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抗菌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卫生巾。
背景技术:
根据研究表明,经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细菌大肆孳生的“培养基”,而积存在卫生巾上的经血使会阴部湿度大大提高,透气性变差,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而普通卫生巾在连续使用两小时后,表层细菌总数可达107cfU/cm2,芯层是表层的十几倍。一些特殊职位的女性或者在夜间的时候,根本无法做到两小时就更换一次卫生巾,女性的健康情况令人担忧。随着抗菌市场的发展,抗菌型卫生巾、护垫在市面上已经层出不穷,这些抗菌型产品大多采用喷洒液体抗菌剂来达到抗菌的目的,但是喷洒过程中由于损失大,污染生产环境,而且所添加的液体制剂化学成分,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人的体质不同,可能会有过敏现象产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更加安全的,具有抗菌功的卫生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卫生巾,该卫生巾包括主体和护翼,其中主体自上至下包括透液性顶层、抗菌芯片、吸收芯和不透液性底层,抗菌芯片包括上隔离层,下隔离层和均匀撒布在上下隔离层间的抗菌层。由于抗菌芯片置于透液性表层与吸收芯之间,避免了抗菌层与使用者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引起的刺激、过敏等不适,提闻了广品的安全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抗菌层包括绒毛浆和抗菌粉,抗菌粉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壳聚糖、赋形剂和PH调节剂,所述抗菌粉经湿法制粒成颗粒状固体,使卫生巾具有抗菌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抗菌芯片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中央区域,该抗菌芯片的面积小于吸收芯的面积,使用时抗菌芯片能够直接对应于使用者的私部,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减少了抗菌芯片用量,节约了成本。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抗菌芯片上设置导流层,导流层设置于抗菌芯片正上方,面积小于所述抗菌芯片的面积,可以使抗菌芯片更加充分的发挥抗菌作用。优选的,透液性顶层设有透液孔,该透液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沿所述主体长度方向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透液孔分布区域距离主体长边> 10mm。优选的,透液孔沿主体长度方向非均匀分布,所述透液孔较多的分布在主体的中央区域。
优选的,分布在所述主体靠近中央区域的透液孔的直径较大。以上优选方案能够快速将体液吸收并传导至抗菌芯片,充分与抗菌芯片接触,更快的发挥抗菌芯片的功效。优选的,卫生巾主体上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间距大于所述导流层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抗菌芯片的宽度,导流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流层的长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固定抗菌芯片和导流层,防止移位,保证牢固的整体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的正面示意图[0017]1.透液性顶层2.导流层3.上隔尚层[0018]4.抗菌层5.下隔尚层6.吸收芯[0019]7.不透液性底层8.透液孔9.导流槽[0020]10.抗菌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和边翼,其中主体包括透液性顶层1、导流层2、吸收芯6和不透液性底层7,透液性顶层I与吸收芯6之间有抗菌芯片10。卫生巾主体上设置有导流槽9、透液孔8。所述抗菌芯片10由上隔离层3、下隔离层5,和设置在上隔离层3和下隔离层5之间的抗菌层4构成。抗菌层4包括绒毛浆和抗菌粉,所述抗菌粉主要由茶多酚、壳聚糖、赋形剂、PH调节剂组成,所述抗菌粉经湿法制粒成颗粒状固体。
如图2所示,抗菌芯片10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中央区域,抗菌芯片10的面积小于吸收芯6的面积。使用时抗菌芯片10能够直接对应于使用者的私部,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减少了抗菌芯片10的用量,节约了成本。如图2所示,抗菌芯片10上设置导流层2,导流层2设置于抗菌芯片正上方,导流层2的面积小于所述抗菌芯片10的面积,使抗菌芯片更加充分的发挥作用。如
图1所示,所述透液性顶层I设有透液孔8,透液孔8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透液孔8沿长度方向呈矩形阵列分布,透液孔8分布区域距离主体较长边的距离为IOmm 20mm;透液孔8沿主体长度方向非均匀分布,透液孔8较多的分布在主体的中央区域;分布在主体靠近中央区域的透液孔8的直径较大。这样能够使液体快速通过透液性顶层I通过导流层2传至抗菌芯片10,从而使液体充分与抗菌芯片10接触,更快速的发挥抗菌芯片10的功效。如图2所示,卫生巾主体上设置有导流槽9,所述导流槽9的间距大于所述导流层2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抗菌芯片10的宽度,所述导流槽9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流层的长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固定抗菌芯片10和导流层2,防止移位,保证牢固的整体性。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卫生巾,包括主体和护翼,主体自上至下包括透液性顶层、吸收芯和不透液性底层,其特征在于透液性顶层与吸收芯之间设有抗菌芯片;所述抗菌芯片包括上隔离层,下隔离层和均匀撒布在上下隔离层间的抗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包括绒毛浆和抗菌粉,所述的抗菌粉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壳聚糖、赋形剂和PH调节剂,所述抗菌粉经湿法制粒成颗粒状固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芯片呈长条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中央区域,所述抗菌芯片的面积小于所述吸收芯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菌芯片上设置导流层,所述导流层设置于抗菌芯片正上方,面积小于所述抗菌芯片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液性顶层设有透液孔,所述透液孔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孔,沿所述主体长度方向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透液孔分布区域距离主体较长边彡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液孔沿主体长度方向非均匀分布,所述透液孔较多的分布在主体的中央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分布在所述主体靠近中央区域的透液孔的直径较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抗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卫生巾主体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间距大于所述导流层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抗菌芯片的宽度,所述导流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流层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巾,包括主体和边翼,其中主体包括透液性顶层、导流层、吸收芯和不透液性底层,透液性顶层与吸收芯之间设置有抗菌芯片,抗菌芯片包括上隔离层、下隔离层和抗菌粉层。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卫生巾使用期间有效抑菌,保护使用者的健康,同时还避免了抗菌粉与使用者皮肤的直接接触和抗菌粉大量使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A61F13/15GK202859469SQ2012205319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韩海星, 陈奎, 张巍 申请人:天津市中科健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