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曝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窥镜装置和自动曝光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24903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自动曝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窥镜装置和自动曝光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包括:图像取得部,其取得由接受照射被摄体(10)的光的反射光的摄像光学系统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包含被摄体的像的图像;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其取得表示对该图像进行摄像时的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的视场角信息;以及自动曝光控制部(320),其根据所取得的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
【专利说明】自动曝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窥镜装置和自动曝光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自动曝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窥镜装置和自动曝光控制方法等。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广泛使用对体腔内的组织照射照明光、并使用根据它们的反射光生成的图像信号进行诊断和处置的内窥镜装置。在作为摄像装置的内窥镜装置中,在插入部的前端设有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以及以光学方式在摄像元件中形成被摄体像的物镜。内窥镜的物镜一般使用宽视野的物镜,以防止病变部的漏看。例如,在通常的内窥镜中,视野角为140°左右。
[0003]并且,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物镜:为了观察被摄体的更宽的范围,能够在观察前方的被摄体的同时进行侧方的被摄体的观察。
[0004]为了使用这些摄像光学系统取得适于观察的明亮度的被摄体像,在内窥镜装置中搭载有自动调节照明光量的功能(即调光功能)。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9792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46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进而,假设将上述能够观察前方和侧方的被摄体的物镜应用于具有调光功能的内窥镜装置。该情况下,上述调光功能是假定了具有通常视场角的内窥镜来设计的,根据前方视野中的像素值发挥功能。因此,存在在侧方视野中无法适当控制光量、无法充分活用折角的宽视野的课题。
[0011]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根据所连接的内窥镜来切换手动/自动调光的手法。但是,在该手法中,由于仅切换手动调光和自动调光,所以,未能解决在侧方视野中无法适当控制光量的课题。
[0012]根据本发明的若干个方式,能够提供能够适当地对视野范围进行曝光控制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窥镜装置和自动曝光控制方法等。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自动曝光控制装置,该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包括:图像取得部,其取得由接受照射被摄体的光的反射光的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包含所述被摄体的像的图像;视场角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对所述图像进行摄像时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的视场角信息;以及自动曝光控制部,其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取得由摄像光学系统获得的摄像图像,取得对该摄像图像进行摄像时的视场角信息,根据该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由此,能够适当地对视野范围进行曝光控制。例如,在使用广角的摄像光学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对该广角的视野范围进行曝光控制。
[0016]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该内窥镜装置包括:光源部,其射出用于照射被摄体的光;摄像部,其通过接受照射所述被摄体的所述光的反射光的摄像光学系统,进行包含所述被摄体的像的图像的摄像;视场角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对所述图像进行摄像时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的视场角信息;以及自动曝光控制部,其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
[0017]并且,本发明的又一个方式对应于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通过利用接受照射被摄体的光的反射光的摄像光学系统进行的摄像,取得包含所述被摄体的像的图像,取得表示对所述图像进行摄像时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的视场角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物镜的详细结构例。
[0019]图2的(A)~图2的(D)是通过现有内窥镜和宽视野内窥镜得到的图像的差异的说明图。
[0020]图3是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例。
[0021 ]图4是拜耳排列 中的像素排列的例子。
[0022]图5是自动曝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例。
[0023]图6是自动曝光区域的设定例。
[0024]图7是视场角系数的设定例。
[0025]图8是广角的镜体中的自动曝光权重的设定例。
[0026]图9是通常的视场角的镜体中的自动曝光权重的变形设定例。
[0027]图10是通常的视场角的镜体中的自动曝光权重的第2变形设定例。
[0028]图11是自动曝光权重的变形设定例的说明图。
[0029]图12是自动曝光控制部的第I变形结构例。
[0030]图13是分割自动曝光区域的说明图。
[0031]图14是自动曝光控制部的第2变形结构例。
[0032]图15是图像处理部的详细结构例。
[0033]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例。
[0034]图17是最大自动曝光区域、自动曝光区域的设定例。
[0035]图18是放大视场角系数的设定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不是不当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未必全部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0037]1.本实施方式的概要
[0038]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物镜光学系统的结构例。如图1所示,来自前方视野的光线LCl从面SFl入射,来自侧方视野的光线LC2从面SF3入射。这些光线LC1、LC2被面SF1、SF2折射或反射而被引导至摄像光学系统,从而能够对前方视野和侧方视野进行观察。通过使用这种物镜光学系统,能够提供可在比现有内窥镜宽的范围内对体腔内进行观察的内窥镜装置。
[0039]使用图2的(A)~图2的(D)对通过这种能够观察更宽范围的宽视野内窥镜和现有内窥镜得到的图像的差异进行说明。
[0040]如图2的(A)所示,在管腔状的脏器中筛查病变部的情况下,由于一边插入或拔出内窥镜插入部一边进行观察,所以,位于脏器壁面中的病变部被褶皱等凹凸遮挡。因此,如图2的(B)所示,在通常的内窥镜装置中,无法从图像中确认病变部,会漏看病变部。
