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6245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坐便器排污管和水池排污管与总排污管连通;水池排污管的上段管、斜管一、竖管一、斜管二、竖管二、斜管三、竖管三以及下段管由上至下联通;斜管一和斜管三平行设置,斜管二与斜管一和斜管三倾斜方向相反设置;斜管和竖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梯形蓄水池,斜管与梯形蓄水池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过滤网;梯形蓄水池与蓄水池四连通,蓄水池四与净水机构连通,净水机构与蓄水池五连通,蓄水池五与坐便器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水池排污管的废水先进行过滤回收,再通过净水装置将废水净化,而后将净化后的废水用于坐便器的冲洗,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水资源是人类懒以生存的根本。现今水资源紧缺,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样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尽管我国政府积极倡导人民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但是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仍然欠缺。因此,将建筑使用的给排水装置设计为一种可节约水资源的给排水装置,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它能将水资源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包括坐便器排污管、水池排污管、过滤网一、梯形蓄水池一、过滤网二、梯形蓄水池二、过滤网三、梯形蓄水池三、总排污管、蓄水池四、净水机构、蓄水池五、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以及坐便器进水管;
[0005]所述的坐便器排污管和水池排污管的下端均与总排污管连通;所述的水池排污管由上段管、斜管一、竖管一、斜管二、竖管二、斜管三、竖管三以及下段管组成,所述的斜管一的上端与上段管的下端联通,斜管一的下端与竖管一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一的下端与斜管二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二的下端与竖管二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二的下端与斜管三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三的下端与竖管三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三的下端与下段管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一和斜管三平行设置,所述的斜管二与斜管一和斜管三倾斜方向相反设置;斜管一和竖管一以及斜管二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一,斜管一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一,所述的出水口一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一;斜管二和竖管二以及斜管三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二,斜管二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二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二,所述的出水口二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二;斜管三和竖管三以及下段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三,斜管三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三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三,所述的出水口三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三;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梯形蓄水池二以及梯形蓄水池三分别通过连接管一与蓄水池四的上端连通,所述的蓄水池四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二与净水机构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的净水机构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三与蓄水池五的上端连通,所述的蓄水池五的下端与坐便器进水管的下端连通。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水池排污管的废水先进行过滤回收,再通过净水装置将废水净化,而后将净化后的废水用于坐便器的冲洗,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给排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所示出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0009]1-坐便器排污管;2-水池排污管;3-坐便器进水管;4-过滤网一;5-梯形蓄水池一;6-过滤网二; 7-梯形蓄水池二; 8-过滤网三;9-梯形蓄水池三;I O-总排污管;11-蓄水池四;12-净水机构;13-蓄水池五;14-连接管一 ;15-连接管二 ; 16-连接管三;2_1_上段管;2_2_斜管一;2-3-竖管一;2-4-斜管二; 2-5-竖管二; 2-6-斜管三;2_7_竖管三;2_8_下段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包括坐便器排污管1、水池排污管2、过滤网一4、坐便器进水管3、梯形蓄水池一 5、过滤网二6、梯形蓄水池二 7、过滤网三
8、梯形蓄水池三9、总排污管1、蓄水池四11、净水机构12、蓄水池五13、连接管一 14、连接管二15以及连接管三16;
[0012]所述的坐便器排污管I和水池排污管2的下端均与总排污管10连通;所述的水池排污管2由上段管2-1、斜管一 2-2、竖管一 2-3、斜管二 2-4、竖管二 2-5、斜管三2-6、竖管三2-7以及下段管2-8组成,所述的斜管一 2-2的上端与上段管2-1的下端联通,斜管一 2-2的下端与竖管一 2-3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一 2-3的下端与斜管二 2-4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二2-4的下端与竖管二 2-5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二 2-5的下端与斜管三2-6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三2-6的下端与竖管三2-7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三2-7的下端与下段管2-8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一 2-2和斜管三2-6平行设置,所述的斜管二 2-4与斜管一 2-2和斜管三2-6倾斜方向相反设置;斜管一 2-2和竖管一 2-3以及斜管二 2-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一 5,斜管一 2-2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 5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一,所述的出水口一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一 4;斜管二 2-4和竖管二 2-5以及斜管三2-6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二 7,斜管二 2-4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二 7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二,所述的出水口二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二 6;斜管三2-6和竖管三2-7以及下段管2-8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三9,斜管三2-6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三9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三,所述的出水口三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三8 ;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 5、梯形蓄水池二 7以及梯形蓄水池三9分别通过连接管一 14与蓄水池四11的上端连通,所述的蓄水池四11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二 15与净水机构1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的净水机构12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三16与蓄水池五13的上端连通,所述的蓄水池五13的下端与坐便器进水管3的下端连通;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 5的容量大于梯形蓄水池二 7的容量,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二 7的容量大于梯形蓄水池三9的容量。
[001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包括坐便器排污管(I)、水池排污管(2)以及总排污管(10),所述的坐便器排污管(I)和水池排污管(2 )的下端均与总排污管(10 )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还包括过滤网一 (4)、梯形蓄水池一(5)、过滤网二 (6)、梯形蓄水池二 (7)、过滤网三(8)、梯形蓄水池三(9)、蓄水池四(11)、净水机构(12)、蓄水池五(13)、连接管一(14)、连接管二( 15)、连接管三(16)以及坐便器进水管(3);所述的水池排污管(2)由上段管(2-1)、斜管一 (2-2)、竖管一 (2-3)、斜管二 (2-4)、竖管二 (2-5)、斜管三(2-6)、竖管三(2-7)以及下段管(2-8)组成,所述的斜管一 (2-2)的上端与上段管(2-1)的下端联通,斜管一 (2-2)的下端与竖管一 (2-3)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一 (2-3)的下端与斜管二 (2-4)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二 (2-4)的下端与竖管二 (2-5)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二 (2-5)的下端与斜管三(2-6)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三(2-6)的下端与竖管三(2-7)的上端联通,所述的竖管三(2-7)的下端与下段管(2-8)的上端联通;所述的斜管一 (2-2)和斜管三(2-6)平行设置,所述的斜管二 (2-4)与斜管一 (2-2)和斜管三(2-6)倾斜方向相反设置;斜管一 (2-2)和竖管一(2-3)以及斜管二(2-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一(5),斜管一(2-2)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 (5)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一,所述的出水口一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一 (4);斜管二 (2-4)和竖管二 (2-5)以及斜管三(2-6)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二 (7),斜管二 (2-4)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二 (7)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二,所述的出水口二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二 (6);斜管三(2-6)和竖管三(2-7)以及下段管(2-8)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固定设置有梯形蓄水池三(9),斜管三(2-6)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三(9)相邻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口三,所述的出水口三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三(8);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5)、梯形蓄水池二 (7)以及梯形蓄水池三(9)分别通过连接管一(14)与蓄水池四(11)的上端连通,所述的蓄水池四(11)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二(15)与净水机构(1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的净水机构(12)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三(16)与蓄水池五(13)的上端连通,所述的蓄水池五(13 )的下端与坐便器进水管(3 )的下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一(5)的容量大于梯形蓄水池二(7)的容量,所述的梯形蓄水池二(7)的容量大于梯形蓄水池三(9)的容量。
【文档编号】E03C1/12GK205444341SQ20162025409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李娜
【申请人】李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