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压止血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69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加压止血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敷料,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止血敷料。
背景技术
止血是伤口愈合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用于止血的产品,使用的多为生物材料,如甲壳素类、纤维蛋白类等。然而,目前在医院中应用最广泛的止血方式仍然是纱布加压止血,即用纱布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然后由医护人员按压出血点,直到止血为止,有时甚至达到24小时。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耗时、耗力,医护人员会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去按压出血点。鉴于加压止血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市场上也出现了加压止血绷带类的产品。这种产品虽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医护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但绷带包扎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护人员的经验,如果包扎不好,绷带也有滑脱的风险。而且,很多伤口部位也不适合用绷带包扎。因此,需要更有效便捷的止血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止血敷料,该止血敷料能够自体产生压力,并且在不需要施加外部作用的情况下保持压力和粘贴在出血点周围,从而方便有效地起到止血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加压止血敷料,该自加压止血敷料包括:背衬层;可膨胀 吸收层,其固定在背衬层一个表面上;粘胶层,其粘附在背衬层的固定有可膨胀吸收层的表面上,至少覆盖背衬层的周边部分;和任选的离型层,其至少覆盖位于背衬层周边部分上的粘胶层。在本实用新型中,可膨胀吸收层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固定在背衬层上,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粘胶剂粘附在背衬层上,缝合在背衬层上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可膨胀吸收层是遇水自膨胀的吸收垫。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膨胀吸收层由吸收垫和介于吸收垫和背衬层之间的气囊组成。当使用气囊时,在吸收垫和气囊之间可以具有粘合层。气囊上可以具有可锁定的充气口,并且自加压止血敷料可以包括用于给气囊充气的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方案中,自加压止血敷料还可以包括位于可膨胀吸收层的与背衬层相反一侧上的隔离层,该隔离层可以由多孔聚合物薄膜组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背衬层周边部分上的粘胶层用于将敷料粘贴在出血点周围的皮肤上。背衬层周边部分可以不被可膨胀吸收层覆盖,也可以部分地被可膨胀吸收层覆盖,只要在背衬层周边部分上的粘胶层能够产生足够的粘附力即可。优选背衬层周边部分不被可膨胀吸收层覆盖,从而在粘贴在皮肤上时可将可膨胀吸收层完全密封。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将自加压止血敷料粘贴在出血点周围的皮肤上时,由于自膨胀吸收层遇到伤口渗液中的水而自行膨胀,或者通过充气的装置向气囊内充气然后锁定气囊,可膨胀吸收层体积膨胀。膨胀的可膨胀吸收层受到背衬的束缚,产生向下的压力。由于敷料粘贴在出血点周围的皮肤上,这种向下的压力能够长时间保持,无需任何外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加压止血敷料能够便捷地有效发挥止血作用。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自加压止血敷料结构的示意图。图1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_背衬层;2_粘胶层;3_吸收垫;4_隔离层;5_离型层;6-气囊;7_连接管;8_加压装置;9_锁定装置;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自加压止血敷料结构的示意图。图2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_背衬层;2_粘胶层;3_自膨胀吸收垫;4_隔离层;5-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包括:背衬层;粘胶层;可膨胀吸收层;离型层;以及任选的隔离层。下面,详细描述每一层的具体构造和组成。背衬层对于背衬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选自棉布、无纺布、聚合物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材料。为提供足够的下压力,同时又保证敷料的舒适性,背衬层材料优选为具有适当可伸展性和适当永久变形性的材料,优选可伸展性为0.1-25N.cnT1、永久变形小于25%的材料。粘胶层·背衬上涂有医用级胶粘剂,可以是丙烯酸粘胶、橡胶基粘胶等,应满足GB/T16886.1对生物相容性的规定,无不可接受的生物学危害。同时,为粘贴牢靠,胶带的持粘性应不超过2.5mm,剥离强度应不小于1.0N.cnT1。可膨胀吸收层(自加压层)可膨胀吸收层在膨胀后可以对伤口提供持续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可膨胀吸收层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选用遇水自膨胀的吸收垫。该自膨胀吸收垫由遇到伤口渗液中的水会自行膨胀的材料制成。