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罐拔罐器套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水罐拔罐器套装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医拔罐使用的水罐拔罐器套装。
背景技术:
[0002]水罐拔罐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将竹罐放在锅内,用电或明火加热将水或药液烧开,利用热水使竹罐内升温,形成负压,使竹罐吸附在皮肤上。这种传统方式需要将竹罐放在锅内,用电或明火加热将水或药液烧开,因此存在以下缺陷一、加热的时间比较长,病人等待时间长;二、必须有电或明火才能使用,医生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快捷。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罐拔罐器套装,无须使用电或明火就可以施行水罐拔罐治疗,加热时间极短,病人无需等待,医生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为水罐拔罐器套装,包括下部的贮罐容器、发热包、 隔板、竹罐、上部的贮液容器和启动键;发热包为遇水发热包,放置在贮罐容器底部,发热包内物质的多少与贮液容器内的水或药液的量相匹配,要足以使贮液容器的液体在两三分钟内就能加热到所需的温度;隔板放在发热包上面,用于支撑放置竹罐;贮液容器分为下壳体和上盖;贮液容器内部装有水或药液,启动键上端头安装在贮液容器的上盖上,贮液容器下壳体底部相对应于启动键下端头正下方的位置有个孔,孔用膜封住。当需要拔罐时,只需按压启动键,启动键下端头会刺破薄膜,使水或药液进入贮罐容器,将竹罐和发热包浸没。 水或药液和发热包一接触,立即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泡,2分钟左右便能将水或药液加热至 80摄氏度以上,并能保持10-15分钟持续发热,热水或热药液使竹罐内升温,形成负压,此时用镊子将竹罐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吸去罐内的水液,趁热将罐迅速吸拔于应拔部位,数个竹罐依次操作。[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为水罐拔罐器套装,包括贮罐容器、发热包、隔板、竹罐、贮液容器和液包;发热包为遇水发热包,放置在贮罐容器底部,发热包内物质的多少与贮液容器内的水或药液的量相匹配,要足以使贮液容器的液体在两三分钟内就能加热到所需的温度;隔板放在发热包上面,用于支撑放置竹罐;贮液容器分为下壳体和上盖,贮液容器内部放有液包,液包里装有水或药液。当需要拔罐时,只需打开贮液容器上盖,取出液包, 撕开,将水或药液倒入贮罐容器,将竹罐和发热包浸没。水或药液和发热包一接触,立即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泡,2分钟左右便能将水或药液加热至80摄氏度以上,并能保持10-15 分钟持续发热,热水或热药液使竹罐内升温,形成负压,此时用镊子将竹罐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吸去罐内的水液,趁热将罐迅速吸拔于应拔部位,数个竹罐依次操作。此方案中,贮液容器并不需要一定在贮罐容器上面。[0006]优选的,竹罐的长度为3-30cm,罐口内径为l_5cm,罐体壁厚为O. 05-0. 2cm。贮罐容器中竹罐的数目一般为3-20个。[0007]水罐拔罐器套装使用十分便捷,可以随时随地施行水罐拔罐治疗,且发热迅速,病人无需等待。
[0008]图1为实施例[0009]图2为实施例[0010]图3为图2中[0011]图4为实施例图5为图4中[0013]图6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1的正面示意图 B-B面的剖视图1的侧面示意图 A-A面的剖视图 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下面两个实施例中竹罐的长度为3-30cm,罐口内径为l-5cm,罐体壁厚为O. 05-0. 2cm。发热包的克重一般为30g-200g,水或药液一般为300-1000ml。贮罐容器中竹罐的数目一般为3_20个,但在说明书附图中都只画了 I个作为示意,并不表示实施例的竹罐实际数目。[0015]实施例1[0016]水罐拔罐器套装,包括下部的贮罐容器1、发热包2、隔板3、竹罐4、上部的贮液容器5和启动键6。发热包2为遇水发热包,主要成份为铝粉、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发热包 2内物质的多少与贮液容器5内的水或药液的量相匹配。发热包2放在贮罐容器I底部后, 盖上隔板3,将3-20个竹罐4排列好放在隔板3上。忙液容器5分为下壳体51和上盖52, 将启动键6安装在贮液容器5上盖上。在下壳体51底部中央有个孔511,孔511用膜封住。 