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13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专治晚间和初睡时咳嗽的中药。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们常见的病症,分为很多种,如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火咳嗽、阴虚咳嗽、湿痰咳嗽、遇风咳嗽等,治疗方法很多,但对于晚间咳嗽和初睡时咳嗽,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治疗,认为本病为咳嗽日久伤津伤气而气阴两虚而发生本病,症见干咳少痰,咳声不扬,损伤心气,而入睡困难,针对该病因,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为主的中药,该中药针对晚间咳重和入睡时咳嗽治疗效果最佳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治疗阴虚型咳嗽西医疗法或中医疗法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疗程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由包括如下的原料药制成:生芪、当归、杭芍、川穹、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川贝、寸冬。该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由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苗12_35g、当归10-40g、杭芍10-40g、 川穹8-30g、生地黄15_40g、熟地黄15_40g、五味子6_35g、川贝10-30g、寸冬 10-35g。(I 剂用量)优选地,该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仅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芪12_35g、当归10-40g、杭芍10-40g、川穹8-30g、生地黄15_40g、熟地黄15_40g、五味子6_35g、川贝10-30g、寸冬 10-35g。(I 剂用量)优选地,所述原料药及其用量为:生芪12_20g、当归10_15g、杭芍10_20g、川穹8-10g、生地黄15-22g、熟地黄15-22g、五味子6_10g、川贝10_15g、寸冬10_15g。(I剂用量)所述中药可以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制剂是口服制剂。优选地,所述的口服制剂为汤剂。所述汤剂是将原料药饮片混合加水浸泡,煎煮,去渣取汁而成的液体剂型。煎药用具以砂锅为好,煎药用水以水质纯净为原则,一般煎药前,先将原料药饮片浸泡20分钟,文火煎煮20分钟为宜,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每次煎量100-200ml左右。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在治疗阴虚型咳嗽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药物的服用方法,日服I剂,I剂两煎,分两次服用,一个疗程3天,一般服用
1-3个疗程。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本发明配方是生芪、当归、杭芍、川穹、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川贝、寸冬,是将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相结合并在临床中反复验证而得。具体来讲:生芪,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升阳举陷、补中益气,临床上广泛利用于气阴两虚病症,含有皂甙、蔗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多种微量元素,药理作用可概括为:1)、可促进机体代谢;2)、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3)、并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抗衰老作用。当归、杭芍、川穹、生地黄、熟地黄有生血养血,活血化瘀等作用,能养营滋阴,尤其对肺阴虚有直接的濡养作用。五味子,敛肺,生津,治肺虚喘咳,对呼吸中枢有直接的兴奋功能。川穹,入肺经,润肺散结,止咳化痰,治虚劳咳嗽。寸冬:又名麦门冬,养阴润肺,清肺燥,治咳嗽。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综上九味药,其功能是补气润肺,养阴生津,止咳化痰,极大提高机体的免疫作用,对阴虚型咳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针对晚间咳重和入睡时咳嗽治疗有独特的疗效,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的优点。本发明人对40例病例临床观察,其中女性21人,男性19人,30-65岁,都为晚间咳嗽和入睡前咳重, 部分人已转成支气管炎,通过服用本发明药物,一般1-3个疗程,一个疗程3天,30人治愈,治愈率达75%,有效率为100%。(治愈:咳嗽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咳嗽症状部分消失和减轻,无效:咳嗽症状毫无消失)。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汤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芪15g、当归12g、杭芍12g、川穹8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五味子6g、川贝12g、寸冬12g。该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比将原料药放入砂锅中,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一般100-200ml),煎药前,先浸泡20分钟,文火煎煮20分钟为宜,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实施例2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汤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芪15g、当归10g、杭芍log、川穹8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五味子6g、川贝10g、寸冬IOgo该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比将原料药放入砂锅中,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一般100-200ml),煎药前,先浸泡20分钟,文火煎煮20分钟为宜,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典型病例徐爽,女,35岁,天津人,2012年初冬因感染引起咳嗽,声音较大,咳而不爽,痰少而不易咳出,去医院服用感冒药,三天后感冒减轻,唯咳嗽转重,每晚至入睡时必咳,咳嗽一声连一声,影响入眠,来我处诊治,脉细舌红少苔,诊为阴虚咳嗽,感冒基本痊愈,开中药,配方如下:生芪15g、当归10g、杭芍10g、川穹8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五味子6g、川贝10g、寸冬10g。I付剂量,水煎·服,一般煎煮2次,日服一剂,分两次服用,连服3天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包括如下的原料药制成:生芪、当归、杭芍、川穹、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川贝、寸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由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芪12-35g、当归10-40g、杭芍10-40g、川穹8-30g、生地黄 15-40g、熟地黄 15-40g、五味子 6_35g、川贝 10_30g、寸冬 10_3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仅 由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芪12-35g、当归10-40g、杭芍10-40g、川穹8-30g、生地黄15-40g、熟地黄15-40g、五味子6-35g、川贝10_30g、寸冬10_35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及其用量为:生芪12-20g、当归10-15g、杭芍10-20g、川穹8-10g、生地黄15-22g、熟地黄15-22g、五味子 6-10g、川贝 10-15g、寸冬 10_15g。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是口服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汤剂。
8.权利要求1-7所述中药在治疗阴虚型咳嗽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该治疗阴虚型咳嗽的中药,由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生芪12-35g、当归10-40g、杭芍10-40g、川穹8-30g、生地黄15-40g、熟地黄15-40g、五味子6-35g、川贝10-30g、寸冬10-35g。本发明九味药,其功能是补气润肺,养阴生津,止咳化痰,极大提高机体的免疫作用,对阴虚型咳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针对晚间咳重和入睡时咳嗽治疗有独特的疗效,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3223106SQ2013101522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陈晖 申请人:陈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