这样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可自膨胀的无纺布、泡棉、凝胶等,其中的可遇水膨胀的化学成分包括:天然、半合成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如多糖类高分子和蛋白质或多肽类高分子,纤维素类,丙烯酸类聚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基甲基醚等。目前已有可商购的产品,作为其代表,可以举出英国technical absorbent公司的SAF:1i102/52/10做成的吸收垫产品等。另一种方式是在背衬/粘胶层和吸收垫之间设计一个气囊,通过充气装置向气囊内充气,然后锁定装置锁住气体。气囊充气后膨胀,由于背衬的作用,产生向下的压力。吸收垫吸收垫能够适当吸收血液和伤口的渗液。一般选用针刺无纺布,材料多为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的一种或几种共混物,如粘胶纤维、木浆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克重优选30-500克/平方米,更优选40-450克/平方米,最优选50-400克/平方米。也可以采用泡棉,材料多为PVA、聚氨酯等,克重优选30-500克/平方米,更优选40-450克/平方米,最优选50-400克/平方米。吸收垫还可以选用自膨胀材料,同时发挥自加压层和吸收层的作用(自加压层的第二种加压方式)。自膨胀材料的实例与自膨胀吸收垫中的相同。隔离层隔离层能够避免伤口与吸收层粘连,便于敷料从伤口上去除。一般选用多孔聚合物薄膜,材料多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等,克重优选5-50克/平方米,更优选6-45克/平方米,最优选7-40克/平方米。形成孔洞的方式没有限制,一般采用机械打孔、热打孔、激光打孔,或采用纤维编制的方式直接形成多孔膜。隔离层可以与吸收层以一体的形式提供,作为其实例,可以举出Del star公司的X550NAT-E型隔离膜、亿龙涂布的WF250GSM产品
等ο离型层离型层与粘胶层接触,即在粘胶层的与背衬层相反的表面上接触,能够起到保护粘胶层的作用。在使用时,将离型层剥离,将粘胶层附着于需要使用该敷料的部位。离型层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任何类型。可用作离型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纸、层压纸、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等,优选对它们涂布硅树脂。其他层 本实用新型的自加压止血敷料还可以具有其他层,例如在吸收垫和气囊之间的粘合层,在可膨胀吸收层和粘 胶层之间的强化材料层等。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以在自加压止血敷料中增加更多的功能层。自加压止血敷料的形状和大小自加压止血敷料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要处理的出血部位而定。为了保证足够的粘附力,粘胶层必须有足够的位于边缘的部分没有被可膨胀吸收层或其他层(离型层除外)覆盖。举例来说,对于带有气囊的设计,各层的尺寸大小顺序可以为背衬/粘胶层>吸收/隔离层> 自加压层(气囊),每层之间尺寸至少相差0.5cm ;对于自膨胀吸收垫设计,只要保证背衬/粘胶层>吸收/隔离层,且至少相差0.5cm即可。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布置背衬层1、粘胶层2、吸收垫3、隔离层4、离型层5和气囊6。气囊6通过连接管7与加压装置8相连,在加压装置8的前端可以设计一个旋钮9,当气囊中的气体充到一定程度时,旋紧旋钮9,气体被锁住,气囊就可以持续不断地给伤口提供压力了。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材料见下表I。表1.实施例1中使用的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加压止血敷料,所述自加压止血敷料包括: 背衬层; 可膨胀吸收层,其固定在背衬层一个表面上; 粘胶层,其粘附在背衬层的固定有可膨胀吸收层的表面上,至少覆盖背衬层的周边部分;和 任选的离型层,其至少覆盖位于背衬层周边部分上的粘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可膨胀吸收层通过粘胶剂粘附在所述背衬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可膨胀吸收层缝合在所述背衬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可膨胀吸收层是遇水自膨胀的吸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可膨胀吸收层由吸收垫和介于吸收垫和背衬层之间的气囊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在所述吸收垫和气囊之间具有粘合层。
7.根 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吸收垫是遇水自膨胀的吸收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气囊具有可锁定的充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自加压止血敷料还包括用于给气囊充气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自加压止血敷料还包括位于可膨胀吸收层的与背衬层相反一侧上的隔离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隔离层是多孔聚合物薄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其中所述背衬层的周边部分没有被可膨胀吸收层覆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加压止血敷料,该自加压止血敷料包括背衬层;可膨胀吸收层,其固定在背衬层一个表面上;粘胶层,其粘附在背衬层的固定有可膨胀吸收层的表面上,至少覆盖背衬层的周边部分;和任选的离型层,其至少覆盖位于背衬层周边部分上的粘胶层。本实用新型的自加压止血敷料可以对伤口提供持续的压力,而无需任何外力,从而能够便捷地有效发挥止血作用。
文档编号A61F13/15GK203107438SQ2012207459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范婷, 刘恺鹏, 龚祖光, 刘钧钪, 刘杰 申请人: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医用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