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及消毒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5674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及消毒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及消毒便器,为解决现有技术物耗高效果差问题,其是通过在座便器座圈或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的座圈消毒装置对座圈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是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或者入厕前或者入厕前和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对座圈进行限时自动消毒。所述消毒是由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实现、或者是由将座圈上表面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臭氧消毒装置向该空间释放臭氧实现、或者是由座圈喷洒消毒装置向座圈喷洒消毒液实现。其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其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
【专利说明】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及消毒便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座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及消毒便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不同人使用同一座便器座垫时容易造成疾病的交叉传染,所以目前有人为此设计了“能够覆盖U型垫圈的多层纸垫”,一种是直接安装在U型垫圈上,在人们入厕时能通过撕掉最上面的一层,使其下面的一层露出而起到隔离作用。有人发现这种隔离垫实际上仍不能起到真正的隔离作用,即因为所有的纸垫始终露在外面,容易错位,仍不能完全避免交叉传染现象,具有隔离不彻底的缺陷;另一种是储放在U型垫圈附近,使用时则撕掉最上面的一层放置在U型垫圈上,因为该层纸垫仅是放置在U型垫圈上,并不加以固定,所以容易被风吹落或吹偏,或被碰歪,起不到真正的隔离作用。
[0003]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自动卫生隔离式座便器座垫,它由底座和与之铰接的顶盖、座垫组成,座垫由U型座圈和与底座铰接的后舱室组成,后舱室包括下舱座和上舱盖,U型座圈的一端通过内侧悬吊支架悬装在下舱座的一端,下舱座在该端U型座圈的后部装有由电动机驱动的隔离带卷轴,隔离带卷轴与该端U型座圈之间还装有与隔离带压接的刺辊,刺辊进一步连接转数传感器,转数传感器再通过控制板连接电源、电动机和开关;下舱座在U型座圈完全悬空的另一端的后侧配装有隔离带储轴,隔离带储轴上的口袋型隔离带的外端穿过U型座圈后固定在隔离带卷轴上,U型座圈在隔离带卷轴一端还配装有隔离带割刀。口袋型隔离带优选由塑料薄膜制成。隔离带割刀也可以由悬吊支架的边刃来代替,即由在隔离带割刀的位置设置边刃的方式来实现割刀功能。如此设计,能在入厕起身后通过按动电动机的手动开关,使隔离带得到彻底更新,并且隔离带全部包覆U型座圈,不存在任何交叉传染的机会。因此,其具有能彻底隔离,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这种座垫由于造价高、运行成本高,根本不能在普遍使用大众公厕内推广使用,并且,用后这种座垫的口袋型隔离带不易无害化处理,并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品,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消毒便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是通过在座便器座圈或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的座圈消毒装置对座圈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是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或者入厕前或者入厕前和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对座圈进行限时自动消毒。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
[0006]作为优化,所述消毒是由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实现、或者是由将座圈上表面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臭氧消毒装置向该空间释放臭氧实现、或者是由座圈喷洒消毒装置向座圈喷洒消毒液实现;座便器配用的冲水机构为恭桶背后配置的冲水箱或者为恭桶通过管道和冲水开关连接的水气混合冲水装置。所述恭桶后面没有冲水箱时,所述座圈消毒装置可以配置在恭桶背后的墙面上,也可以配置在其它部分。
[0007]作为优化,所述消毒空间由所述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制有或者装有的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与所述座圈之间围成,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照射所述座圈的紫外线消毒灯实现;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实现,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通过输送管向所述臭氧释放口输送臭氧;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实现,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承接来自在消毒液喷洒器的消毒液,所述消毒液为双氧水或者酒精。所述凹槽内优选制有或者装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用于支撑在座圈上端面上的支撑支持柱或者脚。
[0008]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所述消毒液喷洒器由依次相连的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或加压泵及喷嘴组成,所述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加压泵将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中的的消毒液雾化或者加压后输送向喷嘴。
[0009]作为优化,所述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是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装的供座圈扣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外周的外扣凸边和用于扣住座圈内周的内扣凸边,所述上盖或者凹槽圈在其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制有环形凹槽,由所述上盖的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与座圈围成;所述环形凹槽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紫外线消毒灯或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凹槽内配置紫外线消毒灯时,还可以进一步加装罩住凹槽及凹槽内紫外线灯的透明玻璃罩。
[0010]作为优化,所述座圈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