[0041]另一方面,如图2的(C)所示,在使用宽视野内窥镜进行筛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侧方视野来观察位于褶皱背面的病变部。因此,如图2的(D)所示,能够从图像中确认病变部。
[0042]另外,在内窥镜装置中具有调光功能,以调整图像的明亮度并提高视觉辨认性。现有的调光功能是假定了具有通常视场角(例如140度)的内窥镜来设计的,根据前方视野中的像素值发挥功能。因此,在使用上述物镜光学系统的内窥镜中,有时在侧方视野中无法得到观察所需要的充分光量,无法充分活用折角的宽视野。并且,在筛查时等,由于在侧方视野中内窥镜与被摄体的距离较近,所以,在侧方视野中图像高光泛白,可能漏看病变部。
[0043]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根据所连接的内窥镜来切换手动/自动调光的技术。但是, 在该手法中,由于无法按照每个内窥镜来切换作为调光对象的视野,所以,未能解决对侧方视野进行适当调光的课题。并且,作为其他解决策略,考虑用户根据观察中使用的内窥镜手动判断调光对象并进行切换的结构。但是,在该手法中,操作烦杂,用户的负担增加。
[004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例如根据存储器240中存储的镜体ID等取得视场角信息。然后,如图6所示,根据该视场角信息设定自动曝光区域,将该区域作为曝光控制对象的区域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由此,即使是能够观察侧方视野的宽视野内窥镜,也能够将该侧方视野的图像控制为适当明亮度。并且,由于能够根据视场角信息自动进行曝光控制,所以能够减轻用户的操作负担。
[0045]2.第I实施方式
[0046]2.1.内窥镜装置
[0047]接着,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3示出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例。该内窥镜装置包括光源部100、插入部200、控制装置300 (信号处理部)、显示部400、外部I/F部500。
[0048]光源部100包括白色光源110和会聚透镜120。白色光源110发出白色光。会聚透镜120将由该白色光源110发出的光会聚到后述的光导纤维210。
[0049]插入部200形成为细长且能够弯曲,以使得例如能够插入体腔内。插入部200包括光导纤维210、照明透镜220、摄像部230、存储器240。摄像部230包括物镜231、摄像元件232、A/D转换部233。[0050]光导纤维210将由光源部100会聚后的光引导到插入部200的前端。照明透镜220使通过该光导纤维210引导到前端的光扩散并对观察对象(被摄体10)进行照射。物镜231将从观察对象返回的反射光在摄像元件232中成像。摄像元件232将基于检测到的反射光的模拟信号输出到A/D转换部233。A/D转换部233根据从后述控制部340输出的控制信号,将从摄像元件23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转换后的图像作为内窥镜图像输出到控制装置300。存储器240保持对插入部200赋予的镜体ID。存储器240与后述的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连接。
[0051]另外,下面,为了进行说明,将插入部200适当表述为镜体。在内窥镜诊断中,根据上部消化道或下部消化道这样的诊断部位而使用各种类型的镜体。对各镜体赋予能够确定作为对象的诊断部位、变焦功能等功能的识别编号,在本说明书中将该识别编号表述为镜体ID。
[0052]这里,摄像元件232具有原色拜耳排列,由摄像元件232得到的内窥镜图像是原色拜耳图像。如图4所示,原色拜耳图像是各像素具有RGB中的任意一方的信号的图像,是以方格状排列该RGB的像素的图像。
[0053]控制装置300包括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自动曝光控制部320、图像处理部330、控制部340。由摄像部230取得的内窥镜图像被输出到自动曝光控制部320和图像处理部330。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与自动曝光控制部320连接。自动曝光控制部320与白色光源110连接,对该白色光源110进行控制。图像处理部330与显示部400连接。控制部340与摄像部230、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图像处理部330、显示部400、外部I/F部500双向连接,对这些结构要素进行相互控制。
[0054]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根据存储器240中保持的镜体ID取得镜体的视场角信息。这里,视场角信息是表示与该 镜体ID对应的镜体的视场角的信息,是镜体的摄像光学系统所具有的最大视场角。所取得的视场角信息被输出到自动曝光控制部320。
[0055]自动曝光控制部320根据由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取得的视场角信息对白色光源110发出的白色光的光量进行控制,以使得由摄像部230取得的内窥镜图像的像素值成为适于观察的值。另外,下面,将对白色光源110发出的白色光的光量进行控制表述为调光控制(或调光)。
[0056]图像处理部330对由摄像部230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内窥镜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如后所述,图像处理部330例如进行灰度转换处理和降噪处理。图像处理部330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出到显示部400。
[0057]控制部340与摄像部230、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图像处理部330、显示部400、外部I/F部500连接,输出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0058]显示部400将由所述图像处理部330输出的所述内窥镜图像输出到内窥镜监视器
等图像显示装置上。
[0059]外部I/F部500是用于供用户对内窥镜装置进行输入等的接口。外部I/F部500例如构成为包括用于进行电源的接通/断开的电源开关、用于开始进行摄影操作的快门按钮、用于切换摄影模式和其他各种模式的模式切换按钮等。
[0060]另外,内窥镜图像不限于原色拜耳图像,也可以是通过补色或面顺次这样的原色拜耳以外的内窥镜拍摄方式取得的图像。[0061]2.2.自动曝光控制部
[0062]图5示出自动曝光控制部320的详细结构例。自动曝光控制部320包括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321、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正反射区域检测部323、曝光控制部324。
[0063]由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取得的视场角信息被输出到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321和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由摄像部230取得的内窥镜图像被输出到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321、正反射区域检测部323和曝光控制部324。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321与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连接。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与曝光控制部324连接。正反射区域检测部323与曝光控制部324连接。曝光控制部324与白色光源110连接。
[0064]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321根据由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取得的视场角信息,在由摄像部230取得的内窥镜图像上设定自动曝光区域,将设定的自动曝光区域的信息输出到曝光控制部324。
[0065]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根据由视场角信息取得部310取得的视场角信息,对由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321设定的自动曝光区域的各像素设定自动曝光权重,将设定的自动曝光权重输出到曝光控制部324。
