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13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儿,他们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未完善,很容易受气候、环境、喂养不当、疾病、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失调,这就是为何小儿在夏季容易发热的根本原因。发烧,体内第一道“防护墙”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高热能引起脱水、惊厥、细胞破坏,如果使用化学药品,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目前非常缺少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发热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萆蘚6-12份、紫花地丁 4-8份、冬葵子6-12份、石膏3-7份、荆芥6_12份、贯众6_12份、连翘6-12份、葛根6-12份、黄芩6-12份、玄参6_12份、生地6_12份、防风6_12份。上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萆蘚9份、紫花地丁 6份、冬葵子9份、石膏5份、荆芥9份、贯众9份、连翘9份、葛根9份、黄芩9份、玄参9份、生地9份、防风9份。上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原料经提取后添加辅料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或颗粒剂。上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辅料为糊精、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甘露糖、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甜菊苷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取萆蘚、紫花地丁、冬葵子、石膏、荆芥、贯众、连翘、葛根、黄芩、玄参、生地、防风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85 %,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口服液,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上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中,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l-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l_2h。上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80-120°C,出风温度为80-90°C,物料温度为70_90°C,雾化压力为0.2-0.4兆帕,喷雾速度为5-10ml/s。上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药物中冬葵子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冬葵的成熟种子,其余均为药典品种。有益效果:1、从中医理论看,小儿乃“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但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谓之“稚阴稚阳”,常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养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且患病后变化迅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在小儿外感病程中,其寒证每易化热,热极又易生风,临床多见小儿热证及惊风,一旦失治误治,延误时机,极易阳气衰脱,而出现阴寒亡阳之证。因此,常于发病之初急投疏风清热之品,幸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若辨治合理,处方精当,则“随拔随应”。本方切中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知小儿外感发热,多以风热为患,极易传里,甚则动风,故宜急投疏风清热之品及清热解毒之品。即使外感风寒,当知寒邪旋即化热传里,也宜早投疏风清热及清热解毒之品。方中以荆芥、防风、连翘、葛根四药为君,有荆防败毒散、银翘散、葛根汤之意,旨在疏风清热。臣以黄芩、石膏清肺泄热,冬葵子、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尤其外感时邪疫毒之温病重症更需重剂施治。佐以玄参、生地,功在清热养阴,除烦解毒,既防热病伤阴,又恐热扰心神,更佐萆蘚利湿去浊,祛风除痹,治风邪夹湿,小儿汗出粘腻,身热不扬者尤宜。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性味辛苦微寒,入肺经,乃引经报使之意也。纵观全方,共奏疏风清热之功,兼养阴解毒之效,用于治疗小儿发热。2、本发明处方设计合理,配伍严谨,经长期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3、本发明组成为中药材,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1、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下:2、按下表中所列重量配比称取本发明所需原料,单位:g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萆蘚6-12份、紫花地丁 4-8份、冬葵子6-12份、石骨3-7份、荆芥6_12份、贯众6_12份、连翘6-12份、葛根6-12份、黄芩6-12份、玄参6_12份、生地6_12份、防风6_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萆蘚9份、紫花地丁 6份、冬葵子9份、石膏5份、荆芥9份、贯众9份、连翘9份、葛根9份、黄芩9份、玄参9份、生地9份、防风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经提取后添加辅料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或颗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糊精、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甘露糖、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甜菊苷的一种或几种。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取萆蘚、紫花地丁、冬葵子、石膏、荆芥、贯众、连翘、葛根、黄芩、玄参、生地、防风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8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口服液,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l-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l-2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喷雾干燥条件为 :进风温度为80-120°C,出风温度为80-90°C,物料温度为70-90°C,雾化压力为0.2-0.4兆帕,喷雾速度为5-10ml/s。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萆薢6-12份、紫花地丁4-8份、冬葵子6-12份、石膏3-7份、荆芥6-12份、贯众6-12份、连翘6-12份、葛根6-12份、黄芩6-12份、玄参6-12份、生地6-12份、防风6-12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口服液、片剂、胶囊或颗粒剂,本发明的功能是疏风清热,养阴解毒,用于治疗小儿发热。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191282SQ2013101522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鞠建明, 刘克冕 申请人:鞠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