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56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
背景技术
有研究表明,至2008年我国糖尿病总体患病率已达9.7%左右。中国糖尿病人群数量占据全球的1/3。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1998年 2006年中国糖尿病(DiabCare-China)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中仅26.8%血糖控制理想(HbAlc ( 6.5%),而73.2%的患者血糖控制未能达标(HbAlc>6.5%),HbAlc>8%的患者更高达28.3% ;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如存在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对皮下脂肪增生认识贫乏、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针头等均可影响血糖的控制。为了规范胰岛素注射技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于今年8月14日,正式颁布了首部《中国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将每年的11月7日定为“糖尿病规范注射日”。《指南》要求注射部位要轮流更换,不能重复在一个注射点上,两针之间相距Icm以上。腹部是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之一,而且药物起效快,是含有短效成分的胰岛素的首选部位,且该部位病人容易操作。但因为腹部范围较大,如用目测找注射点是有困难的。目前有些公司制作的注射卡,只是标出注射顺序,缺少具体定点位置。如何设计出一种由点线面结合进行定位,且有助于准确方便找到注射点的产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胰岛素注射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手型膜套、若干个定位点块、两根距离杆和一个定位圈,每根距离杆分别与每个手型膜套的食指和大拇指固定连接,一个定位圈设置于两根距离杆之间且与两根距离杆固定连接,定位圈的横截面为圆形,定位圈与水平面平行的直径穿过两个手型膜套的大拇指,若干个定位点块分别均匀固定于两个手型膜套上。所述每个手型膜套上的定位点块个数相同为二十一个,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定位点块均布于食指外侧,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定位点块均布于食指和中指之间,所述第七、第八和第九个定位点块均布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所述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个定位点块均布于无名指和小姆指之间,第十三至第二十一个定位点块均布于手背上。所述手型膜套的食指和大拇指之间呈90°。[0010]本实用新型手型膜套的食指和大拇指之间呈90°。定位圈套在肚脐上,两根距离杆之间可以定位腹中线,两根距离杆是食指的接触点,手背部是胰岛素的注射区。手指区选手指每个关节段为注射点,且选在指缝间。手掌部依次有至少相距I公分以上的12个点。本实用新型运用使用频率较高的手的形状及肚脐、腹中线三个定位点由点线面结合进行定位,且注射点定在手指缝间,定位点块有助于准确方便找到注射点。本实用新型是帮助新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较快的掌握胰岛素腹部注射的具体位置,使年老、认知能力差的患者正确找到注射点,提高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而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记住每次注射点的序号,每次选择的注射点要轮换,前一个注射点与后一个注射点相距至少I公分,每次注射前要检查注射部位有否红肿、硬结并避开。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手型膜套1、若干个定位点块2、两根距离杆3和一个定位圈4,所述两个手型膜套I为模仿普通人的手做成的形状,每根距离杆3分别与每个手型膜套I的食指和大拇指固定连接,一个定位圈4设置于两根距离杆3之间且与两根距离杆3固定连接,定位圈4的横截面为圆形,定位圈4与水平面平行的直径穿过两个手型膜套I的大拇指,若干个定位点块2分别均匀固定于两个手型膜套I上。所述每个手型膜套I上的定位点块2个数相同为二十一个,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定位点块2均布于食指外侧,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定位点块2均布于食指和中指之间,所述第七、第八和第九个定位点块2均布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所述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个定位点块2均布于无名指和小姆指之间,第十三至第二十一个定位点块2均布于手背上。所述手型膜套I的食指和大拇指之间呈90°。所述两个手型膜套1、若干个定位点块2、两根距离杆3和一个定位圈4采用软性材料。采用软性材料使本实施例适用于各位人群。所述软性材料为塑料。本实用新型手型膜套I的食指和大拇指之间呈90°。定位圈4套在肚脐上,两根距离杆3之间可以定位腹中线,两根距离杆3是食指的接触点,手背部是胰岛素的注射区。手指区选手指每个关节段为注射点,且选在指缝间。手掌部依次有至少相距I公分以上的12个点。本实用新型运用使用频率较高的手的形状及肚脐、腹中线三个定位点由点线面结合进行定位,且注射点定在手指缝间,定位点块2有助于准确方便找到注射点。本实用新型是帮助新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较快的掌握胰岛素腹部注射的具体位置,使年老、认知能力差的患者正确找到注射点,提高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而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记住每次注射点的序号,每次选择的注射点要轮换,前一个注射点与后一个注射点相距至少I公分,每次注射前要检查注射部位有否红肿、硬结并避开。
权利要求1.一种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像对称的两个手型膜套、若干个定位点块、两根距离杆和一个定位圈,每根距离杆分别与每个手型膜套的食指和大拇指固定连接,一个定位圈设置于两根距离杆之间且与两根距离杆固定连接,定位圈的横截面为圆形,定位圈与水平面平行的直径穿过两个手型膜套的大拇指,若干个定位点块分别均匀固定于两个手型膜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手型膜套上的定位点块个数相同为二十一个,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定位点块均布于食指外侧,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定位点块均布于食指和中指之间,所述第七、第八和第九个定位点块均布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所述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个定位点块均布于无名指和小姆指之间,第十三至第二十一个定位点块均布于手背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型膜套的食指和大拇指之间呈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手型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轮换卡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每根距离杆分别与每个手型膜套的食指和大拇指固定连接,一个定位圈设置于两根距离杆之间且与两根距离杆固定连接,定位圈的横截面为圆形,定位圈与水平面平行的直径穿过两个手型膜套的大拇指,若干个定位点块分别均匀固定于两个手型膜套上。本实用新型是帮助新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较快的掌握胰岛素腹部注射的具体位置,使年老、认知能力差的患者正确找到注射点,提高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而发挥作用。
文档编号A61M5/42GK203029749SQ20122074098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鸣明, 龚碧波, 杨东平 申请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