活动的背景下)以改变重力--支撑负担水平的变化有关。目前国内还尚无针对此类疾病的康复锻炼轮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的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其包括轮椅,其特征是在所述轮椅前方的踏板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被动轮,被动轮两侧设有活动脚踏,活动脚踏上设有固定套,所述轮椅两个主轮之间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支架上设有的被动轮之间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护板。使用时患者坐在轮椅上,两脚放到脚踏上的固定套里,双手驱动轮椅两个主轮前进时,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支架上设有的被动轮转动,被动轮带动活动脚踏转动,使两下肢得到锻炼,以达到康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械装置可使在患者日常活动中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的同时,实现踝关节背曲、伸髋、屈膝、等运动,从而防止下肢肌肉萎缩、缓解小腿三头肌肌群张力异常增高、痉挛及根部肌腱、韧带挛缩变形,关节僵硬,进而预防足下垂发生,并促进下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下肢的随意控制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椅,2.支架,3.被动轮,4.脚踏,5.固定套,6.主轮,7.主动轮,8.链条,9.护板。
具体实施方案在图中,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其包括轮椅1,其特征是在所述轮椅I前方的踏板上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被动轮3,被动轮3两侧设有活动脚踏4,活动脚踏上设有固定套5,所述轮椅I两个主轮6之间设有主动轮7,主动轮7与支架2上设有的被动 轮3之间设有链条8,链条8上设有护板9。使用时患者坐在轮椅上,两脚放到脚踏4上的固定套5里,双手驱动轮椅两个主轮6前进时,主动轮7通过链条8带动支架2上设有的被动轮3转动,被动轮3带动活动脚踏4转动,使两下肢得到锻炼,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其包括轮椅,其特征是在所述轮椅前方的踏板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被动轮,被动轮两侧设有活动脚踏,活动脚踏上设有固定套,所述轮椅两个主轮之间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支架上设有的被动轮之间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护板。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锻炼轮椅,其包括轮椅,其特征是在所述轮椅前方的踏板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被动轮,被动轮两侧设有活动脚踏,活动脚踏上设有固定套,所述轮椅两个主轮之间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支架上设有的被动轮之间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护板。使用时患者坐在轮椅上,两脚放到脚踏上的固定套里,双手驱动轮椅两个主轮前进时,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支架上设有的被动轮转动,被动轮带动活动脚踏转动,使两下肢得到锻炼,以达到康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物美价廉。
文档编号A61H1/02GK202458979SQ20122010375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1日
发明者吕桂华, 张志刚 申请人:张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