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牵引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970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腰椎牵引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牵引治疗器械,属于医疗辅助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腰椎疾病是骨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牵引疗法以安全、无痛、有效得到广泛的应用。牵引疗法不仅可以使突出物还纳,还有利于小关节紊乱纠正复位,并使椎间孔恢复正常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使用牵引床治疗腰椎疾病尤为多见,治疗时,人躺在上面,将胸带固定在挂环上,搭肩搭在人肩窝处,将腹带固定在尾部牵引杆即可牵引腰椎。此种诊疗方式腹带拖动诊疗人员的肉皮,牵引用力通过肉皮传递至腰椎处,牵引效果较差,不利于病人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牵引支架,该腰椎牵引支架结构新颖,对腰椎牵引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腰椎牵引支架,包括椭圆形筒和梯子,梯子由竖立梯和倾斜梯两部分构成;竖立梯位于椭圆形筒外侧,由椭圆形筒顶端延伸至底端;倾斜梯位于椭圆形筒内侧,由椭圆形筒顶端延伸至底部;所述椭圆形筒上端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凹陷区,凹陷区上插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竖立梯和倾斜梯在椭圆形筒上端连成一体。优选的,所述椭圆形筒高150厘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种腰椎牵引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时诊疗人员通过竖立梯和倾斜梯进入椭圆形筒内,将肩窝搭在海绵垫上,肢体自然下垂,此时诊疗人员通过自身的重力对腰椎各关节进行有效牵引,牵引效果好,使用舒适。

图1是腰椎牵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腰椎牵引支架,包括椭圆形筒I和梯子,梯子由竖立梯2和倾斜梯3两部分构成,竖立梯2和倾斜梯3在椭圆形筒I上端连成一体。竖立梯2位于椭圆形筒I外侧,由椭圆形筒I顶端延伸至底端。倾斜梯3位于椭圆形筒I内侧,由椭圆形筒I顶端延伸至底部。所述椭圆形筒I高150厘米,椭圆形筒I上端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凹陷区,凹陷区上插有海绵垫4。此种腰椎牵引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时诊疗人员通过竖立梯和倾斜梯进入椭圆形筒内,将肩窝搭在海绵垫上,肢体自然下垂,此时诊疗人员通过自身的重力对腰椎各关节进行有效牵引,牵引效果好,使用舒适。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腰椎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椭圆形筒和梯子,梯子由竖立梯和倾斜梯两部分构成;竖立梯位于椭圆形筒外侧,由椭圆形筒顶端延伸至底端;倾斜梯位于椭圆形筒内侧,由椭圆形筒顶端延伸至底部;所述椭圆形筒上端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凹陷区,凹陷区上插有海绵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梯和倾斜梯在椭圆形筒上端连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筒高150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腰椎牵引支架,其包括椭圆形筒和梯子,梯子由竖立梯和倾斜梯两部分构成,竖立梯和倾斜梯在椭圆形筒上端连成一体。竖立梯位于椭圆形筒外侧,由椭圆形筒顶端延伸至底端。倾斜梯位于椭圆形筒内侧,由椭圆形筒顶端延伸至底部。所述椭圆形筒上端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凹陷区,凹陷区上插有海绵垫。此种腰椎牵引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时诊疗人员通过竖立梯和倾斜梯进入椭圆形筒内,将肩窝搭在海绵垫上,肢体自然下垂,此时诊疗人员通过自身的重力对腰椎各关节进行有效牵引,牵引效果好,使用舒适。
文档编号A61H1/02GK202961081SQ2012207497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毛成刚, 薛文婷, 李自普, 王珏儒, 岳康 申请人:毛成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