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员搬运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25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病员搬运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员搬运担架。
背景技术
以往的铲式担架为左右两块全长插板组成,左右两块长插板拼接后即形成担架,搬运病员时需大幅度翻动病员,才将病员移入担架中,这样增加了搬运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对病员的影响也大,且以往的铲式担架单个人员操作不方便,需两名及其以上的人员才可以将病员移入担架中,操作难度大,并且无法根据病员的体型对担架进行调整,担架存放时不折叠,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员搬运担架,该担架结构简单,可根据病员的体型对担架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减少病员的搬动,对病员影响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病员搬运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沿长度方向布设有至少两组勾形铲板,所述每组勾形铲板上端经横向移位机构与担架主体连接,以实现勾形铲板的合拢或分离作业。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位机构包括横向导管,所述横向导管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担架主体两侧的纵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勾形铲板上端头设有横拐杆,所述担架主体下方分别设有用于引导各组勾形铲板的横拐杆相互对接的横向导管,以形成滑移连接结构,所述横拐杆上设有与连接件限位孔相配合用 以防止勾形铲板对接后前后翻转及滑移的限位销孔,所述的横拐杆设有限位块导引孔与连接件的导引螺钉相配合,以引导勾形板铲板顺利对接。进一步的,所述担架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三组勾形铲板和一组T型纵杆,所述三组勾形铲板分别为担架肩部勾形铲板,担架腰部勾形铲板和臀部勾形铲板。进一步的,所述担架肩部勾形铲板上设有可伸缩的纵向插管,所述纵向插管上设有可让头垫板从一端纵向插管插向另一端纵向插管的纵向槽口,所述担架肩勾形铲板旁侧设有担架头扶手,所述担架腰勾形铲板旁侧设有与担架肩扶手相平行的担架腰扶手,所述担架主体尾部设有用于引导T型纵杆伸缩的竖向导管,所述T型纵杆上设有可让担架脚插板从一端T型纵杆插向另一端T型纵杆的纵向槽口。进一步的,所述勾形铲板上端与套管相连接,所述套管套设在担架主体两侧的横向导管上,所述横向导管上设置有横向导板,所述套管上对应设有与横向导板相配合的导槽,所述横向导管经连接件与担架主体的纵杆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纵杆相配合的纵向滑套,所述纵杆上设有可与连接件相对定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纵杆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销及销孔。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上侧设有一对凸块以形成导槽,横向导板的下侧缘设有在勾形铲板摆动时以让凸块通过的开口,中部设有防止套管越位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勾形铲板上设有可供担架头和担架尾的插杆穿过的纵向通孔,所述担架头可分为左右两部,各部插杆与勾形铲板相平行的面上设有可实现分离与合拢的头垫板,所述担架尾分左右两部,各部插杆与勾形铲板相平行的面上设有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担架头穿过担架肩勾形铲板的纵向通孔,又穿过担架扶手的通孔,接入担架腰勾形铲板纵向通孔中,所述担架尾穿过臀部勾形铲板的纵向通孔,接入担架腰勾形铲板纵向通孔中与担架肩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该担架操作方便,任何部位在搬运过程中都可以着力,以利于操作人员搬运,可以根据病员的体型对担架进行调整。(2)将病员移入担架过程中对病员搬动少,影响小,同时增加担架扶手,提高病员的安全感。(3)减少搬运人员数量及其工作量。(4)拆装方便,可折叠,利于存放,占用空间小。(5)每组勾形铲板间设有一定距离,可防止在病员从床移入担架时被单被夹住。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主视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右视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俯视 图4为本发明的图2的E-E视 图5为本发明的图3的D-D视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横拐杆外抽状态 图7为本发明的实 施例1折叠状态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主视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右视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俯视 