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944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鼻腔分泌的稀薄液体样物质称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帮助清除灰尘、细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况下,混合细菌和灰尘的鼻涕后吸至咽喉并最终进入胃内,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进行治疗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或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一般西药治疗常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难以达到根除病患的目的。现有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抗组胺药物,类固醇激素,特异性、非特异性脱敏疗法等治疗该病,虽然能有效控制症状,但远期疗效差,无法有效防止复发。翼管神经切断或岩浅神经切断疗法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可使分泌减少,但有角膜干燥等副作用。单纯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中医上描述的鼻炎包括风热蕴毒而致的各种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目前治疗鼻炎的中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用药,例如喷雾剂或滴鼻液,其作用时间短,不能维持长时间的疗效,停药后易复发。另一类是内服药,但大都见效缓慢,疗程长,普遍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能有效的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伴鼻窦炎,具有发散风寒,清热泻火,凉血化痰,祛瘀消肿,通鼻窍等作用,疗效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桑叶15克,野菊花15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板蓝根10克,鹅不食草6克,薄荷5克,生甘草3克。取本发明原料药物,将药材经筛选、常规加工炮制后,加入水煎。每日一剂,一般3-5剂即可痊愈。本发明中的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野菊花:味苦、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功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连翘: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散结消肿的功效。苍耳子:味辛、苦,性温,入肺、肝、脾、胃四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的功效。辛夷花: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寒、通鼻窍的功效。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的功效。鹅不食草:味辛、苦,性平,归肺经,具有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的功效。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生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具有发散风寒,清热泻火,凉血化痰,祛瘀消肿,通鼻窍等显著功效。适用于急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伴鼻窦炎,疗效确切,痛苦小,老少适宜,有效率98.7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桑叶15克,野菊花15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板蓝根10克,鹅不食草6克,薄荷5克,生甘草3克。—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汤剂临床疗效总结:一、临床资料:本发明人于2004年至今,对328例鼻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146例,女182例,年龄在15 60岁之间。二、治疗方法:取本发明原料药物,将药材经筛选、常规加工炮制后,加入水煎。一日一次,一般3-5剂即可痊愈。三、疗效评价: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四、治疗效果:临床治愈266例(81.1 % ),显效40例(12.2 % ),有效18例(5.49% ),无效4例(1.22% ),总有效率为98.78%。五、典型病例1、患者,男,32岁,就诊时症见:有长期反复发作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28天后复查,症状消失,临床痊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2、患者,女,47岁,鼻粘膜水肿、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嗅觉迟钝,说话呈闭塞性鼻音,易感冒,头痛明显加重,服用本药物14天后症状减轻,又连续服用20天后复查,症状均已消失,痊愈。3、患者,女,24岁,外出感受风寒,出现鼻塞、鼻痒、流脓涕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反复发作,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10天后症状缓解,继续服用14天,基本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桑叶15克,野菊花15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板蓝根10克,鹅不食草6克,薄荷5克, 生甘草3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其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的桑叶15克,野菊花15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板蓝根10克,鹅不食草6克,薄荷5克,生甘草3克。本发明具有发散风寒,清热泻火,凉血化痰,祛瘀消肿,通鼻窍等作用,对治疗急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伴鼻窦炎有显著功效,有效率98.78%。
文档编号A61K36/634GK103223019SQ20131014074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4日
发明者施怀杰, 隋心, 逄瑞莲 申请人:施怀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