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吸收性物品技术区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一次性尿布:在以长度方向的中心为轴折叠而使前侧腰身区域和后侧腰身区域重叠的状态下,将长度方向端部以及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起来。关于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的一次性尿布,由于一次性尿布的外周被接合起来,所以在使用前能够维持一次性尿布的内表面(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面)的卫生状态。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66135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66255号
实用新型内容但是,在上述的一次性尿布中存在以下问题。一般情况下,在一次性尿布的腰围开口和腿部开口处配置有用于提高腰围开口和腿部开口的贴身性的伸缩性部件。由此,一次性尿布的腰围开口和腿部开口能够通过伸缩性部件进行伸缩。在上述一次性尿布中,在以长度方向的中心为轴折叠而使一次性尿布的前侧腰身区域和后侧腰身区域重叠的状态下,一次性尿布的腰围开口和腿部开口位于一次性尿布的长度方向端部以及宽度方向两端部并被接合起来。但是,由于腿部开口和腰围开口因伸缩性部件而伸缩,所以在接合长度方向端部以及宽度方向两端部时,会产生腿部开口和腰围开口在收缩状态下被接合的情况,导致在接合部分产生褶皱和扭结,无法可靠地进行接合而产生接合不良。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接合吸收性物品的外周,在该吸收性物品中能够抑制接合不良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第I特征的主旨在于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其具有在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穿用者的内方向、以及朝向所述内方向的相反侧的外方向;和外包覆体,其与所述吸收体相比配置在所述外方向上,所述外包覆体具有:配置在所述穿用者的腹侧的腹侧部和配置在所述穿用者的后背侧的后背侧部,并以所述内方向为内侧折叠成两层而使所述腹侧部和后背侧部重叠,在所述外包覆体上设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以及所述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伸缩的伸缩区域、和接合所述腹侧部与所述后背侧部的接合区域,并且所述接合区域与所述伸缩区域隔开间隔地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I特征,由于伸缩区域与接合区域隔有间隔,所以接合区域难以受到伸缩性部件的影响,从而能够抑制褶皱和扭结等接合不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第2特征的主旨在于,所述接合区域沿着所述折叠状态下的所述外包覆体的外周端部,并与所述伸缩区域相比配置在所述外周端部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特征,能够在使用前的状态下维持包括伸缩区域在内的外包覆体整体的内表面的卫生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第3特征的主旨在于,在所述接合区域与所述伸缩区域之间形成有齿孔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3特征,使用时能够经由齿孔线使接合区域分离,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使用时用于插入腿和腰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的第4特征的主旨在于,所述伸缩区域设置在沿所述穿用者的腿部配置的腿部开口部上。本实用新型的第5特征的主旨在于,所述伸缩区域设置在沿所述穿用者的腰围配置的腰围开口部上。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接合吸收性物品的外周,在该吸收性物品中能够抑制接合不良的发生。
图1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立体图。图3是变形例I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4是变形例2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U0A吸收性物品IA 吸收性主体IB 外包覆体2表面片11 腹侧部12 后背侧部13A 前腰围伸缩性部件13B 后腰围伸缩性部件14A 前腰身伸缩性部件14B 后腰身伸缩性部件15 腿部伸缩性部件16 齿孔线
21 腰围开口部22 腿部开口部30 侧接合部R、RA接合区域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进行说明。吸收性物品10为短裤型卫生巾。吸收性物品10具有吸收性主体IA和外包覆体1B。此外,吸收性物品不限于短裤型卫生巾,也可以为尿布。吸收性主体1A,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表面片2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吸收体具有:向穿用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L、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朝向穿用者的内方向、和朝向内方向的相反侧(远离穿用者的一侧)的外方向。外包覆体IB比吸收性主体IA靠外方向配置,并且以覆盖穿用者的腰围以及腰身的方式配置。外包覆体IB具有:配置在穿用者的腹侧的腹侧部11和配置在穿用者的后背侧的后背侧部12。吸收性物品10以前后方向L上的中心为起点、以内方向为内侧地折叠成两层而使得腹侧部11和后背侧部12重叠。图1是折叠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0的俯视图。将腹侧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和后背侧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起来,由此,在吸收性物品10上形成一对侧接合部30。以这种方式,形成短裤型的卫生巾。在吸收性物品10中,形成有供穿用者的腰部插入的腰围开口部21、和分别供穿用者的腿部插入的一对腿部开口部22。表面片2与吸收体相比位于内方向(穿用者侧)。对表面片2使用无纺布或开口塑料薄膜等透液性的片等。背面片与吸收体相比配置在外方向上且与外包覆体IB相比配置在内方向上。对背面片使用不透液性的片等。由于背面片为不透液性,所以能够防止从穿用者排出并被吸收体吸收的经血等排泄物漏到外包覆体IB上。吸收体设置在表面片2及背面片之间,用于吸收来自穿用者的经血等排泄物。在吸收体中,使用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等。纸浆的基重为100 800g/m2,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基重为O 100g/m2。另外,吸收体也可以是片状的气流成网片(air laid sheet),还可以是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气流成网片。外包覆体IB具有:外包覆顶片(top sheet);外包覆底片(back sheet),其与外包覆顶片相比配置在外方向上;伸缩性部件,其以在宽度方向W和前后方向L中的至少某一方向上伸长的状态被配置。