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自:新鲜桉叶150-250份,新鲜松叶针250-350份,新鲜金银花30-8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包括步骤:(1)按照配比取各种原料,放入容器中;(2)加热,使得容器内的原料释放出混合蒸汽;(3)收集混合蒸汽,冷却得到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本发明还公开了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在制备治疗跌打外伤、刀伤、筋络肿痛、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烧烫创伤效果好,愈后不留疤痕;大大缩短和降低了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ー种治疗用药物,特别是一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烈火烧伤、开水烫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发生。尤其是自然灾害的发生或人为事故的发生,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更大。
[0003]烧烫创伤通常是由于強烈的物体或液体、气体、火光等侵害人体时,致皮肉受创伤腐烂而成。其中火烫,包括金属体溶液、电灼及各种化学物等带来的创伤;水烫则包括沸水、蒸汽、滚油、热水、石灰水等带来的创伤。烧烫创伤患症多见于皮肤。轻者,不影响人体的内脏,而使皮肤发起水泡及灼痛,治疗不当可使肌肉腐烂;重者,则热毒之气炽盛,伤及人体内液,甚至热毒内攻脏腑,以致脏腑不和,伤阴损阳,引发脏病。
[0004]烧伤深度的分类,有三度、四度和六度三种分法,最常用的是三度四分法:
[0005]1、I度烧伤:局部皮肤发红、痛、微肿。
[0006]2、II度烧伤:可分为浅II度和深II度。浅II度有浅层真皮损伤,皮肤红,有水泡形成,去除后可见局部潮紅,湿润,有细网状血伤处水肿,体表温度增高,剧痛。深II度则为皮层生发层被损,也有水泡但去除水泡后创面浅红或苍白,有小出血点或脉络血管网,温度略低痛、水肿明显,痊愈后会留疤痕。
[0007]3、III度烧伤:烧损达皮肤全层,甚至肌肉、骨骼。皮肤颜色发白或烧成焦痂,创面呈皮革状,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无渗液无弹性,有水肿,易感染,愈合极慢,有时不能自然愈合而需要植皮愈合,如自行愈合`则有严重疤痕及挛缩畸形。
[0008]烫伤可分为轻症和重症:
[0009]1、轻症:伤区较小,浅累及表皮,皮肤红肿疼痛或逐渐发生水泡,若脱落表皮则露出红网,病情慢慢加重,伤区扩大。
[0010]2、重症:伤区较大,伤后重即发生水泡,表皮脱落则见肉色暗红或灰白,深及肌肉或筋骨,严重的水烫则皮塌肉烂,肉腐难堪,疼痛剧烈,时发冷发热而无法安睡,热毒之气炽盛伤及五脏六腑,使阴阳失去平衡,而产生全身症状。
[0011]烧烫创伤使受伤者遭受痛苦、因治疗而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有些伤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身体伤残甚至于死亡。
[0012]千百年来,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已经摸索、总结出各种有效的烧、烫伤诊治方法,也研究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治疗药物,使大多数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大幅降低了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这些药物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治疗创伤的药物虽然多种多样,但真正使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用上有效防止伤情发展且效果良好的药物并不多。ー些患者由于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带来诸多的后患,严重的甚至会危害生命。有ー些患者,由于救治时间的拖延,伤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或由于用药针对性不强,影响了治疗的效果。部分患者由于经济问题而耽误了有效的治疗时间,待真正要治疗伤患时,治疗时间势必延长,也増大了治疗的难度,増加了治疗费用。个别患者最終的情况是:一人得病全家穷。有的患者,尽管能够在第一时间用药,伤情得到了治疗,但受到所使用的药物疗效的局限,患者的创伤位挛宿畸形,尤其是在脸部留下毁容性的疤痕,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一生。
【发明内容】
[001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ー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烧烫创伤效果好、价格低、使用方便的药物。
[0014]本发明的另ー个目的是提供ー种制备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方法。
[0015]本发明的又ー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其它用途。
[0016]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7]一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其有效成分提取自:新鲜桉叶150-250份,新鲜松叶针250-350份,新鲜金银花30-8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优选地,桉叶为大叶桉叶或小叶桉叶。所采用的原料需为新鮮原料,桉叶、松叶、金银花中均含有水分,不人为添加水分。其中,松叶针是指松树的针形叶,俗称“松叶”,松树可以是马尾松、油松等。优选地,松叶针为松科松属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叶。
