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6315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用另行使用拆下用的部件,就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拆下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该微细孔形成装置(1)具备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器(3),微细针针头(2)包括柱状的针头主体(20)、多个微细针(21)以及从针头主体(20)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22)。针头保持器(3)包括针头保持部(40)和卡合解除部(50),针头保持部(40)具有从入口位置(P1)向卡合位置(P2)引导突出部(22)的导向部(41),能在卡合位置(P2)与突出部(22)卡合而保持微细针针头(2),卡合解除部(50)相对于针头保持部(40)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突出部(22)接触而从卡合位置(P2)移动,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
【专利说明】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特别涉及使用微细针针头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具备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例如,参见JP2007-236844A)。
[0003]在JP2007-236844A中,公开了具备微细针针头和可装拆地保持微细针针头的针头保持器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在此微细孔形成装置中,在微细针针头被收容在针头收容件内的状态下,通过将针头收容件嵌入针头保持器的开口部,而将微细针针头装配在针头保持器上。使用后,在微细针针头被装配在针头保持器上的状态下,通过将针头收容件嵌入针头保持器的开口部,将微细针针头从针头保持器拆下并返回到针头收容件。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收容件是一次性的,使用后被废弃。在由JP2007-236844A公开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通过构成为能使用针头收容件进行微细针针头相对于针头保持器的装配以及拆下,使用者不用触及微细针针头就能进行微细针针头的装拆。由此,在JP2007-236844A中,防止了与装拆时的接触相伴的微细针的污染。

【发明内容】

[0004]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然而,在JP2007-236844A中,因为不仅是微细针针头的装配,拆下也使用了针头收容件,所以使用者需要在将微细针针头装配到针头保持器后也为了拆下而预先保管针头收容件。因为一次性零件是能迅速废弃的,使用方便性好,所以希望能不用另行准备拆下用的部件(针头收容件),就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拆下。
[0006]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另行使用拆下用的部件就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拆下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
[0007]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微细孔形成装置,是用于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器,该微细针针头包括柱状的针头主体、被设置在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多个微细针以及从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该针头保持器可装拆地保持微细针针头,针头保持器包括针头保持部和卡合解除部,针头保持部具有将微细针针头的突出部从入口位置向卡合位置引导的狭缝状的导向部,构成为能在卡合位置与突出部卡合而保持微细针针头,卡合解除部相对于针头保持部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突出部接触而从卡合位置移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0009]在基于该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如上述的那样,在微细针针头上设置从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将卡合解除部设置在针头保持器上,该卡合解除部相对于针头保持部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突出部接触而从卡合位置移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由此,由于仅通过使卡合解除部移动,关出部就向将与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移动,所以能容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拆下。由此,使用者不用另行使用拆下用的部件,就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微细针针头拆下。进而,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装拆。
[0010]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突出部具有突出到狭缝状的导向部的外侧的长度,卡合解除部与突出部中向狭缝状的导向部的外侧突出的部分接触,使突出部移动。
[0011]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导向部被构成为将突出部从第一旋转角度的入口位置向与第一旋转角度不同的第二旋转角度的卡合位置引导,微细针针头被构成为,在向针头保持部装配时,伴随着突出部从入口位置向卡合位置的移动,绕针头主体的中心轴转动。
[0012]若这样构成,则在突出部伴随着微细针针头的装拆而在入口位置和卡合位置之间被引导时,需要使微细针针头相对于针头保持部绕中心轴相对地转动。由此,例如即使是在由于冲击等,突出部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被解除的情况下,微细针针头也难以脱落,能抑制微细针针头与使用者的意思相反地脱落。
[0013]在此情况下,优选导向部包括第一狭缝部分和第二狭缝部分,该第一狭缝部分从第一旋转角度的入口位置延伸;该第二狭缝部分与第一狭缝部分连接,引导突出部,以便从第一旋转角度向第二旋转角度的卡合位置转动。
