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546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1、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2、头孢哌酮:肌注局部可有疼痛;偶见皮疹、药物热等变态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出血等。3、氨曲南:偶有味觉异常、皮疹、轻度胃肠道反应,肌注局部疼痛,静注可出现静脉炎。·4、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等;伪膜性结肠炎。5、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6、氨苄西林:大量口服常出现胃肠道不适。肌注局部有疼痛。无论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变态反应,以皮疹为多见。用药前必须先做皮试。7、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8、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胃热型急性乳腺炎属于祖国医学“乳痈”的范畴。乳痈是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病变。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外吹”、“内吹”之分,但其证治基本相似。特点:乳房部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本病是产后哺乳妇女常见病,尤其初产妇更为多见,好发于产后3 4周,如治疗失时或不当,则成脓破溃;重者有“传囊”、“内陷”、“成漏”之变。历史沿革:乳痈病名早见于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又名妬乳。隋 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乳痈候》中论述了本病因病理,如说:“是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劳伤血气,其脉虚,腠理虚,寒客于经络,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其血又归之,气积不散,故结聚成痈。痈气不宣,与血相搏,则生热,热盛乘于血,血化成脓;亦有因乳汁蓄积,与血相搏,蕴积生热,结聚而生乳痈者。”宋.《圣济总录》痈疽门对乳痈的病因病理又有新的论述,如在产生后妬乳中说:“……气血流行,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上下通达,不失常度,是为平人。宜通而塞则为痛,热气复乘之则为肿。向之流行着壅遏矣。倘失调治,则结硬成核,身体壮热,甚则憎风,逐为乳痈。世传气结乳痈,亦为妬乳者此也。” 一、外来邪毒,感受外邪,或婴儿吸奶,口气所吹,邪毒由乳络进入乳房,与郁乳相凝而发本病。正如《外科证治全书.乳部证治.吹乳》中说:“所乳之子,口气掀热,含乳而睡,热气鼻风吹入乳孔,气逆乳凝,逐致结肿。” 二、乳汁淤积,其原因由以下几方面:(一)乳头破碎,哺乳时疼痛,影响充分哺乳,致乳汁郁积。(二)乳头畸形,乳头内陷,婴儿吸吮不便,乳汁不能充分吸尽所致。(三)乳汁多而少饮,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奶经验,哺乳时常常不让婴儿将奶吸尽。三、肝郁胃热,情志不畅,肝气不舒;产后饮食不节,胃中积热。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之分泌。乳汁为气血所化,源出于胃,实为水谷之精华。肝气不舒,厥阴之气不行而失于疏泄,胃热壅滞,与阳明之热蕴结不散而成痈。以上三种发病原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其病理是由以上各种原因导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而发本病。病因病机:由于气机壅滞,与阳明之热蕴结不散,而发本病。临床表现:吐酸、心烦、咽干、口苦。乳房肿痛发胀,皮肤颜色微红或不红,乳汁分泌不畅,乳房内出现界限不明显的肿块,伴有恶寒发热,或头痛、胸闷不舒,舌红,苔黄,脉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地耳草15重量份、金盏银盘9重量份、金莲花3重量份、无花果30重量份、无患子3重量份、天茄子9重量份、天荞麦根15重量份、蒲公英10重量份、八角莲9重量份、了哥王3重量份、三白草6重量份、三棵针9重量份、大青叶9重量份、大飞扬草6重量份、大金钱草9重量份、万年青根6重量份、山白菊3重量份、山豆根6重量份、山慈姑6重量份、千里光9重量份、千层塔9重量份、千金藤6重量份、小飞扬草6重量份、马尾连6重量份、马齿苋6重量份、马桑叶3重量份、大黄12重量份、番泻叶9重量份、桅子9重量份、槐角12重量份、地榆9重量份、侧柏叶6重量份、积实9重量份、厚朴6重量份、薤白9重量份、大腹皮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玄参12重量份、黑芝麻12重量份、火麻仁6重量份、郁李仁3重量份、蜂蜜12重量份、杏仁12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46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地耳草、金盏银盘、金莲花、无花果、无患子、天茄子、天荞麦根、蒲公英、八角莲、了哥王、三白草、三颗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万年青根、山白菊、山豆根、山慈姑、千里光、千层塔、千金藤、小飞扬草、马尾连、马齿苋、马桑叶。以上26味药具有清热利水、清心除烦、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祛瘀、益肾防劳、泻下通便、散瘀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祛风止痒、凉血止血、止痛、清肝明目、凉肝明目之功效。在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大黄、番泻叶、桅子、槐角、地榆、侧柏叶、积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以上18味药具有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行水消胀、泄热利湿、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消肿止痛、破气消积、降逆平喘、通阳散结、利尿消肿、滋养肝肾、滋养补虚、之功效。在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四经。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泻火解毒,除疳安蛔。因其能引领诸药直达病灶发挥治疗作用,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地耳草、金盏银盘、金莲花、无花果、无患子、天茄子、天桥麦根、蒲公英、八角莲、了哥王、三白草、三颗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万年青根、山白菊、山豆根、山慈姑、千里光、千层塔、千金藤、小飞扬草、马尾连、马齿苋、马桑叶、大黄、番泻叶、桅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黄连、甘草,以上46药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滋阴除热、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散瘀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是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最佳配方。地耳草:甘、苦,寒。入肝、胆、脾、胃、大肠五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金盏银盘:苦、甘、淡,平。入肺、大肠、脾、胃四经。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化积。金莲花:苦,寒,无毒。入心、肝二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辟秽解毒。