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225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缓解抑郁、失眠焦虑等疾病的刺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治疗抑郁和失眠的仪器(例如经颅微电流刺激器)。公知的经颅微电流刺激器是由恒定电流发生器和两个耳夹电极连接而成。将两个耳夹电极夹于左右耳垂,人手控制恒定电流发生器,当恒定电流发生器工作时,耳夹电极输出特殊波形的生物电刺激(SCS脑部电医学治疗仪,刺激通道数为I导;刺激主频为0.5Hz ;刺激电流强度为10 500 μ A可调节;波形是双极性、非对称长方波,50%占空比,零净电流;刺激时间为20分钟/60分钟可选),促进大脑的脑电波恢复正常,改善脑内各种神经介质的释放(内啡肽、5-ΗΤ等),抑制应激激素的释放。然而,目前治疗抑郁和失眠的仪器都是单纯的靠经颅微电流刺激或者用电流刺激一些对失眠等症状起作用的穴位来达到想要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比较单一,因而所起的作用也不是很明显,要靠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的不间断治疗,才能达到比较显著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其能解决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其包括主控芯片,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控制键、显示屏、电流刺激单元和电脉冲刺激单元;所述电流刺激单元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恒定电流发生器和一与恒定电流发生器电性连接的耳夹电极;所述电脉冲刺激单元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电脉冲发生电路和一与电脉冲发生电路电性连接的腕带刺激器。优选的,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器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正相侧加法器和一与正相侧加法器连接的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与耳夹电极连接。优选的,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器通过两条导线分别与两个耳夹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微电流刺激和电脉冲刺激两种方式结合,从而有效改变人体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失眠、抑郁、焦虑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的操作流程图。[0012]附图标记:1、控制键;2、显示屏;3、主控芯片;4、电脉冲发生电路;5、腕带刺激器;
6、正相侧加法器;7、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8、耳夹电极;10、电脉冲刺激单元;20、电流刺激单元;30、恒定电流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其包括主控芯片3,分别与主控芯片3连接的控制键1、显示屏2、电流刺激单元20和电脉冲刺激单元10。所述电流刺激单元20包括一与主控芯片3连接的恒定电流发生器30和一与恒定电流发生器30电性连接的耳夹电极8 ;所述电脉冲刺激单元10包括一与主控芯片3连接的电脉冲发生电路4和一与电脉冲发生电路4电性连接的腕带刺激器5。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器30包括一与主控芯片3连接的正相侧加法器6和一与正相侧加法器6连接的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7,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7与耳夹电极8连接。本实施例的恒定电流发生器30通过两条导线分别与两个耳夹电极8连接。主控芯片3可以对电脉冲和微电流实行时间、功能和强度控制。当手动开启电源开关时,主控芯片3开始控制电脉冲发生电路4产生一定频率和强度的电脉冲,通过腕带刺激器5来刺激人体睡眠黄金三角区(即大陵穴,内关穴,和神门穴,这三个穴位),从而达到助眠的作用;与此同时,主控芯片3控制电流刺激单元20产生特定波形的生物电刺激,从而改变人体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失眠、抑郁、焦虑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具体的,主控芯片3采用C8051F040芯片,通过控制键I控制微电流刺激的电流大小、刺激时间。恒定电流发生器30采用一个正相侧加法器6连接主控芯片3的数字-模拟转换器DACO输出,将数字-模拟转换器的电压输出变为双极性电压输出,再连接一个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7产生恒定双极性电流,电流的单位波形、频率、幅度及作用时间由主控芯片3控制。恒定电流发生器30输出通过两条导线与两个耳夹电极8相连,使用时左右耳垂各夹一个耳夹电极8。如图2所示,主控芯片3启动后,功能控制键默认选择为仅有微电流刺激模式,再次按功能控制键,可以选择仅进行腕带电脉冲刺激,再次按功能控制键,则实现微电流刺激和腕带电脉冲双重刺激;刺激时间默认为20分钟,再次按下时间控制键,可以调整为60分钟的刺激时间。强度控制键可以实现刺激强度在一档至五档,这五个档位之间的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控制键、显示屏、电流刺激单元和电脉冲刺激单元;所述电流刺激单元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恒定电流发生器和一与恒定电流发生器电性连接的耳夹电极;所述电脉冲刺激单元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电脉冲发生电路和一与电脉冲发生电路电性连接的腕带刺激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器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正相侧加法器和一与正相侧加法器连接的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双运放压控恒流源电路与耳夹电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器通过两条导线分别与两个耳夹电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微电流和电脉冲的双功能刺激器,其包括主控芯片,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控制键、显示屏、电流刺激单元和电脉冲刺激单元;所述电流刺激单元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恒定电流发生器和一与恒定电流发生器电性连接的耳夹电极;所述电脉冲刺激单元包括一与主控芯片连接的电脉冲发生电路和一与电脉冲发生电路电性连接的腕带刺激器。采用微电流刺激和电脉冲刺激两种方式结合,从而有效改变人体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失眠、抑郁、焦虑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N1/36GK202933389SQ20122071232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效明, 冯晓明, 崔海龙, 陈愿君, 叶丙刚 申请人:广州绿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