伸缩性部件具有:配置在腰围开口部21附近的腰围伸缩性部件、配置在穿用者的腰身处的腰身伸缩性部件、和配置在腿部开口部22附近的腿部伸缩性部件15。腰围伸缩性部件具有:配置在腹侧部的前腰围伸缩性部件13A、和配置在后背侧部的后腰围伸缩性部件13B。腰身伸缩性部件具有:配置在腹侧部的前腰身伸缩性部件14A和配置在后背侧部的后腰身伸缩性部件14B。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可以不具有腰身伸缩性部件。腰围伸缩性部件、腰身伸缩性部件以及腿部伸缩性部件的配置区域,成为通过伸缩性部件而在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伸缩的伸缩区域。相对于伸缩区域,将不伸缩的区域称为非伸缩区域。在外包覆体上,除上述侧接合部之外,还设有接合腹侧部和后背侧部的接合区域R0接合区域R沿着折叠状态下的外包覆体的外周端部17而形成。接合区域R与伸缩区域隔有间隔,并设置在非伸缩区域上。在附图中,标注不同的斜线来表示接合区域R和侧接合部30。由于像这样形成有接合区域R以及侧接合部30,所以吸收性物品在使用前能够维持一次性尿布的内表面(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面)的卫生状态。接合区域R只要与伸缩区域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可,但是更为优选的是,期望与伸缩区域隔开5mm以上。通过使接合区域与伸缩区域隔开5mm以上的间隔而配置,能够使接合区域更难受到伸缩性部件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褶皱和扭结等接合不良的情况。此外,接合区域R可以设在折叠状态下的外包覆体的整个外周端部17上,也可以设在折叠状态下的外包覆体的外周端部中除侧接合部以外的区域。无论哪种方式,在使用前都能够维持一次性尿布的内表面(与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一面)的卫生状态。接合区域R构成为,通过粘接剂或熔敷(热熔敷或超声波熔敷)等接合腹侧部和后背侧部而成。为了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解除接合状态,接合区域以临时固定的状态接合。临时固定的状态是指,使用者想要分开腹侧部和后背侧部而进行拉拽时,使腹侧部和后背侧部分离而形成腰围开口部和腿部开口部的状态。接合区域R与配置伸缩性部件的伸缩区域隔开间隔而配置。具体而言,与伸缩区域相比配置在外周端部侧。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使用前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包括伸缩区域在内的外包覆体整体的内表面的卫生状态。另外,在使用时,为了使腹侧部11和后背侧部12分离而进行拉拽,由此,能够解除接合区域R的腹侧部11和后背侧部12的临时固定状态。图2是接合区域的临时固定被解除后的状态。由此,形成腰围开口部21和腿部开口部22,从而能够穿用吸收性物品。此外,侧接合部构成为:其接合强度比接合区域高,并且在使用时腹侧部11和后背侧部12不会分离。〈变形例1>接下来,参照图3,对于变形例I的吸收性物品10A,着重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的不同点。图3是变形例的吸收性物品IOA的俯视图。变形例I的吸收性物品IOA的接合区域RA不是以临时固定的状态接合,而是像侧接合部那样以难以分离的状态接合。变形例I的吸收性物品IOA在接合区域与伸缩区域之间形成有齿孔线16。齿孔线16与接合区域隔开间隔地设置。接合区域RA与齿孔线16相比配置在外包覆体的外侧端部侧。使用时能够经由齿孔线使接合区域分离,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使用时用于插入腿和腰的开口。变形例2接下来,参照图4,对于变形例2的吸收性物品10B,着重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的不同点。图4是变形例2的吸收性物品IOB的俯视图。变形例2的吸收性物品IOA的接合区域RA,与变形例I的接合区域RA同样地,不是以临时固定的状态接合,而是像侧接合部那样以难以分离的状态接合。变形例2的吸收性物品IOA在接合区域与伸缩区域之间形成有齿孔线16。齿孔线16与接合区域RA相邻地设置。接合区域RA与齿孔线16相比配置在外包覆体的外侧端部侦U。使用时能够经由齿孔线使接合区域分离,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使用时用于插入腿和腰的开口。由于齿孔线与接合区域相邻,所以能够仅使接合区域RA从外包覆体上脱离。[0069]以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以及范围内能够作为修改以及变更方式进行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的目的在于例示说明,而丝毫不具有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之类的用意。例如,本实施方式的伸缩区域是配置有伸缩性部件,并通过伸缩性部件而能够伸缩地构成的区域,但也可以为其他构成。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对构成外包覆体的片材施以拉伸加工而能够伸缩地构成的区域。另外,吸收性物品10可以是如实施方式那样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也可以是开放型吸收性物品。
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 吸收体,其具有: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穿用者的内方向、以及朝向所述内方向的相反侧的外方向; 外包覆体,其与所述吸收体相比配置在所述外方向上,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覆体具有:配置在所述穿用者的腹侧的腹侧部和配置在所述穿用者的后背侧的后背侧部,并且以所述内方向为内侧折叠成两层而使所述腹侧部和所述后背侧部重叠,所述外包覆体上设有:在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伸缩的伸缩区域、和接合所述腹侧部与所述后背侧部的接合区域, 所述接合区域与所述伸缩区域隔开间隔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区域沿着所述折叠状态下的所述外包覆体的外周端部,并与所述伸缩区域相比配置在所述外周端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区域与所述伸缩区域之间,形成有齿孔线。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区域设置在沿所述穿用者的腿部配置的腿部开口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区域设置在沿所述穿用者的腰围配置的腰围开口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状态下将吸收性物品的外周接合起来,在该吸收性物品中,能够抑制接合不良的发生。吸收性物品(10)具有吸收体(1A)和外包覆体(1B)。外包覆体具有配置在穿用者的腹侧的腹侧部(11)和配置在穿用者的后背侧的后背侧部(12),并且以内方向为内侧折叠成两层而使腹侧部和后背侧部重叠。在外包覆体上设有伸缩区域、和接合腹侧部与后背侧部的接合区域(R)。接合区域与伸缩区域隔开间隔地设置。
文档编号A61F13/496GK202908950SQ20122044445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柏木政浩, 小松慎平, 加藤伸亨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