图11为本发明图8的B-B视 I 一担架主体2—勾形铲板2a—担架肩部勾形铲板2b—担架腰部勾形铲板2c—臀部勾形铲板3—横向导管4 一连接件5—纵杆6—横拐杆6a—限位块导引孔6b—导引螺钉7—限位销孔7a—限位孔8— T型纵杆9一纵向插管Ila—纵向槽口 11 一纵向槽口 12—担架肩扶手12a—担架扶手13—担架腰扶手14 一竖向导管15a—头垫板15—担架脚插板16—套管 18—横向导板19 一导槽20—纵向滑套21—凸块22—开口 23—限位块24—担架头25—担架尾26—插杆27—纵向通孔28—支撑板29—限位销30—销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一种病员搬运担架,包括担架主体1,所述担架主体沿长度方向布设有至少两组勾形铲板2,所述每组勾形铲板2上端经横向移位机构与担架主体I连接,以实现勾形铲板2的合拢或分离作业。为了便于横向移位机构的运动,所述横向移位机构包括横向导管3,所述横向导管3与连接件4相连接,所述连接件4套设在担架主体两侧的纵杆5上。为了实现勾形铲板的分离与合拢,所述勾形铲板2上端头设有横拐杆6,所述担架主体I下方分别设有用于引导各组勾形铲板的横拐杆6相互对接的横向导管3,以形成滑移连接结构,所述横拐杆6上设有与连接件4限位孔7a相配合用以防止勾形铲板2对接后前后翻转及滑移的限位销孔7,所述的横拐杆6设有限位块导引孔6a与连接件4的导引螺钉6b相配合,以引导勾形板铲板2顺利对接。为了承载肩部,腰部、臀部及腿部,所述担架主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三组勾形铲板2和一组T型纵杆8,所述三组勾形铲板2分别为担架肩部勾形铲板2a,担架腰部勾形铲板2b和臀部勾形铲板2c。为了减少存放时担架的体积,所述担架肩部勾形铲板2a上设有可伸缩的纵向插管9,所述纵向插管9上设有可让头垫板15a从一端纵向插管9插向另一端纵向插管9的纵向槽口 11a,所述担架肩勾形铲板2a旁侧设有担架头扶手12,所述担架腰勾形铲板2a旁侧设有与担架肩扶手12相平行的担架腰扶手13,所述担架主体尾部设有用于引导T型纵杆8伸缩的竖向导管14,所述T型纵杆(8)上设有可让担架脚插板15从一端T型纵杆8插向另一端T型纵杆8的纵向槽口 11。实施例1担架的使用步骤如下:(1)将部件组装好的担架放置于病员上方,使三组勾形铲板及T型纵杆分别位于病员两侧。(2)将纵向插管从担架肩部勾形铲板中抽出,继而推动各部勾形铲板,使其沿横向导管运动,担架肩部勾形铲板位于病员肩部下方,担架腰部勾形铲板位于病员腰部下方,担架臀部勾形铲板位于病员臀部下方。可根据病员的上下身端的长短来调整担架腰部勾形铲板和肩部勾形铲板的位置。(3)将限位销插入销孔中,以防止勾形铲板前后翻转。再将病员头部抬起,将头垫板从一端纵向插管的纵向槽口插向另一端纵向插管的纵向槽口,使病员头部托于头垫板上。将T型纵杆从竖向导管中下拉,抬起病员的双脚再将担架尾插板从一端T型纵杆的槽口插向另一端T型纵杆的槽口,使病员的双脚托于担架尾插板上。(4)存放 时,将纵向插管插入担架头勾形铲板中,T型纵杆的插入竖向导管中,分别旋转各组勾形铲板,使其沿横向导管周向旋转,以形成折叠状态,减少存放体积。实施例2:参考图8,图9,图10,图11,所述勾形铲板2上端与套管16相连接,所述套管16套设在担架主体I两侧的横向导管3上,所述横向导管3上设置有横向导板18,所述套管16上对应设有与横向导板18相配合的导槽19,所述横向导管3经连接件4与担架主体的纵杆5相连接,所述连接件4上设有与纵杆5相配合的纵向滑套21,所述纵杆5上设有可与连接件4相对定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纵杆5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销29及销孔30。为了限制勾形铲板前后翻转,所述套管16上侧设有一对凸块以形成导槽19,横向导板18的下侧缘设有在勾形铲板2摆动时以让凸块21通过的开口 22,中部设有防止套管16越位的限位块23。为了实现担架头和担架尾对接,所述勾形铲板2上设有可供担架头24和担架尾25的插杆26穿过的纵向通孔27,所述担架头24可分为左右两部,各部插杆26与勾形铲板2相平行的面上设有可实现分离与合拢的头垫板10,所述担架尾25分左右两部,各部插杆26与勾形铲板2相平行的面上设有支撑板28。
所述担架头24穿过担架肩勾形铲板2a的纵向通孔27,又穿过担架扶手12a的通孔,接入担架腰勾形铲板2b纵向通孔27中,所述担架尾25穿过臀部勾形铲板2c的纵向通孔27,接入担架腰勾形铲板2b纵向通孔27中与担架肩24对接。该病员搬运担架可以根据病员的体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病员更加舒适。该病员的勾形铲板都可以单独调整推进。该病员搬运担架的使用步骤如下:(I)在使用时,先将担架上部置于病床上,使三组勾形铲板的每对铲板分别置于病员的肩部、腰部及腿部两外侧,根据病员的身高通过移动连接件使与连接件相连的勾形铲板移动,以达到对病员搬运担架的长度进行调整,然后分别逐步将铲板向肩部、腰部及腿部推进。①担架肩部勾形铲板推进:操作者只需将病员肩部托起一小段距离,使肩部与病床形成一定间隙,然后将一边的勾形伊板沿横杆方向推进以拖于病员肩部下端,然后再将另一边的担架肩部勾形铲板推进至所需位置。②担架腰部勾形铲板推进:操作者先将病员的腰部托起一小段距离,使病员腰部与病床有一定间隙,然后将一边的勾形铲板沿横杆推进置于所需位置,再将另一边的勾形铲板推进置于所需位置。③担架臀部勾形铲板推 进:操作者可将病员的臀抬起一定距离,将臀部置于勾形铲板上,同时将腿抬起置于担架尾上的腿垫板上,然后可以逐步推进,另一边也采取相同的动作推进。