[0066]正反射区域检测部323根据由摄像部230取得的内窥镜图像的像素值检测内窥镜图像中的正反射区域,将检测到的正反射区域的信息输出到曝光控制部324。
[0067]曝光控制部324根据由摄像部230取得的所述内窥镜图像的像素值、由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设定的自动曝光权重、由正反射区域检测部323检测到的正反射区域进行调光控制。这些结构要素在后面进行叙述。
[0068]2.3.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
[0069]详细说明上述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321进行的处理。图6示出自动曝光区域的设定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窥镜图像的中心与其自动曝光区域的中心一致。WpHci分别表示内窥镜图像的宽度、高度,WpH1分别表示自动曝光区域的宽度、高度。下式(I)示出Wtl与W1的关系,下式(2)不出H。与H1的关系。
[0070]【数I】
[0071]W1=Ci0W0 (I)
[0072]【数2】
[0073]H1 = a 0H0 (2)
[0074]这里,a ^是根据视场角信息决定的0.0~1.0的视场角系数。图7示出视场角系数的设定例。如图2的(D)中上述那样,在用户希望观察侧方视野的情况下,利用最大视场角宽的宽视野内窥镜。下面,设该宽视野内窥镜具有大于等于180° (包含该值)的最大视场角。在大于等于视野180° (包含该值)的内窥镜中,通过如上所述那样设定视场角系数a ^,镜体的最大视场角 越大则自动曝光区域包含越宽的侧方视野。由此,在用户希望观察的侧方视野中,能够进行更适于观察的调光。
[007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那样设定视场角系数a C1,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只要根据基于视场角信息取得的最大视场角,设定为该最大视场角越宽则视场角系数a ^越大即可,可以任意设定视场角系数a(l。
[0076]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自动曝光区域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自动曝光区域也可以是圆形。[0077]2.4.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
[0078]接着,详细说明上述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进行的处理。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根据视场角信息,对自动曝光区域的各像素设定0.0~1.0的自动曝光权重。
[0079]具体而言,在内窥镜具有通常的最大视场角(例如140°左右)的情况下,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在自动曝光区域全体中将自动曝光权重设定为1.0。该情况下,后述曝光控制部324根据自动曝光区域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或像素值的总和进行调光。
[0080]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内窥镜为具有比通常宽的最大视场角的宽视野内窥镜的情况下,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322对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设定与像素的坐标对应的自动曝光权重。在图8所示的自动曝光权重的设定例中,根据从自动曝光区域中心到像素的距离来设定自动曝光权重。从自动曝光区域中心起的距离通过下式(3)计算。
[0081]【数3】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包括: 图像取得部,其取得由摄像光学系统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包含所述被摄体的像的图像,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接受照射到被摄体的光的反射光; 视场角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对所述图像进行摄像时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的视场角信息;以及 自动曝光控制部,其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根据所述视场角信息和所述图像的像素值计算用于评价所述图像的曝光状态的自动曝光评价值,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具有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该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针对所述图像设定与所述视场角信息对应的尺寸的自动曝光区域,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计算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场角信息所表示的所述视场角越宽,所述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设定尺寸越大的所述自动曝光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具有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该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设定针对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权重作为自动曝光权重,所述自动曝光区域是计算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的区域,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和所述自动曝光权重计算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根据所述视场角信息所表示的所述视场角来设定所述自动曝光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视场角信息表示比第I视场角宽的第2视场角的情况下,所述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将所述中央区域的外侧的周边区域的所述自动曝光权重设定为比所述自动曝光区域中的中央区域的所述自动曝光权重大的权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来设定所述自动曝光权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亮度值越大,所述自动曝光权重设定部将所述自动曝光权重设定为越大的权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视场角信息表示第I视场角的情况下,求出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或总和值作为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使所求出的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接近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目标即自动曝光目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具有自动曝光区域分割部,该自动曝光区域分割部将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分割为多个分割自动曝光区域,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计算所述多个分割自动曝光区域中的各分割自动曝光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平均值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将