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25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丙肝疾病非常严重,而且还具有传播性,对于患者以及患者身边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很麻烦的疾病,最终还会导致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这些都表明了此类疾病的难缠。那么,丙肝症状表现有哪些?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丙肝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丙肝晚期症状与乙型肝炎相似,但丙肝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乙型肝炎。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那么,丙肝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I)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5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HBV感染。由丙型肝炎到肝细胞癌一般需20年以上。(2)丙肝易与乙肝发生同时或重叠感染。这是由于乙、丙型肝炎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故乙、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叠感染者多,重叠感染者的预后较单纯的慢性乙或丙型肝炎为差。(3)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4)ALT峰值较甲型和乙型肝炎患者低,有三种类型:单相型、多峰型和双相型。单相型呈一过性升高,是急性自限制HCV感染,预后良好。多峰型是向慢性肝炎进展的表现。双相型是在病程初期AL T下降后又上升,病情加重,常伴黄疸。(5)30-39岁为高发病年龄。静脉吸毒、多次输血、血液透析者丙肝发病率高。(6)丙肝的主要特征还包括丙肝临床表现与乙肝相似,但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更易慢性化。黄疸发生率低及ALT较乙肝为低,肝外表现也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本中药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表,凉血解毒、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的作用,治疗丙肝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三棱19-21、文竹根19-21、泽泻14-16、苏木14-16、降香14-16、黄芪14-16、茵陈14-16、益母草10-12、旱莲草10-12、木香14-16、甘草14-16、丁癸草8-10。所述的治疗丙肝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三棱20、文竹根20、泽泻15、苏木15、降香15、黄芪15、茵陈15、益母草11、旱莲草11、木香15、甘草15、丁癸草9。用法与用量:日服I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30天为I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的功效,能够用于保肝护肝降酶治疗,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各种丙肝症状的作用,治疗丙肝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有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克)为:三棱20、文竹根20、泽泻15、苏木15、降香15、黄芪15、茵陈15、益母草11、旱莲草11、木香15、甘草15、丁癸草9。用法与用量:日服I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30天为I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典型病例
吴某,男,48岁 2010年6月出现肝区不适、肝掌、蜘蛛痣、恶心、浑身无力去医院检查,确诊为丙肝。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日服I帖,煎水分2次服完。服一个月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并转为正常,两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三个月以后,彻底治愈康复。张某,女,56岁,2010年2月份出现肝区不适,食欲不正、乏力、腰腿酸软、小便黄,去医院诊断为丙肝,经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日服I帖,煎水分2次服完。服I个月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并转为正常,I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三个月以后,去医院检查。李某,男55岁2011年8月,感觉食欲减退、乏力、恶心、睡眠不好、腹胀伴尿黄,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丙肝 ,转氨酶高达1800u/L。经朋友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日服I帖,煎水分2次服完。服用20天后,患者自觉乏力减轻,食欲明显增加,无任何不良反应。两个月后乏力、厌食等症状全部消失,食欲旺盛颜面开始出现红润,有光泽,睡眠较好。继续服20剂药巩固,定期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三棱19-21、文竹根19-21、泽泻14-16、苏木14-16、降香14-16、黄芪14-16、茵陈.14-16、益母草10-12、旱莲草10-12、木香14-16、甘草14-16、丁癸草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治疗丙肝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三棱20、文竹根20、泽泻15、苏木15、降香15、黄芪15、茵陈15、益母草11、旱莲草.11、木香15、甘草15、丁癸草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丙肝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三棱19-21、文竹根19-21、泽泻14-16、苏木14-16、降香14-16、黄芪14-16、茵陈14-16、益母草10-12、旱莲草10-12、木香14-16、甘草14-16、丁癸草8-10。本发明的中药用于治疗丙肝,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的功效,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各种丙肝症状,治疗丙肝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03071088SQ2013100079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李世柱 申请人:李世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