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25487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电解“正、负”离子,借助离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自动转换极性开关的作用下,将带电的药物离子沿皮肤表面大量的毛孔和汗腺口以及黏膜的细胞间隙等电阻最小的途径定向导入到皮下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再借助人体的微循环系统,将药物离子吸收至人体病灶区,从而达到治疗未病和各种疾病的目的。本发明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离解成离子,在药物离子中含负电荷的药物离子和正电荷的药物离子,此时自动转换开关及时转换极性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或病患处。
【专利说明】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中药的溶液中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如果阴极电极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电极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利用电学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将所需要导入的药物离子放在与其极性相同的电极下,使其被斥入眼内。应用时,如果电离后药物离子带负电荷,则置于负极下,如果电离后药物离子带正电荷,则置于正极下,通以直流电,使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进入眼内,“极性自动转换”开关及时促进正、负药物离子的导入。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离解成离子,在药物离子中含负电荷的药物离子和正电荷的药物离子,此时自动转换开关及时转换极性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或病患处。
[0004]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6]A:通过电解“正、负”离子,借助离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自动转换极性开关的作用下,将带电的药物离子沿皮肤表面大量的毛孔和汗腺口以及黏膜的细胞间隙等电阻最小的途径定向导入到皮下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再借助人体的微循环系统,将药物离子吸收至人体病灶区,从而达到治疗未病和各种疾病的目的。
[0007]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离解成离子,在药物离子中含负电荷的药物离子和正电荷的药物离子,此时自动转换开关及时转换极性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或病患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这些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内容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对本
【发明内容】
所作的等同替换,或相应的改进,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0]实施例1
[0011]通过电解“正、负”离子,借助离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自动转换极性开关的作用下,将带电的药物离子沿皮肤表面大量的毛孔和汗腺口以及黏膜的细胞间隙等电阻最小的途径定向导入到皮下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再借助人体的微循环系统,将药物离子吸收至人体病灶区,从而达到治疗未病和各种疾病的目的。
[0012]本发明的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离解成离子,在药物离子中含负电荷的药物离子和正电荷的药物离子,此时自动转换开关及时转换极性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或病患处。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子导入仪极性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电解“正、负”离子,借助离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自动转换极性开关的作用下,将带电的药物离子沿皮肤表面大量的毛孔和汗腺口以及黏膜的细胞间隙等电阻最小的途径定向导入到皮下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再借助人体的微循环系统,将药物离子吸收至人体病灶区,从而达到治疗未病和各种疾病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N1/30GK104162227SQ20131018600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0日
【发明者】郭永胜 申请人:西安华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