[0014]若这样构成,则通过在第一狭缝部分的终端使微细针针头从第一旋转角度向第二旋转角度转动,能使突出部与针头保持部卡合。由此,在能有效地防止微细针针头与使用者的意思相反的脱落的基础上,在装配微细针针头时,还能在使突出部移动到第一狭缝部分的终端后,仅通过使微细针针头扭转(转动)就容易地装配。
[0015]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针头保持部还具有能将微细针针头的针头主体插入,而且对针头主体的插入进行引导的筒部,狭缝状的导向部被形成在筒部的周壁上,被构成为对与针头主体向筒部的插入相伴的突出部的移动进行导向,微细针针头的突出部,具有在微细针针头被针头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经狭缝状的导向部,与筒部相比突出到外侧的长度。
[0016]由于若这样构成,则不仅是突出部,被插入筒部的针头主体也由筒部引导,所以不存在微细针针头被倾斜地安装的情况,能以正确的姿势确实地装配微细针针头。另外,在此情况下,由于突出部也与筒部相比突出到外侧,所以能使卡合解除部与和筒部相比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部分抵接,容易地使突出部向卡合解除方向移动,进行卡合的解除。
[0017]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针头保持部被构成为能在规定方向移动而使微细针针头的微细针与被检查者的皮肤碰撞,卡`合解除部被构成为在与针头保持部移动的规定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0018]由于若这样构成,则能使针头保持部的移动方向和卡合解除部的移动方向不同,所以能防止在使用微细孔形成装置时错误地使卡合解除部移动或在拆下微细针针头时错误地使针头保持部移动的误操作。[0019]在此情况下,优选卡合解除部被构成为绕针头保持部移动的规定方向的轴中心转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0020]若这样构成,则通过使卡合解除部的移动(转动)方向成为相对于针头保持部的移动方向(规定方向)正交的面内的旋转方向,能更确实地防止误操作。另外,在卡合解除部的移动方向与针头保持部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在使卡合解除部的移动方向成为与针头保持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直线方向的情况下,仅卡合解除部的直线的行程量这部分就使得装置大型化。与此相对,若将卡合解除部构成为绕针头保持部移动的规定方向的轴中心转动,则在设置卡合解除部的结构中,也能抑制装置大型化。
[0021]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卡合解除部被构成为在从入口位置侧朝向卡合位置侧的方向被加载,通过抵抗加载力向入口位置侧移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0022]由于若这样构成,则只要使用者不有意地使卡合解除部向入口位置侧移动,就不存在卡合解除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的情况,所以能抑制微细针针头因卡合解除部的偶发性的移动而从针头保持器脱落。
[0023]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针头保持器还包括箱体,该箱体在前端具有开口,并将针头保持部收容在内部,微细针针头经箱体的开口被保持在针头保持部,针头保持部被构成为在箱体的开口向上的状态下,向卡合解除部和突出部不接触的位置移动。
[0024]由于若这样构成,则在开口向上的状态下,卡合解除部不能将微细针针头(突出部)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所以能防止在拆下微细针针头时,微细针针头向上方的使用者(使用者的脸 部)侧飞出。
[0025]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针头保持部被构成为能在规定方向移动,使微细针针头的微细针与被检查者的皮肤碰撞,针头保持器还包括加载部和释放机构,该加载部相对于针头保持部在规定方向赋予加载力,该释放机构在积蓄了加载部的加载力的状态下保持针头保持部,将针头保持部开放,使之在规定方向移动,卡合解除部被构成为在针头保持部被释放机构保持的状态下不与突出部接触,在针头保持部被从释放机构开放的状态下能与突出部接触。
[0026]若这样构成,则仅通过使微细针朝向被检查者的皮肤将释放机构解除,无论使用者的操作技术如何谁都能容易地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另外,通过将卡合解除部构成为在针头保持部被保持在释放机构上的状态下不与突出部接触,在设置了加载部和释放机构的结构中,在针头保持部被保持在释放机构上的状态下,也能防止不释放而错误地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0027]在基于上述第一方面的微细孔形成装置中,优选突出部具有从针头主体的侧面延伸的柱状形状以及平坦面部分,卡合解除部具有在将卡合解除时与突出部的平坦面部分面接触的平坦的接融面。
[0028]由于若这样构成,则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时,能使卡合解除部和突出部面接触,使突出部移动,所以与点接触、线接触的情况不同,能抑制应力向卡合解除部和突出部的接触部分集中,其结果,能抑制零件的破损、变形的产生。
[0029]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微细针针头,是用于微细孔形成装置的微细针针头,该微细孔形成装置具备针头保持器,是为了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而使用的,该微细针针头可装拆地被安装在该针头保持器上,所述微细针针头的特征在于,具备:柱状的针头主体;被设置在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多个微细针;和从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被构成为沿被设置在针头保持器所具备的针头保持部的狭缝状的导向部从入口位置向卡合位置被引导,在卡合位置与针头保持部卡合,并被构成为在被配置在针头保持部的卡合位置的状态下,突出部与针头保持器所具备的卡合解除部接触。
[0030]在基于该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微细针针头中,由于如上述的那样,从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被设置在微细针针头上,通过将突出部构成为在被配置在针头保持部的卡合位置的状态下,突出部中的向狭缝状的导向部的外侧突出的部分与卡合解除部接触,仅通过使卡合解除部移动而与突出部接触,突出部就向将与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移动,所以能容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拆下。由此,使用者不用另行使用拆下用的部件,就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微细针针头拆下。进而,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装拆。