④调整勾形铲板,以使三组勾形铲板的一边铲板上的通孔位于同轴上,另一边铲板上的通孔位于同轴上,然后将组装好的担架主体的担架头插杆穿过担架头勾形铲板的铲板通孔,再穿过担架扶手的通孔中最后穿在担架腰部勾形铲板的铲板通孔中,再将担架扶手扣于连接杆上;担架尾插杆穿入担架臀部勾形铲板的铲板通孔中,再插入担架腰部勾形铲板通孔中与担架肩部插杆相接触,以实现担架头和担架尾将担架连成一体,再将病员头部稍微抬起,把头部垫板沿滑槽移入置于病员头下。(2)存放时,将担架头和担架尾从勾形铲板上拆除,拆分成两件;再将勾形铲板沿横杆移动以使凸块位于横向导板的开口处,分别旋转勾形铲板形成折叠状,然后将担架头和担架尾拆分后的部件放置于上部横杆的上方。本发明在较佳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搬运担架的铲板外部上套设橡胶,以增加病员躺躺于担架上的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病员搬运担架,包括担架主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主体沿长度方向布设有至少两组勾形铲板(2),所述每组勾形铲板(2)上端经横向移位机构与担架主体(I)连接,以实现勾形铲板(2)的合拢或分离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位机构包括横向导管(3),所述横向导管(3)与连接件(4)相连接,所述连接件(4)套设在担架主体两侧的纵杆(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形铲板(2)上端头设有横拐杆(6),所述担架主体(I)下方分别设有用于引导各组勾形铲板的横拐杆(6)相互对接的横向导管(3),以形成滑移连接结构,所述横拐杆(6)上设有与连接件(4)限位孔(7a)相配合用以防止勾形铲板(2)对接后前后翻转及滑移的限位销孔(7),所述的横拐杆(6)设有限位块导引孔(6a)与连接件(4)的导引螺钉(6b)相配合,以引导勾形板铲板(2)顺利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主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三组勾形铲板( 2)和一组T型纵杆(8),所述三组勾形铲板(2)分别为担架肩部勾形铲板(2a),担架腰部勾形铲板(2b)和臀部勾形铲板(2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肩部勾形铲板(2a)上设有可伸缩的纵向插管(9),所述纵向插管(9)上设有可让头垫板(15a)从一端纵向插管(9)插向另一端纵向插管(9)的纵向槽口(11a),所述担架肩勾形铲板(2a)旁侧设有担架头扶手(12),所述担架腰勾形铲板(2a)旁侧设有与担架肩扶手(12)相平行的担架腰扶手(13),所述担架主体(I)尾部设有用于引导T型纵杆(8)伸缩的竖向导管(14),所述T型纵杆(8)上设有可让担架脚插板(15 )从一端T型纵杆(8 )插向另一端T型纵杆(8 )的纵向槽口( 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形铲板(2)上端与套管(16)相连接,所述套管(16)套设在担架主体(I)两侧的横向导管(3)上,所述横向导管(3)上设置有横向导板(18),所述套管(16)上对应设有与横向导板(18)相配合的导槽(19),所述横向导管(3)经连接件(4)与担架主体的纵杆(5)相连接,所述连接件(4)上设有与纵杆(5)相配合的纵向滑套(21),所述纵杆(5)上设有可与连接件(4)相对定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纵杆(5 )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销(29 )及销孔(30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6)上侧设有一对凸块以形成导槽(19),横向导板(18)的下侧缘设有在勾形铲板(2)摆动时以让凸块(21)通过的开口( 22 ),中部设有防止套管(16 )越位的限位块(23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形铲板(2)上设有可供担架头(24)和担架尾(25 )的插杆(26 )穿过的纵向通孔(27 ),所述担架头(24)可分为左右两部,各部插杆(26)与勾形铲板(2)相平行的面上设有可实现分离与合拢的头垫板(10),所述担架尾(25 )分左右两部,各部插杆(26 )与勾形铲板(2 )相平行的面上设有支撑板(28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病员搬运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头(24)穿过担架肩勾形铲板(2a)的纵向通孔(27),又穿过担架扶手(12a)的通孔,接入担架腰勾形铲板(2b)纵向通孔(27 )中,所述担架尾(25 )穿过臀部勾形铲板(2c )的纵向通孔(27 ),接入担架腰勾形铲板(2b)纵向通孔(27)中与担架肩(24)对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员搬运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所述担架主体沿长度方向布设有至少两组勾形铲板,所述每组勾形铲板上端经横向移位机构与担架主体连接,以实现勾形铲板的合拢或分离作业。该担架结构简单,可根据病员的体型对担架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减少病员的搬动,对病员影响小。
文档编号A61G1/00GK103239329SQ20131019674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4日
发明者郭自刚 申请人:郭自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