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1、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疫、药热及白细胞减·少。2、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3、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4、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制备方法。角膜炎是一种风轮疾患,由于病变情况不同,在祖国医学中有聚星障、混晴障、云翳等名称,此症变化甚速,应及时医治,日久多缠绵难愈,甚则形成花翳白陷(角膜溃疡),而视力受到危害。如七情内伤,肾阴亏耗,水不济火,而虚火上扰,亦能形成此证。临床表现:手足心热,云翳色白浮嫩,或翳形溃陷,两眦赤脉多,涩痛、流泪、畏光、耳鸣、舌绛、脉细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生地黄9重量份、玄参9重量份、麦门冬6重量份、天门冬6重量份、石斛3重量份、玉竹9重量份、百合9重量份、龟板6重量份、丹参6重量份、熟地黄9重量份、桑椹子6重量份、夏枯草9重量份、青箱子3重量份、密蒙花6重量份、谷精草3重量份、木贼草3重量份、菊花9重量份、薄荷6重量份、蝉蜕9重量份、白僵蚕6重量份、芋儿七3重量份、决明子9重量份、萝芙木3重量份、楮实9重量份、夜明砂3重量份、水红花子9重量份和甘草3重量份,将以上27味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以上11味药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活血化瘀,除烦安神、健脾和胃之功效。在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白僵蚕、芋儿七、决明子、萝芙木。以上12味药具有清火散结、清肝降压、清肝明目退翳、降血压、清热养肝、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因其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楮实、夜明砂、水红花子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活血消积之功效,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白僵蚕、芋儿七、决明子、萝芙木、楮实、夜明砂、水红花子、甘草这27味药配伍应用,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活血化瘀,除烦安神、健脾和胃、清火散结、清肝降压、清肝明目退翳、降血压、清热养肝、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活血消积、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生肌止血之功效,是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最佳配方。生地黄:甘、苦,寒。入心、肝、肾经。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经。润肺清心,养胃生津。天门冬:甘、苦,大寒,。入肺、肾经。润肺滋肾,清热化痰。石斛:甘,寒。入肺、胃、肾经。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玉竹:甘,微寒。入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百合: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胆、小肠、大肠五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和胃。龟板:咸、甘,平。入肾、心、肝经。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丹参: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化瘀,除烦安神,消肿止痛。熟地黄:甘,微温。入心、肝、肾经。滋肾养肝,治疗阴虚咳喘、消渴,补血调经。桑椹子:甘、酸,寒。入心、肝、肾经。滋阴补血。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清火散结、清肝降压。青箱子:苦,微寒。入肝经。清肝明目退翳、降血压。密蒙花:甘,微寒。入肝经。清热养肝、明目退翳。谷精草:甘,平。入肝、胃经。退翳明目、疏散风热。木贼草:甘、苦,平。入肺、肝、胆经。疏风热、平肝明目。菊花:微寒;甘、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薄荷:凉;辛;归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蝉蜕:寒;甘;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止痉。白僵蚕:辛、咸,平。入肝、肺、胃经。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芋儿七:甘、辛,温、平。归肝经。祛风疏肝、生肌止血、镇痛。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萝芙木:苦、寒。入肝、肺经。清火平肝、清热解毒。楮实:甘,寒,无毒。入肝、脾、肾三经。滋阴补肾、清肝明目。夜明砂:辛、寒。入肝经,清肝明目。水红花子:辛、苦,寒。入肝经。清肝明目,活血消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取生地黄9g、玄参9g、麦门冬6g、天门冬6g、石斛3g、玉竹9g、百合9g、龟板6g、丹参6g、熟地黄9g、桑椹子6g、夏枯草9g、青箱子3g、密蒙花6g、谷精草3g、木贼草3g、菊花9g、薄荷6g、蝶脱9g、白僵蚕6g、芋儿七3g、决明子9g、萝芙木3g、堵实9g、夜明砂3g、水红花子9g和甘草3g,将以上27味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共煎出药液360毫升,当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C,每次130毫升,口服,一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83例阴虚火旺型角膜炎中,男性195例,占50.9%,女性188例,占49.1%。表一、383例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病人的年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生地黄9克、玄参9克、麦门冬6克、天门冬6克、石斛3克、玉竹9克、百合9克、龟板6克、丹参6克、熟地黄9克、桑椹子6克、夏枯草9克、青箱子3克、密蒙花6克、谷精草3克、木贼草3克、菊花9克、薄荷6克、蝉蜕9克、白僵蚕6克、芋儿七3克、决明子9克、萝芙木3克、楮实9克、夜明砂3克、水红花子9克和甘 草3克,将以上27味药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玉竹、百合、龟板、丹参、熟地黄、桑椹子、夏枯草、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白僵蚕、芋儿七、决明子、萝芙木、楮实、夜明砂、水红花子和甘草,将以上27味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虚火旺型角膜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P27/02GK103099968SQ20131005034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9日
发明者李坚恩 申请人:李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