[0011]所述座圈消毒装置配有带限时电路的开关,所述开关配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上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并由座圈与上盖或者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扣合时触动打开。
[0012]用于实现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消毒便器是在座便器座圈或者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对座圈进行消毒的座圈消毒装置;所述消毒是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或者入厕前或者入厕前和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对座圈进行限时自动消毒。与现有技术的隔离带相比,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
[0013]作为优化,所述消毒是由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实现、或者是由将座圈上表面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臭氧消毒装置向该空间释放臭氧实现、或者是由座圈喷洒消毒装置向座圈喷洒消毒液实现;座便器配用的冲水机构为恭桶背后配置的冲水箱或者为恭桶通过管道和冲水开关连接的水气混合冲水装置。所述恭桶后面没有冲水箱时,所述座圈消毒装置可以配置在恭桶背后的墙面上,也可以配置在其它部分。
[0014]作为优化,所述消毒空间由所述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制有或者装有的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与所述座圈之间围成,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照射所述座圈的紫外线消毒灯实现;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实现,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通过输送管向所述臭氧释放口输送臭氧;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实现,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承接来自消毒液喷洒器的消毒液,所述消毒液为双氧水或者酒精。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
[0015]所述消毒液喷洒器由依次相连的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或加压泵及喷嘴组成,所述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加压泵将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中的的消毒液雾化或者加压后输送向喷嘴。
[0016]作为优化,所述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是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装的供座圈扣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外周的外扣凸边和用于扣住座圈内周的内扣凸边,所述上盖或者凹槽圈在其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制有环形凹槽,由所述上盖的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与座圈围成;所述环形凹槽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紫外线消毒灯或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
[0017]作为优化,所述座圈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
[0018]所述座圈消毒装置配有带限时电路的开关,所述开关配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上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并由座圈与上盖或者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扣合时触动打开。
[0019]其主要方案有:一、上盖和座圈合成设计成一个相对闭合紫外消毒空间,紫外灯置上盖,成圈,上盖与紫外消毒空间:当合上上盖,为圈盖一体,自动接通紫外线消毒;当人使用时,启开上盖(圈盖分离)为断电状态,保障人使用时无紫外线;当圈盖一体消毒状态,可设置定时器,数分钟自动断电,以保障长时间无人时,避免处于无效消毒状态。
[0020]二、配用“节水娃”牌气水混合冲水装置时,可在气水装置前部设紫外消毒箱,坐便器不设上盖,只设圈盖。人不用便器时,圈盖上掀,置墙箱内,呈消毒状态(达消毒要求时,自动断电);人如厕时,圈盖放平,处非消毒状态。
[0021]其中:圈盖可设计上下翻,也可设计折叠伸缩。可如厕和离开时,可设计红外感应开关,如人如厕时,感应器指令推出圈盖,人即使用;当感应器信息人离开蹲位时,指令把圈盖收回消毒空间。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智能消毒座便器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消毒座便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消毒座便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发明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是通过在座便器座圈或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的座圈消毒装置对座圈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是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或者入厕前或者入厕前和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对座圈进行限时自动消毒。
[0026]所述消毒是由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实现、或者是由将座圈上表面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臭氧消毒装置向该空间释放臭氧实现、或者是由座圈喷洒消毒装置向座圈喷洒消毒液实现;座便器配用的冲水机构为恭桶背后配置的冲水箱或者为恭桶通过管道和冲水开关连接的水气混合冲水装置。
[0027]所述消毒空间由所述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制有或者装有的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与所述座圈之间围成,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照射所述座圈的紫外线消毒灯实现;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实现,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通过输送管向所述臭氧释放口输送臭氧;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实现,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承接来自消毒液喷洒器的消毒液,所述消毒液为双氧水或者酒精。