无花果:甘、平、酸,寒。入肺、胃、大肠三经。健胃厚肠,清热消肿,通乳。无患子:苦、微辛,寒,有小毒。入心、肺二经。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积杀虫,燥湿束带。天茄子:苦,寒。入肺、胃二经。清热泻火,祛风止痛。天荞麦根:酸、苦,寒。入心、肺、脾、肝四经。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活血止痛,健脾消食。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角莲:苦、辛,平。入心、肺、肾经。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咳化痰、益肾防劳。了哥王:苦、辛,寒,有毒。入心、肺、小肠经。清热解毒、消毒散结、止咳化痰、泻下通便、祛风除痹。三白草:甘、辛,寒,有小毒。入肺、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解毒疗疮、消积化痞。三棵针:苦,寒,无毒。入肝、胃、大肠经。清热利湿、清肝明目、散瘀消肿。大青叶:苦,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大飞扬草:辛、酸,寒。入肺、肝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通乳。大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清热利湿、和胃降逆、解毒消肿、祛瘀消肿。万年青根:苦、甘,寒,有小毒。入肺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胀、凉血止血。山白菊:苦、辛,凉。入肺、肝经。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凉血止血。山豆根:苦,寒。入心、肺、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山慈姑:甘、微辛,寒。入肝、脾、肺经。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千里光:苦,寒。入肝、肾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燥湿。千层塔:辛、甘、酸、微苦、平,无毒。入肺、大肠、肝、肾经。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止血定痛。千金藤:苦,寒。入肺、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活络。小飞扬草:酸、涩、苦,凉。入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马尾连:苦,寒。入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凉肝明目、利湿退黄。马齿苋: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消渴、治目盲白翳。马桑叶:辛、苦,寒,有毒。入心、肺二经。消热解毒、祛风除湿。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脾、肝、心包经。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番泻叶:甘、苦,寒。入大肠经。泻热通便,行水消胀。桅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槐角:苦,寒。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地榆:苦,酸,微寒。入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凉血止血,生发乌发。枳实:苦,微寒。入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行气除痞。厚朴: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薤白:辛、苦,温。入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下气行滞。大腹皮:辛,微温。入脾、胃、大肠经、小肠经。下气宽中,利尿消肿。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瘀行血,润燥滑肠。当归:甘、辛、甘,温。入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黑芝麻:甘、平。入脾、肺、肝、肾经。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火麻仁: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辛、苦,平。入大肠、小肠、脾经。润肠通便、行水消胀。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缓急止痛。 杏仁:苦、辛、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四经。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泻火解毒,除疳安蛔。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地耳草15g、金盖银盘9g、金莲花3g、无花果30g、无患子3g、天爺子9g、天荞麦根15g、蒲公英10g、八角莲9g、了哥王3g、三白草6g、三棵针9g、大青叶9g、大飞扬草6g、大金钱草9g、万年青根6g、山白菊3g、山豆根6g、山慈姑6g、千里光9g、千层塔9g、千金藤6g、小飞扬草6g、马尾连6g、马齿觅6g、马桑叶3g、大黄12g、番湾叶9g、桅子9g、槐角12g、地榆9g、侧柏叶6g、枳实9g、厚朴6g、薤白9g、大腹皮6g、桃仁12g、当归9g、玄参12g、黑芝麻12g、火麻仁6g、郁李仁3g、蜂蜜12g、杏仁12g、黄连6g和甘草9g,将以上46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共煎出药液390毫升,当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 V,每次130毫升,外洗患部,一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病人共379例
表一、379例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病人的年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地耳草15克、金盏 银盘9克、金莲花3克、无花果30克、无患子3克、天茄子9克、天荞麦根15克、蒲公英10克、八角莲9克、了哥王3克、三白草6克、三棵针9克、大青叶9克、大飞扬草6克、大金钱草9克、万年青根6克、山白菊3克、山豆根6克、山慈姑6克、千里光9克、千层塔9克、千金藤6克、小飞扬草6克、马尾连6克、马齿苋6克、马桑叶3克、大黄12克、番泻叶9克、桅子9克、槐角12克、地榆9克、侧柏叶6克、枳实9克、厚朴6克、薤白9克、大腹皮6克、桃仁12克、当归9克、玄参12克、黑芝麻12克、火麻仁6克、郁李仁3克、蜂蜜12克、杏仁12克、黄连6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46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缺点是副作用大。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蒲公英、八角莲、了哥王、三白草、三棵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万年青根、山白菊、山豆根、山慈姑、千里光、千层塔、千金藤、小飞扬草、马尾连、马齿苋、马桑叶、大黄、番泻叶、栀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黄连和甘草,将上述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胃热型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洗剂。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15/14GK103099960SQ20131005036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9日
发明者李莉 申请人:李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