[0018]优选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该药物含有30%_40%的こ酸、1%_2%的2-甲氧基苯酚、15-18%的苯酚、2%-5%的4-甲基苯酚、5%-8%的邻苯ニ酚。こ酸、2-甲氧基苯酚、苯酚、4-甲基苯酚、邻苯ニ酚是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5种重要成分。资料显示,こ酸有抗真菌、防腐、消毒及腐蚀作用;2_甲氧基苯酚是ー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及燃料的合成;苯酚用于制染料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和农药、水杨酸等,作外科消毒剂消毒能力大小的标准;邻苯ニ酚用作局部防腐剤,对白色念珠菌和皮真菌有抑制活性,被用作皮肤防腐杀菌剂。
[0019]优选地,该药物由新鲜桉叶150-250份,新鲜松叶针250-350份,新鲜金银花30_80份制成,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0020]本发明还提供ー种制备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I)按照配比取各种原料,放入容器中;
[0022](2)加热,使得容器内的原料释放出混合蒸汽;
[0023](3)收集混合蒸汽,冷却得到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
[0024]优选地,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600-800°C。更优选地,加热温度为700°C。
[0025]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所得液体进行过滤,除去固体杂质。
[0026]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3)或(4)所得液体静置7-15天,取上层液体。
[0027]优选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药油或药膏,更优选地为药油。
[0028]优选地,步骤(I)所述容器为干燥容器,更优选地为干燥的铁桶。
[0029]优选地,步骤(5)中将液体静置10天。
[0030]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在制备治疗跌打外伤、刀伤、筋络肿痛、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
[00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32]本发明药物含有提取自桉叶、松叶针、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可有效抑制、杀灭造成伤ロ腐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并及时给受损肌肤输送氧和所需的有效养分,让肌肤尽快得到保护和恢复生肌。其具有散热快、止痛快、收敛快的特点,治疗烧烫创伤效果好,能够真正达到愈后无疤痕,恢复原来的肌肤颜色,并不留污染痕迹。
[0033]使用本药油治疗的费用比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的费用要低得多,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发明原材料采自原生态植物,桉叶、松叶针、金银花这些原材料来源广泛,四季均可采摘。原材料的采摘不仅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破坏,而且对大部分植物能起到生长促进作用。通过将这些原材料制成本发明药物,也大大增加了这些植物原材料的附加值。
[0034]并且本发明药物可直接喷洒、涂布于伤ロ处,使用方便,也便于携帯,增大让患者在受伤后第一时间用药的可能性。使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时间相对传统治疗药物的治疗时间也大为缩短。
[0035]同时,本发明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并且药效时间长,在贮存、运输方面安全方便。此外,患者无需住院治疗,可在自己家里治疗。
[0036]本发明提供的该药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实用。
[0037]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祛风止痛、解毒消炎、止血活血、抗感染、去腐生肌、祛瘀生新、舒筋活络的功效,也同时能用于跌打外伤、刀伤、筋络肿痛、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等,用途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发明药物可为芳香、棕黑色的外用药油或药膏。`以药油为例,其使用和治疗方法举例如下:
[0039]1、烧烫创伤伤势轻微者:将药油直接喷洒患处,一日数次。
[0040]2、烧烫创伤伤势较重者:用开水冲泡緑茶待凉后,配合药用棉球清洗伤区污物,然后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区,再将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药油喷洒在棉垫上直到渗透为止,每天喷洒数次,保持药棉湿润。坚持每天用緑茶水清洗一次、换药棉一次、喷洒药油数次,五到七天可解除伤区的毒气,祛除外邪,使阴阳平衡,即可停止使用药油。停止使用药油后,用熟石膏打成粉末配土霉素膏混匀擦在伤区,每天2次,保持抗感染,消炎,生肌,一般15天左右表皮生肌良好,创伤痊愈,无疤痕。
[0041]3、皮肤无破损及筋络肿痛、皮肤瘙痒、蚊虫叮咬:将药油喷洒在患处,用手轻微按擦,效果更佳,一日数次。
[004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
[0043]实施例ト4
[0044]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分别提取自:
[0045]1、新鲜桉叶150份、新鲜松叶针350份、新鲜金银花30份;
[0046]2、新鲜桉叶180份、新鲜松叶针280份、新鲜金银花50份;
[0047]3、新鲜桉叶250份、新鲜松叶针250份、新鲜金银花80份;
[0048]4、新鲜桉叶190份、新鲜松叶针300份、新鲜金银花50份。