[0028]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所述消毒液喷洒器由依次相连的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或加压泵及喷嘴组成,所述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加压泵将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中的的消毒液雾化或者加压后输送向喷嘴。
[0029]所述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是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装的供座圈扣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外周的外扣凸边和用于扣住座圈内周的内扣凸边,所述上盖或者凹槽圈在其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制有环形凹槽,由所述上盖的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与座圈围成;所述环形凹槽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紫外线消毒灯或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
[0030]所述座圈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
[0031]所述座圈消毒装置配有带限时电路的开关,所述开关配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上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并由座圈与上盖或者或者凹槽或者凹槽圈扣合时触动打开。具有低能耗低物耗实现对座圈有效消毒的优点。
[0032]本发明消毒座便器实施例:
[0033]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智能消毒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的恭桶1,与恭桶1上口配用的座圈2,与座圈2配用的上盖3,以及向恭桶1供水的冲水箱4,所述上盖3配有座圈消毒装置。
[0034]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与所述上盖3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2外周的外扣凸边20和用于扣住座圈2内周的内扣凸边21,所述上盖3在其外扣凸边20与内扣凸边21之间制有环形凹槽30,所述上盖3的外扣凸边20与内扣凸边21之间与座圈2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所述凹槽30内装有照射所述座圈2的四根紫外线消毒灯31。
[0035]所述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配有带限时电路的开关,所述限时电路待开关打开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所述开关配装在与所述上盖3上,并由座圈2与上盖3扣合时时触动打开。
[0036]所述座圈2优选配有上下翻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2下翻放平,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2上翻。所述凹槽30内优选制有或者装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用于支撑在座圈2上端面上的支撑支持柱8 (或者脚)。
[0037]其实现方式是:上盖和座圈合成设计成一个相对闭合紫外消毒空间,紫外灯置上盖,成圈,上盖与紫外消毒空间:当合上上盖,为圈盖一体,自动接通紫外线消毒:当人使用时,启开上盖(圈盖分离)为断电状态,保障人使用时无紫外线;当圈盖一体消毒状态,可设置定时器,数分钟自动断电,以保障长时间无人时,避免处于无效消毒状态。
[0038]也可以是所述座圈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座圈消毒装置。
[0039]具体是恭桶背后的墙面上装有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所述凹槽与所述座圈之间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所述臭氧释放口通过输送管连接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或者是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连接消毒液喷洒器。
[0040]更具体是将座圈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并向该空间释放臭氧的座圈臭氧消毒装置、或者是向座圈喷洒消毒液的座圈喷洒消毒装置;所述冲水机构为恭桶背后配置的冲水箱或者为恭桶通过管道和冲水开关连接的水气冲水装置。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所述臭氧释放口通过输送管连接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或者是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连接消毒液喷洒器。所述消毒液喷洒器是双氧水或者酒精喷洒器。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所述消毒液喷洒器由依次相连的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或加压泵及喷嘴组成,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加压泵将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中的的消毒液雾化或者加压后输送向喷嘴。所述环槽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
[0041]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发明智能消毒座便器包括座便器的恭桶1,与恭桶1上口配用的座圈2,以及向恭桶1供水的水汽混合冲水装置,恭桶1背后的墙面上装有座圈消毒
>j-U ρ?α装直。
[0042]所述座圈消毒装置是恭桶1背后的墙面上装有能够扣住座圈2的凹槽圈(或者凹槽),所述凹槽圈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2外周的外扣凸边20和用于扣住座圈2内周的内扣凸边21,所述凹槽圈在其外扣凸边20与内扣凸边21之间制有环形凹槽30,所述上盖3的外扣凸边20与内扣凸边21之间与座圈2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所述凹槽30内装有照射所述座圈2的四根紫外线消毒灯31。
[0043]所述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配有带限时电路的开关,所述限时电路待开关打开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所述开关配装在与所述上盖3上,并由座圈2与凹槽圈扣合时时触动打开。
[0044]所述座圈2优选配有上下翻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2下翻放平,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2上翻。所述凹槽30内优选制有或者装有四个环形均匀分布的用于支撑在座圈2上端面上的支撑支持柱8 (或者脚)。
[0045]其实现方式是:“节水娃”牌气水混合冲水装置时,可在气水装置前部设座圈紫外消毒装置,坐便器不设上盖,只设圈盖。人不用便器时,圈盖上掀,置墙上的圈紫外消毒装置内,呈消毒状态(达消毒要求时,自动断电);人如厕时,圈盖放平,处非消毒状态。
[0046]圈盖可设计上下翻,也可设计折叠伸缩。可如厕和离开时,可设计红外感应开关,如人如厕时,感应器指令推出圈盖,人即使用;当感应器信息人离开蹲位时,指令把圈盖收回消毒空间。
