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747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对于大多处于昏迷、偏瘫、骨折或身体留置有多重管道的病人,为了做好这些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通常采用定时翻身的方法,翻身装置则是作为护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护士在为病人翻身操作时,在病人身后上身部位放置翻身装置,已达到支撑左侧卧 体位或右侧卧体位的目的,这种翻身装置通常是由楔形枕芯以及楔形枕芯内的填充物组成,楔形枕芯是由方形布片对折后,再同两端的楔形布片缝合固定而成,其不足是由于这些病人在长期卧床过程中,体质虚弱,容易出汗,用这种翻身装置与病人的后背全面接触,使得受压部位的潮气达不到有效的散发,相对透气性较差,导致产生压疮的可能性增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透气效果好的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设有枕芯以及枕芯内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设有透气支架,透气支架是由前支板、后支板、上撑板、下撑板和外支板组成,上撑板和下撑板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经外支板固定连接,前端经前支板相固定连接,后端经后支板相固定连接,使之形成楔形透气支架,上撑板和外支板表面设有透气孔,以利于透气,前支板和后支板上分别设有枕垫定位环,枕芯上设有固定带,枕芯经固定带与枕垫定位环固定连接,枕芯上设有与上撑板的透气孔相对应的透气通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透气效果好、便于清洗等优点。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枕芯I、透气支架2、前支板3、上撑板4、外支板5、枕垫定位环6、固定带7、透气孔8、透气通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I所示,一种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设有枕芯I以及枕芯内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设有透气支架2,透气支架是由前支板3、后支板、上撑板4、下撑板和外支板5组成,上撑板4和下撑板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经外支板5固定连接,前端经前支板3相固定连接,后端经后支板相固定连接,使之形成楔形透气支架2,上撑板4和外支板5表面设有透气孔8,以利于透气,前支板3和后支板上分别设有枕垫定位环6,枕芯I上设有固定带7,枕芯I经固定带7与枕垫定位环6固定连接,枕芯I上设有与上撑板4的透气孔相对应的透气通孔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枕芯I两端的固定带7穿过枕垫定位环6与透气支架2相固定,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垫在危重病人的后背,在危重长时间的侧卧过程中,由于枕芯I上设有透气通孔9,气体经外支板5和上撑板4的透气孔8穿入,经枕芯I上的透气通孔 9与病人的皮肤直接接触,达到了透气的作用,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透气效果好、便于清洗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设有枕芯以及枕芯内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设有透气支架,透气支架是由前支板、后支板、上撑板、下撑板和外支板组成,上撑板和下撑板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经外支板固定连接,前端经前支板相固定连接,后端经后支板相固定连接,使之形成楔形透气支架,上撑板和外支板表面设有透气孔,前支板和后支板上分别设有枕垫定位环,枕芯上设有固定带,枕芯经固定带与枕垫定位环固定连接,枕芯上设有与上撑板的透气孔相对应的透气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危重病人用翻身装置,设有枕芯以及枕芯内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设有透气支架,透气支架是由前支板、后支板、上撑板、下撑板和外支板组成,上撑板和下撑板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经外支板固定连接,前端经前支板相固定连接,后端经后支板相固定连接,使之形成楔形透气支架,上撑板和外支板表面设有透气孔,以利于透气,前支板和后支板上分别设有枕垫定位环,枕芯上设有固定带,枕芯经固定带与枕垫定位环固定连接,枕芯上设有与上撑板的透气孔相对应的透气通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透气效果好、便于清洗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2554331SQ2012201898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30日
发明者金凤霞, 孙成娜, 于雪芝 申请人:金凤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