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6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是由口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口服药由以下原料制成知母、覆盆子、红花、威灵仙、川芎、补骨脂、独活、薏苡仁、黄柏、萆薢、虎杖、鸡血藤、防己、川牛膝、木香、络石藤、粳米、蒲公英、没药、土茯苓、白术、海风藤、泽泻、车前子;外用药由以下原料制成苏木、蜈蚣、狗脊、马钱子、羌活、苍术、乌蛇、太子参、血竭、桂枝、孩儿茶,本发明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并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秉着以口服中药为本配合外用中草药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疗,其中药配方避免了西医疗法单向作用的副反应,主张攻补兼施,这样可以保证了疗效,达到标本兼治,愈后不易复发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1、【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2、【背景技术】
[0002]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
[0003]多发人体各部位,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 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 ),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0004]许多痛风患者选择尝试食用各种药物已实现治疗目的,但是服用的现有药物多数对身体能够造成伤害而且见效特别慢、疗程特别长,最后还不能根除此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缓解症状,久而久之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3、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并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秉着以口服中药为本配合外用中草药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疗,其中药配方避免了西医疗法单向作用的副反应,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主张攻补兼施,这样可以保证了疗效,达到标本兼治,愈后不易复发。`
[0006]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是由口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口服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0007]知母3-8份、覆盆子5-12份、红花10_20份、威灵仙5_12份、
[0008]川弯3-8份、补骨脂5-12份、独活5-12份、薏该仁10-20份、
[0009]黄柏3-8份、萆蘚3-8份、虎杖10-20份、鸡血藤5_12份、
[0010]防己3-8份、川牛膝5-12份、木香3-8份、络石藤10-20份、
[0011]粳米3_8份、蒲公英10-20份、没药5_12份、土获茶3-8份、
[0012]白术3-8份、海风藤10-20份、泽泻5_12份、车前子10-20份;
[0013]口服药的制备方法:
[0014]按比例称取知母、覆盆子、红花、威灵仙、川芎、补骨脂、独活、薏苡仁、黄柏、萆蘚、虎杖、鸡血藤、防己、川牛膝、木香、络石藤、粳米、蒲公英、没药、土茯苓、白术、海风藤、泽泻、车前子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10倍原料药重量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5倍原料药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C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400目,消毒后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0015]外用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0016]苏木2-5份、蜈蚣3-8份、狗脊2-5份、马钱子1_5份、
[0017]羌活5-12份、苍术5-12份、乌蛇3_8份、太子参2_5份、
[0018]血竭1-5份、桂枝3-8份、孩儿茶20-50份、香油300-500份;
[0019]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0020]按比例将苏木、蜈蚣、狗脊、马钱子、羌活、苍术、乌蛇、太子参、血竭、桂枝、孩儿茶粉碎至300-400目细粉,放入香油中浸泡48小时,然后慢火加热150-180°C将药物煎炸微黄,趁热过滤,滤渣碾压成糊,与油液混合搅拌均匀成糊状罐装即为成品。
[002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是由口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口服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0022]知母4-6份、覆盆子6-10份、红花12-18份、威灵仙6_10份、
[0023]川弯4-6份、补骨脂6-10份、独活6-10份、薏苡仁12-18份、
[0024]黄柏4-6份、萆蘚4-6份、虎杖12-18份、鸡血藤6_10份、
[0025]防己4-6份、川牛膝6-10份、木香4-6份、络石藤12-18份、
[0026]粳米4-6份、蒲公英.12-18份、没药6_10份、土茯苓4_6份、
[0027]白术4-6份、海风藤12-18份、泽泻6_10份、车前子12_18份;
[0028]外用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0029]苏木3-4份、蜈蚣4-6份、狗脊3-4份、马钱子2-4份、
