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45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是一种人体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一种医疗器械。它是利用高压放电产生冲击波并通过反射缸汇聚,再经液体介质,包括反射缸内的水及人体内的体液传导到达结石部位而对结石产生冲击达到粉碎结石,进而排出体外的目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结石攻击、粉碎是核心环节。高压放电产生的冲击波经反射缸反射,通过套在反射缸口部皮囊形成的液体腔,皮囊表面且贴合人体进而汇聚于结石上。原先灌入反射缸与皮囊中液体(水)后,会在皮囊内壁产生大量气泡,灌满稍后液体腔内就会有气体,必须通过医疗人员多次操作把气体排出,最后达到碎石过程中冲击波路径无空气夹层的基本要求。这样就使得体外碎石治疗操作繁杂,需时长,稍有排气不尽直接制造碎石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一排气箱顶部设有两个小孔,一小孔通过管子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皮囊的出气管连接;另一小孔通过三通接头与一抽气泵连接,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该第二电磁阀为常开状态。同时启动第一、第二电磁阀、抽气泵,皮囊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引入排气箱内,全部被排空。所述排气箱的侧面设有溢水口。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I)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2)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3)采用低电压24V器件,符合医疗器械的安全指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皮囊;2—第一电磁阀;3—排气箱;4一三通接头;5—第二电磁阀;6—抽气泵;7一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一排气箱3顶部设有两个小孔,一小孔通过管子连接第一电磁阀2,第一电磁阀2与皮囊I的出气管连接;另一小孔通过三通接头4与一抽气泵6连接,三通接头4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5,该第二电磁阀5为常开状态。同时启动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5、抽气泵6,此时第一电磁阀2接通,第二电磁阀5断开,抽气泵6抽气,直到皮囊I内的液体(水)流入排气箱3,此刻闭合第一电磁阀2、抽气泵6、第二电磁阀5完成一次排气。所述排气箱3的侧面设有溢水口 7。·
权利要求1.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排气箱顶部设有两个小孔,一小孔通过管子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皮囊的出气管连接;另一小孔通过三通接头与一抽气泵连接,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箱的侧面设有溢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反射缸皮囊气体排空装置,一排气箱顶部设有两个小孔,一小孔通过管子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与皮囊的出气管连接;另一小孔通过三通接头与一抽气泵连接,三通接头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
文档编号A61B17/225GK202875435SQ20122059758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孔庆园 申请人:上海卡姆南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