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34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新型负压引流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卫生器械,尤其是一种新型负压引流器,该引流器具有操作方便、引流效果好、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等特点。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乳腺癌术后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在体内停留时间久了会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皮下积液会影响切口愈合,并且易诱发感染,导致皮瓣坏死,推迟了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皮下积液发生的可能原因有术后出血引起的、淋巴液漏出或组织水肿,炎症渗出引起的、未经引流或者引流管不畅引起的。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负压引流器。[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负压引流器,包括液囊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前端设有留置管,所述留置管内侧呈反向的凹形结构, 所述留置管凹形结构的底部呈弧形,在所述留置管的表面环绕设有若干引流孔,在所述留置管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引流孔均匀分布在加强筋两侧,在所述液囊上设有橡胶塞,在所述液囊的底部设有木塞,在所述引流管内设有单向出气阀。[0005]所述引流管呈Y形结构。[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0007]I、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0008]2、引流效果好、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0009]3、有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0010]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留置管的截面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留置管内侧面结构示意图。[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留置管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001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囊I和引流管2,其中,在引流管2的前端安装有留置管3,上述留置管3的内侧呈反向的凹形结构,留置管3凹形结构底部呈弧形,与人体生理结构弧度相符,在留置管3的外表面环绕开有若干引流孔4,在留置管3上有加强筋8,有效的加强结合面的强度,避免扯断,在引流管2内设有单向出气阀7,单向出气阀7能有效确保液体从留置管3流向液囊1,有效地防止液体回流,在液囊I的上方固定有橡胶塞5,在液囊I 的底部安装有木塞6,引流管2成Y形结构,有利于两侧同时引流。[0016]临床操作时,将留置管3置于患者的体内乳腺或者甲状腺积液的部位,使留置管3 内侧的凹形结构贴于引流处,然后将外置部分固定住,固定完毕后,拔掉木塞6,用手捏挤液囊1,将液囊I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固定好木塞6,由于液囊I已成负压状态,此时单向出气阀7开启,患者体内的积液能有效地排入液囊I中,排完后打开木塞6,可将液囊I内的积液排出,然后再固定好木塞6,如此重复操作直至将患者体内的积液排净为止,操作完成后固定好木塞6,将留置管3从患者体内取出,用注射器通过橡胶塞5向液囊I中注射消毒液,进行充分消毒后,拔掉木塞6将消毒后液体排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负压引流器,包括液囊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前端设有留置管,所述留置管内侧呈反向的凹形结构,所述留置管凹形结构的底部呈弧形,在所述留置管的表面环绕设有若干引流孔,在所述留置管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引流孔均匀分布在加强筋两侦U,在所述液囊上设有橡胶塞,在所述液囊的底部设有木塞,在所述引流管内设有单向出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呈Y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卫生器械,尤其是一种新型负压引流器,包括液囊和引流管,其中,引流管前端设有留置管,留置管内侧呈反向的凹形结构,留置管凹形结构的底部呈弧形,在留置管的表面环绕设有若干引流孔,在留置管上设有加强筋,引流孔均匀分布在加强筋两侧,在液囊上设有橡胶塞,在液囊的底部设有木塞,在引流管内设有单向出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引流效果好、提高患者恢复效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2802478SQ2012205010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坤, 时培军 申请人:刘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