[0047]也可以是将座圈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并向该空间释放臭氧的座圈臭氧消毒装置、或者是向座圈喷洒消毒液的座圈喷洒消毒装置;所述冲水机构为恭桶背后配置的冲水箱或者为恭桶通过管道和冲水开关连接的水气冲水装置。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所述臭氧释放口通过输送管连接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或者是所述凹槽内装有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连接消毒液喷洒器。所述消毒液喷洒器是双氧水或者酒精喷洒器。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所述消毒液喷洒器由依次相连的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或加压泵及喷嘴组成,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加压泵将消毒液发生器或者消毒液存储器中的的消毒液雾化或者加压后输送向喷嘴。所述环槽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
【权利要求】
1.一种座便器自动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座便器座圈或者在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的座圈消毒装置对座圈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是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或者入厕前或者入厕前和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对座圈进行限时自动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是由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实现、或者是由将座圈上表面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臭氧消毒装置向该空间释放臭氧实现、或者是由座圈喷洒消毒装置向座圈喷洒消毒液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空间由所述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制有或者装有的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与所述座圈之间围成,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照射所述座圈的紫外线消毒灯实现;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实现,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通过输送管向所述臭氧释放口输送臭氧;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实现,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承接来自消毒液喷洒器的消毒液,所述消毒液为双氧水或者酒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是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装的供座圈扣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外周的外扣凸边和用于扣住座圈内周的内扣凸边,所述上盖或者凹槽圈在其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制有环形凹槽,由所述上盖的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与座圈围成;所述环形凹槽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紫外线消毒灯或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或者3或者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
6.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消毒便器,其特征在于在座便器座圈或者与所述座圈配用的上盖或者恭桶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有对座圈进行消毒的座圈消毒装置;所述消毒是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或者入厕前或者入厕前和入厕后离开座便器时对座圈进行限时自动消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消毒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是由照射座圈的座圈紫外线消毒灯装置实现、或者是由将座圈上表面围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臭氧消毒装置向该空间释放臭氧实现、或者是由座圈喷洒消毒装置向座圈喷洒消毒液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消毒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空间由所述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制有或者装有的能够扣住座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与所述座圈之间围成,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照射所述座圈的紫外线消毒灯实现;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消毒空间内释放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或者臭氧释放口实现,配置在座便器其它部分或者卫生间内其它部位的臭氧发生器通过输送管向所述臭氧释放口输送臭氧;或者所述消毒由所述凹槽内装有的向所述座圈喷洒消毒液的消毒液喷洒器或者消毒液喷嘴实现,所述消毒液喷嘴通过输送管承接来自消毒液喷洒器的消毒液,所述消毒液为双氧水或者酒精。所述双氧水喷洒器是双氧水蒸气喷洒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消毒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密闭的消毒空间是上盖上或者恭桶背后的墙面上配装的供座圈扣合的凹槽或者凹槽圈上制有用于扣住座圈外周的外扣凸边和用于扣住座圈内周的内扣凸边,所述上盖或者凹槽圈在其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制有环形凹槽,由所述上盖的外扣凸边与内扣凸边之间与座圈围成;所述环形凹槽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紫外线消毒灯或者设置一个或多个臭氧释放口或者设置多个消毒液喷嘴。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或者8或者9所述消毒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为上下翻转式或者折叠式或者伸缩式;所述座圈配有上下翻转或者折叠或者伸缩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有人体感应开关:人接近时即自动打开驱动所述座圈下翻或者展开或者伸出,人离开时即自动开启驱动所述座圈上翻或者折叠或者缩回由座圈消毒装装置进行消毒。
【文档编号】A61L101/34GK104288805SQ20131029309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陈向前, 郭洪喜 申请人:浙江康之维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