往贮液容器5内加入450ml水或药液,之后将整个贮液容器5作密封处理。再将贮罐容器I 和贮液容器5装配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贮罐容器I和贮液容器5后侧用活页7活动连接, 前侧有扣紧结构8。使用时只需按压启动键6,启动键6下端头会刺破薄膜,使水或药液进入贮罐容器1,将竹罐4和发热包浸没。水或药液和发热包一接触,立即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泡,2分钟左右便能将纯水加热至80摄氏度以上,并能保持10-15分钟持续发热,热水使竹罐4内升温,形成负压。打开扣紧机构,将贮液容器5掀开,用镊子将竹罐4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竹罐4 口片刻,吸去罐内的水液,趁热将竹罐4迅速吸拔于应拔部位,令其吸牢,并留置一定时间,数个竹罐4依次操作。[0017]实施例2[0018]水罐拔罐器套装,包括下部的贮罐容器1、发热包2、隔板3、竹罐4、上部的贮液容器5和液包(为了防止线条过于杂乱,液包未在说明书附图中表示出来);发热包2为遇水发热包,放置在贮罐容器I底部,发热包2内的主要成份为铝粉、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发热包内物质的多少与贮液容器5内的水或药液的量相匹配。发热包2放在贮罐容器I底部后, 盖上隔板3,将3-20个竹罐4排列好放在隔板3上。忙液容器5分为下壳体51和上盖52, 贮液容器5内部放有液包,液包里装有水或药液。当需要拔罐时,只需打开贮液容器5的上盖52,取出液包,撕开,将水或药液倒入贮罐容器1,将竹罐4和发热包浸没。水或药液和发热包一接触,立即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泡,2分钟左右便能将水或药液加热至80摄氏度以上,并能保持10-15分钟持续发热,热水或热药液使竹罐4内升温,形成负压,此时用镊子将竹罐4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吸去罐内的水液,趁热将罐迅速吸拔于应拔部位,数个竹罐4依次操作 。
权利要求1.水罐拔罐器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的贮罐容器、发热包、隔板、竹罐、上部的贮液容器和启动键;发热包为遇水发热包,放置在贮罐容器底部,发热包内物质的多少与贮液容器内的水或药液的量相匹配;隔板放在发热包上面,用于支撑放置竹罐;贮液容器分为下壳体和上盖;贮液容器内部装有水或药液,启动键上端头安装在贮液容器的上盖上,贮液容器下壳体底部相对应于启动键下端头正下方的位置有个孔,孔用膜封住。
2.水罐拔罐器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贮罐容器、发热包、隔板、竹罐、贮液容器和液包;发热包为遇水发热包,放置在贮罐容器底部,发热包内物质的多少与贮液容器内的水或药液的量相匹配;隔板放在发热包上面,用于支撑放置竹罐;贮液容器分为下壳体和上盖,贮液容器内部放有液包,液包里装有水或药液。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任一所述的水罐拔罐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罐的长度为3-30cm,罐口内径为l-5cm,罐体壁厚为O. 05-0. 2cm。
4.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任一所述的水罐拔罐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罐的数目为3-20个。
5.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任一所述的水罐拔罐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包重量范围为30g-200g ;所述水或药液为300-1000ml。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医拔罐使用的水罐拔罐器套装,包括下部的贮罐容器、发热包、隔板、竹罐、上部的贮液容器和启动键;发热包为遇水发热包,放置在贮罐容器底部,发热包内物质的多少与贮液容器内的水或药液的量相匹配;隔板放在发热包上面,用于支撑放置竹罐;贮液容器分为下壳体和上盖;贮液容器内部装有水或药液,启动键上端头安装在贮液容器的上盖上,贮液容器下壳体底部相对应于启动键下端头正下方的位置有个孔,孔用膜封住。水罐拔罐器套装使用十分便捷,可以随时随地施行水罐拔罐治疗,且发热迅速,病人无需等待。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822241SQ20122048179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王琪, 王敏 申请人:上海润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