[0030]羌活6-10份、苍术6-10份、乌蛇4-6份、太子参3_4份、
[0031]血竭2-4份、桂枝4-6份、孩儿茶30-40份、香油350-450份。
[003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是由口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口服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0033]知母5份、覆盆子8份、红花15份、威灵仙8份、
[0034]川芎5份、补骨脂8份、独活8份、薏苡仁15份、
[0035]黄柏5份、萆蘚5份、虎杖15份、鸡血藤8份、
[0036]防己5份、川牛膝8份、木香5份、络石藤15份、
[0037]粳米5份、蒲公英15份、没药8份、土茯苓5份、
[0038]白术5份、海风藤15份、泽泻8份、车前子15份;
[0039]外用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0040]苏木3份、蜈蚣5份、狗脊4份、马钱子3份、
[0041]羌活8份、苍术8份、乌蛇5份、太子参4份、
[0042]血竭3份、桂枝5份、孩儿茶35份、香油400份。
[0043]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中药材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理药学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痛风,充分发挥中药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无毒无害,可长期服用。治疗了痛风弓I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提闻了患者工作、生活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0044]实施例1
[0045]口服药:
[0046]知母3g、覆盆子5g、红花10g、威灵仙5g、
[0047]川芎3g、补骨脂5g、独活5g、薏苡仁10g、
[0048]黄柏3g、萆蘚3g、虎杖10g、鸡血藤5g、
[0049]防己3g、川牛膝5g、木香3g、络石藤10g、
[0050]粳米3g、蒲公英10g、没药5g、土获茶3g、
[0051]白术3g、海风藤10g、泽泻5g、车前子IOg ;
[0052]口服药的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知母、覆盆子、红花、威灵仙、川芎、补骨脂、独活、薏苡仁、黄柏、萆蘚、虎杖、鸡血藤、防己、川牛膝、木香、络石藤、粳米、蒲公英、没药、土茯苓、白术、海风藤、泽泻、车前子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10倍原料药重量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5倍原料药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C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400目,消毒后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0053]外用药:
[0054]苏木2g、蜈蚁3g、狗脊2g、马钱子lg、
[0055]羌活5g、苍术5g、乌蛇3g、太子参2g、
`[0056]血竭lg、桂枝3g、孩儿茶20g、香油300g ;
[0057]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0058]按比例将苏木、蜈蚣、狗脊、马钱子、羌活、苍术、乌蛇、太子参、血竭、桂枝、孩儿茶粉碎至300目细粉,放入香油中浸泡48小时,然后慢火加热150°C将药物煎炸微黄,趁热过滤,滤渣碾压成糊,与油液混合搅拌均匀成糊状罐装即为成品。
[0059]用法与用量:
[0060]口服药:口服每日两次,每次两粒,每粒含药15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61]夕卜用药:每日涂患处1-2次,涂药后自然晾干。
[0062]实施例2
[0063]口服药:
[0064]知母8g、覆盆子12g、红花20g、威灵仙12g、
[0065]川弯8g、补骨脂12g、独活12g、薏苡仁20g、
[0066]黄柏8g、萆蘚8g、虎杖20g、鸡血藤12g、
[0067]防己8g、川牛膝12g、木香8g、络石藤20g、
[0068]粳米8g、蒲公英20g、没药12g、土茯苓8g、
[0069]白术8g、海风藤20g、泽泻12g、车前子20g ;
[0070]外用药:
[0071]苏木5g、蜈蚁8g、狗脊5g、马钱子5g、
[0072]芜;活12g、苍术12g、乌蛇8g、太子参5g、
[0073]血竭5g、桂枝8g、孩儿茶50g、香油500g ;
[0074]本药方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口服药和外用药的制备方法、用法和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0075]实施例3
[0076]口服药:
[0077]知母4g、覆盆子6g、红花12g、威灵仙6g、
[0078]川弯4g、补骨脂6g、独活6g、薏该仁12g、
[0079]黄柏4g、萆蘚4g、虎杖12g、鸡血藤6g、
[0080]防己4g、川牛膝6g、木香4g、络石藤12g、
[0081]粳米4g、蒲公英12g、没药6g、土茯苓4g、
[0082]白术4g、海风藤12g、泽泻6g、车前子12g ;
[0083]外用药:
[0084]苏木3g、蜈蚁4g、狗脊3g、马钱子2g、
[0085]羌活6g、苍术6g、乌蛇4g、太子参3g、
[0086]血竭2g、桂枝4g、孩儿茶30g、香油350g ;
[0087]本药方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口服药和外用药的制备方法、用法和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88]实施 例4
[0089]口服药:
[0090]知母6g、覆盆子10g、红花18g、威灵仙10g、
[0091]川弯6g、补骨脂10g、独活10g、薏苡仁18g、
[0092]黄柏6g、萆蘚6g、虎杖18g、鸡血藤10g、
[0093]防己6g、川牛膝10g、木香6g、络石藤18g、
[0094]粳米6g、蒲公英18g、没药10g、土获茶6g、
[0095]白术6g、海风藤18g、泽泻10g、车前子18g ;
[0096]外用药:
[0097]苏木4g、蜈蚁6g、狗脊4g、马钱子4g、
[0098]羌活10g、苍术10g、乌蛇6g、太子参4g、
[0099]血竭4g、桂枝6g、孩儿茶40g、香油450g ;
[0100]本药方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口服药和外用药的制备方法、用法和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101]实施例5
[0102]口服药:
[0103]知母5g、覆盆子8g、红花15g、威灵仙8g、
[0104]川芎5g、补骨脂8g、独活8g、薏苡仁15g、
[0105]黄柏5g、萆蘚5g、虎杖15g、鸡血藤8g、
[0106]防己5g、川牛膝8g、木香5g、络石藤15g、
[0107]粳米5g、蒲公英15g、没药8g、土茯苓5g、
[0108]白术5g、海风藤15g、泽泻8g、车前子15g ;
[0109]夕卜用药:
[0110]苏木3g、蜈蚁5g、狗脊4g、马钱子3g、
[0111]羌活8g、苍术8g、乌蛇5g、太子参4g、[0112]血竭3g、桂枝5g、孩儿茶35g、香油400g ;
[0113]本药方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口服药和外用药的制备方法、用法和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114]通过对数百例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观察,本发明药物治愈率高达92%以上。其中男性病例53例,女性病例47例,病程最长十五年,最短8个月。通过对患者跟踪观察分析研究总结,95 %以上的患者认为此药具有独特疗效。
[0115]典型临床病例:
[0116]病例1:
[0117]郭XX性别:男年龄:65岁。患者左足趾,足背反复肿痛6年。近来服用西药效果不佳,疼痛固定于左足背。一周前因酒后卧睡受凉至病症加重,局部红肿热痛。经查:面红、颇行、左足背红肿压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化验血尿酸720umol/L。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1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消失,行走自如,血尿酸346umol/L。为巩固疗效继续治疗三个月。随访一年,未复发。
[0118]病例2:
[0119]孙XX性别:男年龄:52岁。诊断:两拇指关节轻度增生,肿胀,局部呈暗红,有明显压痛,舌质淡,舌苔白腻,血尿酸597umol/L,尿常规正常,肾功能轻度异常。确认为痛风性关节炎。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1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症状消退,两拇指关节色素转淡,当地医院复查血尿酸405umol/L。继续治疗三个月后,血尿酸降到320umol/L,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0120]病例3:.
[0121]郑XX性别:男年龄:65岁。有10多年痛风病史,长期治疗秋水仙碱、别嘌吟醇等西药,中药水剂也不知吃过多少,可痛风发作越来越频繁,经朋友介绍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按实施例2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两个月后,痛风症状全部消失,后又巩固治疗三个月,至今痛风再也没发作过。
[0122]病例4:
[0123]蒋X性别:男年龄:46岁。痛风病史7年,长期靠西药控制病情,也吃过不少所谓能治痛风的中成药,病没治好,肝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肾脏受损,夫妻生活受到影响。妻子多次提出离婚。2011年8月,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2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一个月后,症状减轻,又治疗三个月后,经检查痛风症状全部消失,面色由白转为红润,头发也由白变黑,夫妻生活趋于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再次犯病。
[0124]病例5:
[0125]张XX性别:男年龄:58岁。患痛风性关节炎5年,5年前出现双脚大拇指疼痛,夜间加重,白天缓解,还伴有发热,全身无力,血尿酸705umol/L,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经口服别嘌醇、秋水仙碱后症状缓解。以后每次饮酒劳累后症状发作,自己服一些药物也可控制,但近一年来治疗上述药物效果欠佳,最近一次发作疼痛难忍,口服药物难以缓解。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3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半月后疼痛,肿胀减轻。三个月后,症状消失。到现在半年多了,症状没再出现反复,各项检查指标也都正

巾O
[0126]病例6:[0127]谭X性别:男年龄:72岁。患痛风20多年,反复发作,血尿酸长期高于680umol/L,突发性的夜间脚趾关节痛,膝关节突起的关节结石,使他饱受了痛风的折磨。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3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三个月后,血尿酸降低到正常水平,疼痛消失。后又巩固治疗两个月,完全康复。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0128]病例7:
[0129]陈X性别:女年龄:62岁。患痛风病6年,经常半夜右足趾红肿,各趾跖屈时疼痛、肿胀,使她难以忍受。当地中医治疗多次,时好时坏,痛苦不堪,血尿酸610umol/L,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4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一个月后,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各趾跖屈自如,后继续治疗三个月,完全康复,随访二年未复发。
[0130]病例8:
[0131]林XX性别:男年龄:58岁。有10多年痛风史,常常治疗西药控制,由于痛风经常发作,患者极为痛苦,多年来花在痛风治疗的费用不少,但病没治好,反而带来其他一些疾病,如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4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一个月后,效果明显,三个月后,各种症状消失。又巩固一个月,停药后,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0132]病例9:
[0133]王XX性别:男年龄:56岁。患痛风病8年,关节红肿热痛,发作频繁,大约每月发作一次,伴下肢沉重,治疗很多西药,未见好转,反而有腹泻、胃肠不适症状。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5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七天后,效果显著,两个月后,各种症状即消失,后巩固治疗二个月。随访一年未复发。
[0134]病例10:`[0135]张XX性别:男年龄:55岁。患者5年前出现手指,足趾关节肿痛,以夜间痛为甚,右手指关节僵硬破溃已二年。因5年前,经常工作至深夜,感受风寒,有时手指,足趾肿痛,因工作忙,未放心上。以后每劳累,风寒后,疼痛增加。去医院就诊,以类风湿关节炎处理,曾服布洛芬等西药,疼痛有所缓解,时轻时重,未根治。2年前右手指近端破溃,流出白色脂膏,血尿酸高达898umol/L,确认为痛风。即治疗别嘌呤醇,丙硫酸等,病情有所好转。但因胃痛不适停服。因而疼痛加剧,又继续治疗,迄今未愈。查:右手食指中指肿痛破溃,左足大趾内侧肿痛,血尿酸695umol/L。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实施例5配方口服药和外用药同时治疗,一个月后,疼痛减轻,破溃处分泌物有所减少,足趾肿痛减轻。继续治疗三个月后,患者以上症状消失,血尿酸已接近正常,随巩固治疗二个月。随访一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口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口服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知母3-8份、覆盆子5-12份、红花10-20份、威灵仙5_12份、 川弯3-8份、补骨脂5-12份、独活5-12份、薏该仁10-20份、 黄柏3-8份、萆蘚3-8份、虎杖10-20份、鸡血藤5-12份、 防己3-8份、川牛膝5-12份、木香3-8份、络石藤10-20份、 粳米3-8份、蒲公英10-20份、没药5-12份、土获茶3-8份、 白术3-8份、海风藤10-20份、泽泻5-12份、车前子10_20份; 口服药的制备方法: 按比例称取知母、覆盆子、红花、威灵仙、川芎、补骨脂、独活、薏苡仁、黄柏、萆蘚、虎杖、鸡血藤、防己、川 牛膝、木香、络石藤、粳米、蒲公英、没药、土茯苓、白术、海风藤、泽泻、车前子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10倍原料药重量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5倍原料药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C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400目,消毒后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外用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苏木2-5份、蜈蚣3-8份、狗脊2-5份、马钱子1-5份、 羌活5-12份、苍术5-12份、乌蛇3-8份、太子参2_5份、 血竭1-5份、桂枝3-8份、孩儿茶20-50份、香油300-500份; 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按比例将苏木、蜈蚣、狗脊、马钱子、羌活、苍术、乌蛇、太子参、血竭、桂枝、孩儿茶粉碎至300-400目细粉,放入香油中浸泡48小时,然后慢火加热150-180°C将药物煎炸微黄,趁热过滤,滤渣碾压成糊,与油液混合搅拌均匀成糊状罐装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口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口服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知母4-6份、覆盆子6-10份、红花12-18份、威灵仙6_10份、 川弯4-6份、补骨脂6-10份、独活6-10份、薏苡仁12-18份、 黄柏4-6份、萆蘚4-6份、虎杖12-18份、鸡血藤6_10份、 防己4-6份、川牛膝6-10份、木香4-6份、络石藤12-18份、 粳米4-6份、蒲公英12-18份、没药6-10份、土茯苓4_6份、 白术4-6份、海风藤12-18份、泽泻6-10份、车前子12-18份; 外用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苏木3-4份、蜈蚣4-6份、狗脊3-4份、马钱子2-4份、 羌活6-10份、苍术6-10份、乌蛇4-6份、太子参3-4份、 血竭2-4份、桂枝4-6份、孩儿茶30-40份、香油350-4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口服药和外用药组成,其中口服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知母5份、覆盆子8份、红花15份、威灵仙8份、 川芎5份、补骨脂8份、独活8份、薏苡仁15份、黄柏5份、萆蘚5份、虎杖15份、鸡血藤8份、防己5份、川牛膝8份、木香5份、络石藤15份、粳米5份、蒲公英15份、没药8份、土茯苓5份、白术5份、海风藤15份、泽泻8份、车前子15份;外用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苏木3份、蜈蚣5份、狗脊4份、马钱子3份、羌活8份、苍术8份、乌蛇5份、太子参4份、血竭3份 、桂枝5份、孩儿茶35份、香油400份。
【文档编号】A61K36/90GK103432477SQ201310275054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吴伶 申请人:吴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