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16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中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中风已经越来成为一种高发病率的病症,中风是脑血管病变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病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明显动脉硬化者。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二大类。中风为当今老年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中风、心脏病和癌症)之一。因此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早治疗。目前治疗中风的药物较多,西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起效快、针对性强的优点,但西药往往致力于消除局部病症,作用方式单一,很难做到一些中药能够从血液及血管同时治疗脑血栓的目的,而且西药具有抗药性大及副作用大的缺点,中药的长效性、安全性、治疗的全面性方面都是西药不能比的。但是目前中药治疗该病的特效药较少,部分中药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中风的药物。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附子10-20份、人参5-15份、细辛5-15份、牛膝5_15份、地龙5_15份、甘草4_10份。本发明药物各组分进一步的质量配比为:
附子15份、人参10份、细辛10份、牛膝10份、地龙10份、甘草7份。上述各组分的药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药剂,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上述质量份数的中药混合均匀,加入清水,文火煎0.5—2小时,反复煎3次后,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一 1.2 (50°C)的清膏,于50— 60°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中医认为,中风多由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阴滞、内风妄动、挟痰挟瘀上冲、脉洛、脾阻、脑洛失养等而发病。中医治疗该病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凡脑病者,多为弦脉,弦为肝病,肝火过盛引发冲气上升,而血也随之上升,而至脑部充血,或血拴形成,本方用黄芪升气,重用石决明、代赤石镇肝引血下行,使气血畅通,肝脉平和,阴阳平衡,得以自愈。重用黄芪,而黄芪之性尤善升气,现本方重用降气引血下行之药达到升中有降,不致血液妄行。本发明组方中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对于中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实际疗效,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中风病人100例。
诊断标准:I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急性脑缺血性中风发作24-48小时后, 头部CT可显示缺血病灶。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动脉系统的狭窄和闭塞;局部脑血流测定,可提示局部脑缺血病变。
2出血性中风: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CT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临床上根据患者意识清醒与否、是否昏迷、偏瘫程度等将出血性中风分为三级。
临床统计结果表明:治愈79例,治愈率为79%,明显好转16例,总有效率95%,。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效果明显,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附子11kg、人参6 kg、细辛14 kg、牛膝6 kg、地龙6 kg、甘草5kg。
取上述中药混合均匀,加入清水,反复煎3次,第一次煎1.5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煎I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 (50°C)的清膏,于50°C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实施例2: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附子19kg、人参14 kg、细辛6 kg、牛膝14 kg、地龙14kg、甘草9kg。
取上述中药混合均匀,加入清水,反复煎3次,第一次煎1.5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煎I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 为1.2(50°0的清膏,于601: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附子10-20份、人参5-15份、细辛5-15份、牛膝5_15份、地龙5_15份、甘草4_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附子15份、人参10份、细辛10份、牛膝10份、地龙10份、甘草7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是胶囊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中风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原料药混合均匀,加入清水,文火煎O. 5—2小时,反复煎3次后,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50°C下相对密度为I一 I. 2的清膏,于50— 60°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它是由附子、人参细辛、牛膝、地龙、甘草为原料制得,该药物可以制成临床使用的多种药剂,对于中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无毒副作用,效果明显,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251696SQ2013102101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1日
发明者武伟 申请人:武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