[0049]实施例5-8
[0050]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0051]将原料放入铁桶中,将其加热至600-800°C,铁桶中的原料受热放出混合蒸汽;使混合蒸汽流经冷却管道,冷却为高温液体;然后将高温液体通过设有排气孔的排气管道,高温液体流经排气管道时,水蒸气从排气孔排放出去;通过与排气管道连接的收集管道收集液体,贮存于收集器皿中,冷却,得到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油。
[0052]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3]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础上,将收集于收集器皿中的液体反复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冷却后得到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油。
[0054]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5]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础上,将收集于收集器皿中的液体经7-15天的静置沉淀,取上层液体,得到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油。
[0056]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7]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基础上,将收集于收集器皿中的液体反复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然后将过滤后的液体静置7-15天,取上层液体,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得到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油。
[0058]实施例9
[0059]取部分实施例4制得的药油,进ー步将其浓缩,制成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膏。
[0060]实施例10
[0061 ] 1、制备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油
[0062]取新鲜摘下的大叶桉叶200份、松叶针300份和金银花50份,放入铁桶中,将其加热至700°C,铁桶中的原料受热放出混合蒸汽;使混合蒸汽流经冷却管道,冷却为高温液体;然后将高温液体通过设有排气孔的排气管道,高温液体流经排气管道吋,水蒸气从排气孔排放出去;通过与排气管道连接的收集管道收集液体,贮存于收集器皿中,冷却,将收集于收集器皿中的液体反复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然后将过滤后的液体静置10天,取上层液体,得到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油。
[0063]2、将制得的本发明治疗烧烫创伤的药油送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验,检测方法为GC/MS面积归ー化法,其中本药油中重要的5种物质的含量如表I所示。
[0064]表I实施例10制得的药油中5种成分的含量
[006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提取自:新鲜桉叶150-250份,新鮮松叶针250-350份,新鲜金银花30-8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药物含有30%-40%的こ酸、1%-2%的2-甲氧基苯酚、15-18%的苯酚、2%_5%的4-甲基苯酚、5%-8%的邻苯ニ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桉叶为大叶桉叶或小叶桉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由新鲜桉叶150-250份,新鲜松叶针250-350份,新鲜金银花30-80份制成,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5.ー种制备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4的配比取各种原料,放入容器中; (2)加热,使得容器内的原料释放出混合蒸汽; (3)收集混合蒸汽,冷却得到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ー种制备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 600-800°C。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制备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方法,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所得液体进行过滤,除去固体杂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ー种制备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的方法,还包括步骤(5):将步骤(3)或(4)所得液体静置7-15天,取上层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药油或药膏。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治疗烧烫创伤的药物在制备治疗跌打外伤、刀伤、筋络肿痛、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的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P17/04GK103446245SQ201310345007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黎瑞贤, 冯子峰 申请人:黎瑞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