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鼻旁吸氧管,对普通的吸氧管进行开孔,并且其开孔部位对准鼻孔位置。同时,对吸氧管两端进行固定,不易脱落。这样的吸氧管又存在新的问题,开孔虽然可以降低氧气的浓度,但却造成了氧气 的大量流失,形成浪费;如果开孔位置发生偏移,没有对准鼻孔,甚至达不到吸氧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吸氧装置以更好的解决有效吸氧的问题。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更好的解决有效吸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吸氧
>J-U ρ α装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新型吸氧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导气管和鼻部护罩;其中,所述鼻部护罩设置在导气管开设导气孔的位置;所述导气管边缘敷设“U”形挂架,并且,在所述挂架两端均设置耳部挂钩。上述鼻部护罩由分别呈弧面的上部护罩和下部护罩组成。上述鼻部护罩的内部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上述导气管开设的导气孔为2-4个。上述鼻部护罩为透明护罩。上述鼻部护罩通过胶带固定在鼻梁部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但却有效解决了有效吸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传统吸氧的效果,并节约资源。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有效吸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接下来具体说明该新型吸氧装置。图I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该吸氧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导气管I和鼻部护罩2 ;其中,所述鼻部护罩2设置在导气管I开设导气孔3的位置;所述导气管I边缘敷设“U”形挂架9,并且,在所述挂架9两端均设置耳部挂钩10。[0019]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氧气的逸出,使在鼻孔周围始终保持一定的氧气浓度,但又不至于过高。上述导气管I的两端分别为封闭端7和连接端8,连接端8进一步连接外部氧气源。上述鼻部护罩2由分别呈弧面的上部护罩5和下部护罩4组成。上述鼻部护罩2的内部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6。这个长绒条带可以有效减小护罩与皮肤的过多接触,同时,可以保持呼吸的畅通,并在鼻部始终保持适当的氧气浓度。上述导气管I开设的导气孔3为2-4个,所述导气孔孔径为导气管管径的1/4-1/2。上述鼻部护罩2为透明护罩,透明护罩方便查看呼吸状况,为使用提供了方便。 上述鼻部护罩2通过胶带固定在鼻梁部位。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在详述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端封闭的导气管和鼻部护罩; 其中,所述鼻部护罩设置在导气管开设导气孔的位置;所述导气管边缘敷设“U”形挂架,并且,在所述挂架两端均 设置耳部挂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部护罩由分别呈弧面的上部护罩和下部护罩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部护罩的内部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开设的导气孔为2-4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部护罩为透明护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部护罩通过胶带固定在鼻梁部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该吸氧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导气管和鼻部护罩;其中,所述鼻部护罩设置在导气管开设导气孔的位置;所述导气管边缘敷设“U”形挂架,并且,在所述挂架两端均设置耳部挂钩。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但却有效解决了有效吸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传统吸氧的效果,并节约资源。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2478350SQ20122014282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孙淑芬 申请人:孙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