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197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治疗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居于 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胃病经常发生于40 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中,胃病以现代医学诊断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HP+)等。中医为胃脘痛而辩证施治。根据邪郁胃肠及体质的表现而开方治疗。引起胃病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感染等,以及吸烟、酗酒等:致病菌特别是HP (幽门螺旋杆菌)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急性胃炎转化而来;和急性胃炎一样,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等物理因素也是其病因之一;还有化学因素,如浓茶、咖啡、烈酒、调味品等;长期大量服用非留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黏膜屏障而引起;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既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又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返流,而各种胆汁返流均可破坏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另外,免疫因素也是形成慢性胃炎的原因。目前市面上的中成药比较多的是能治疗一两种病,或是辨别分型治疗。西药则采取对抗治疗,即体内疾病因为某种细菌而产生,西药通过化学药品对该细菌进行消灭,但该方法一般治疗时间长,治标不治本,且西药往往副作用大,容易使人体受损,体质更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按重量比包括:全蝎3-10g、蜈蚣3-5条、白芍10_20g ;五灵脂5_15g ;香附10-20g ;三七 3-10g ;白芨 10-20g 海螵蛸 15_25g ;莪术10-20g薏米仁15-30g ;覆盆子10_20g以及枸杞10_20g。更佳地,该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按重量比包括:全蝎3-10g、蜈蚣3-5条、白芍10_20g ;五灵脂IOg ;香附15g ;三七3-10g ;白芨10_20g海螵蛸20g ;莪术15g薏米仁15_30g ;覆盆子15g以及枸杞15g。最佳地,按重量比包括:全蝎7g、蜈蚣4条、白芍15g ;五灵脂IOg ;
香附15g ;三七7g ;白芨15g海螵蛸20g ;莪术15g薏米仁20g ;覆盆子15g以及枸杞15g。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可制成各种剂型,其中,汤剂方法为用水煎熬。以上重量配为一剂,病人的用量为每日一剂,每次服用间隔至少4至5个小时。早晚空腹服用各一。首次加水500ml,煎煮至250ml,弃渣,留汤,早上服用;第二次加水300ml,煎煮200ml,晚上服用。 全蝎:味辛,性平。功效:息风镇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在本方中用于解毒,相于现代的抗菌消炎,抗癌防癌的作用,特别是对肠化非典型增生及肠化HP炎性。蜈蚣:成体,全条。其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喁,身不遂,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在本方中用于解毒化瘀。白芍:止痛,养胃柔肝,达到木克土。五灵脂:是哺乳纲、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寒号鸟)、飞鼠或其它近缘动物的粪便。“灵脂”与“凝脂”二字谐音。李时珍释其名曰:“其粪名五灵脂者,谓状如凝脂而受五之气也”。五灵脂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经闭、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和蛇虫咬伤等症。在本方中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除溃疡。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等。在本方中主要用于理气,疏肝气和胃气,三七:在本方中主要用于补气补血,活血化瘀,止血不流瘀。白芨:亦作白及,性味苦、甘涩、微寒。入肝、胃、肺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内外伤出血。在本方中主要用于止血,和血。海螵蛸: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制酸,保护胃黏膜,达到胃液的酸碱平衡,减少胃酸对胃壁胃黏膜的刺激。莪术:在本方中主要用于活血化瘀,修复溃疡,防癌抗癌。薏米仁:在本方中主要用于清热利湿,化痰散结,防癌抗癌。复盆子:在本方中主要用于补肾精,扶正气。枸杞:在本方中主要用于肝脾肾同补,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本发明根据人体的结构及感染的病因和机体的变化,根据中医的辨症论治及西医的辨病论治,在修复病人体质的基础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综合应用多味中药,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HP+)等胃病,疗效快,且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按重量比包括:全蝎3-10g、蜈蚣3 5条、白芍10_20g ;五灵脂5_15g ;香附 10_20g ;三七 3-10g ;白芨 10_20g 海螵蛸 15_25g ;莪术10_20g薏米仁15_30g ;覆盆子10_20g以及枸杞10_20g。作为优选,按重量比包括:全蝎7g、蜈蚣4条、白芍15g ;五灵脂IOg ;香附15g ;三七7g ;白芨15g海螵蛸20g ;
莪术15g薏米仁20g ;覆盆子15g以及枸杞15g。以上重量配比为一剂。
本发明配方自从82年开始,投入临床实验,有观察患例220件,恢复率81%。病例1:郑某,男,63岁,家住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多年前,因经常饥饱不适,作息无规律,冷热食物随便吃,继而经常胃脘闷痛,饥饿时更为明显,容易饱,胸闷,嗳气、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发红偏胖,舌苔微黄,中裂少津,于2011年10月26日就诊。胃镜提示:贲门炎(中度非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肠化,非典型增生等。辩证:虚瘀,痰毒。病人的用量为每日一剂,早晚空腹服用各一次,服用间隔4至5个小时。首次加水500ml,煎煮至250ml,早上服用;药渣第二次加水300ml,煎煮至200ml,晚上服用。用本方一个月后,复查胃镜提示仅存轻度胃炎。病例2,陈某,男,56岁,居住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由于经常早餐比较随意,晚餐均超过8点后进餐,饮食无节制和规律,数年后出现上中腹闷痛,嗳气反酸,饥饿时疼痛,进食后也有疼痛,胸闷,小便清长,大便发硬,舌质淡红,舌苔发白,少津。于2010年9月12号经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HP肠化,非典型增生。辩证:气虚血瘀,痰毒豆结。用量和用法同上,用本方调治3个月后康复。病例3,付某,女52岁,就职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某医院,因25岁前分娩坐月子时不注意饮食,接下来饮食温热,嗳气反酸,腰疼肢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舌质发红,舌苔白。于2005年5月就诊,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HP不典型性增生。辩证:阳气不足,痰毒瘀结。用量和用法同上,用本方调治3个月后至今无反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按重量比包括: 全蝎3-10g、蜈蚣3-5条、白芍10-20g ;五灵脂5-15g ; 香附10-20g ;三七3-10g ;白芨10-20g海螵蛸15_25g ; 莪术10-20g薏米仁15-30g ;覆盆子10-20g以及枸杞10_2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包括: 全蝎3-10g、蜈蚣3-5条、白芍10-20g ;五灵脂IOg ; 香附15g ;三七3-10g ;白芨10-20g海螵蛸20g ; 莪术15g薏米仁15-30g ;覆盆子15g以及枸杞15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包括: 全蝎7g、蜈蚁4条、白苟15g ;五灵脂IOg ; 香附15g ;三七7g ;白芨15g海螵蛸20g ; 莪术15g薏米仁20g ;覆盆子15g以及枸杞15g。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成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按重量比包括全蝎3-10g、蜈蚣3-5条、白芍10-20g;五灵脂5-15g;香附10-20g;三七3-10g;白芨10-20g海螵蛸15-25g;莪术10-20g薏米仁15-30g;覆盆子10-20g以及枸杞10-20g。本发明疗效快,且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230564SQ20131007823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黄文富 申请人:黄文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