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的最大值设定为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具有正反射区域检测部,该正反射区域检测部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检测照明光被所述被摄体进行正反射的区域即正反射区域,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区域中的所述正反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像素的像素值,计算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具有饱和区域检测部,该饱和区域检测部检测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饱和的区域即饱和区域,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根据所述饱和区域中的所述正反射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将所述饱和区域中的所述正反射区域以外的区域所包含的像素数设定为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在所述像素数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减小曝光量的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进行使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接近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目标即自动曝光目标值的控制,作为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根据所述视场角信息设定所述自动曝光目标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视场角信息表示比第I视场角宽的第2视场角的情况下,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设定比所述视场角信息表示所述第I视场角的情况下的所述自动曝光目标值小的值的所述自动曝光目标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场角信息取得部根据用于识别具有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内窥镜装置的识别信息,取得所述视场角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是能够变更放大率的光学系统, 所述视场角信息取得部根据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所述放大率来取得所述视场角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具有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该自动曝光区域设定部根据所述视场角信息,针对所述图像设定所述放大率越大则尺寸越小的自动曝光区域,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根据所述自动曝光区域内的像素的像素值计算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根据计算出的所述自动曝光评价值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通过控制照射所述被摄体的光的光量,来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具有光圈,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光圈的光圈值,来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具有接受所述反射光的摄像元件,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通过 控制利用所述摄像元件进行的摄像的曝光时间,来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图像取得部取得至少包含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前方和侧方的被摄体的像的图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具有用于观察所述前方的被摄体并观察所述侧方的被摄体的物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镜的视野角大于180°。
28.—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装置;以及 图像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灰度转换处理部,该灰度转换处理部对通过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而得到的所述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灰度转换处理部进行空间可变的灰度转换处理,在该空间可变的灰度转换处理中,根据所述图像中的局部区域,自适应地进行处理。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降噪处理部,该降噪处理部进行降低所述灰度转换处理后的所述图像的噪声的处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处理部根据所述灰度转换处理前和所述灰度转换处理后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调整噪声的降低程度。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处理部根据所述灰度转换处理前后的所述图像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变化,调整所述降低程度, 所述像素值的所述变化是所述灰度转换处理前后的所述像素值的差值和比值中的至少一方。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值的所述变化越大,所述降噪处理部使所述噪声的降低程度越强。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图像进行施加增益的处理, 所述自动曝光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增益,进行所述自动曝光的控制。
36.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装置包括: 光源部,其射出用于照射被摄体的光; 摄像部,其利用接受照射到所述被摄体的所述光的反射光的摄像光学系统,进行包含所述被摄体的像的图像的摄像; 视场角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对所述图像进行摄像时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的视场角信息;以及 自动曝光控制部,其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
37.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 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利用摄像光学系统进行的摄像,取得包含所述被摄体的像的图像,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接受照射到被摄体的光的反射光, 取得表示对所述图像进行摄像时的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的视场角信息, 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视场角信息进行自动曝光的控制。
【文档编号】A61B1/04GK103764013SQ201280041426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栗山直也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