[0031]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微细针针头中,优选突出部具有从针头主体的侧面延伸的柱状形状,包括与卡合解除部进行面接触的平坦面部分。
[0032]由于若这样构成,则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时,能使卡合解除部和突出部进行面接触,使突出部移动,所以与点接触、线接触的情况不同,能抑制应力向卡合解除部和突出部的接触部分集中,其结果,能抑制零件的破损、变形的产生。
[0033]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微细针针头中,优选突出部与被设置在针头保持部的多个导向部对应地设置了多个。
[0034]由于若这样构成,则微细针针头的多个点(多个突出部)分别由多个导向部引导到卡合位置,所以能进一步抑制微细针针头在倾斜的状态下被安装,能容易且确实地以正确的姿势将微细针针头装配在针头保持器。
[0035]在基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微细针针头中,优选还具备可装拆地被设置在微细针针头上,将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多个微细针包覆的帽。
[0036]由于若这样构成,则能在装配了帽的状态不变地将微细针针头向针头保持器装配,所以使用者不用触及微细针就能进行微细针针头的装配。其结果,能确实地防止与装拆时的接触相伴的微细针的污染。
[0037]在此情况下,优选帽具有在柱状的针头主体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把持部。
[0038]若这样构成,则使用者能用手指把持帽的扁平的把持部,将微细针针头向针头保持器装配。其结果,装配微细针针头时的作业性提高。进而,由于在装配时不触及微细针针头本身即可完成,所以不仅能尽量降低微细针的污染,还能尽量降低微细针针头整体的污染。另外,在微细针针头小的情况下,由于难以把持微细针针头,所以本发明在微细针针头的尺寸小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0039]在上述微细针针头具备帽的结构中,优选突出部被构成为从第一旋转角度的入口位置向与第一旋转角度不同的第 二旋转角度的卡合位置被引导,伴随着突出部的移动,柱状的针头主体绕中心轴转动,针头主体还具备帽卡合部,该帽卡合部与帽卡合,以便不相对于帽绕针头主体的中心轴进行相对旋转。
[0040]由于若这样构成,则在使微细针针头转动而向针头保持器装配的结构中,能防止微细针针头相对于帽空转(仅帽旋转),所以能容易地使微细针针头转动而向针头保持器装配。
[0041]该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针头保持器,是用于微细孔形成装置的针头保持器,该微细孔形成装置是为了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而使用的,具备微细针针头,该针头保持器可装拆地被安装在该针头保持器上,所述针头保持器的特征在于,微细针针头包括柱状的针头主体、被设置在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多个微细针和从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针头保持器具备针头保持部和卡合解除部,该针头保持部具有从入口位置向卡合位置引导微细针针头的突出部的狭缝状的导向部,在卡合位置与突出部卡合,能保持微细针针头;该卡合解除部相对于针头保持部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突出部接触而使突出部从卡合位置移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0042]在基于该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针头保持器中,由于如上述的那样,将卡合解除部设置在针头保持器上,该卡合解除部相对于针头保持部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突出部接触而使突出部从卡合位置移动,将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由此,仅通过使卡合解除部移动,突出部就向将与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移动,所以能容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拆下。由此,使用者不用另行使用拆下用的部件就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微细针针头拆下。进而,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装拆。
[0043]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不用另行使用拆下用的部件,就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的拆下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微细针针头以及针头保持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4]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微细孔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0045]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微细孔形成装置的针头保持器的分解立体图。
[0046]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微细孔形成装置的微细针针头的立体图。
[0047]图4是图3所示的微细 针针头的正视图。
[0048]图5是图3所示的微细针针头的侧视图。
[0049]图6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微细针针头上安装了帽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0]图7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针头保持器的内部构造的示意的局部剖视图。
[0051]图8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针头保持器的针头保持部的构造的示意的立体图。
[0052]图9是表示图2所示的针头保持器的卡合解除部的分解立体图。
[0053]图10是微细针针头被保持在针头保持部的状态下的沿图7的500-500线的放大首1J视图。
[0054]图11是用于说明使针头保持器的开口向下的状态的针头保持部的位置的示意图。
[0055]图12是用于说明使针头保持器的开口向上的状态的针头保持部的位置的示意图。
[0056]图13是用于说明微细针针头的向针头保持器的装拆动作的示意的立体图。
[0057]图14是表示微细针针头的突出部被配置在卡合位置的状态的示意的立体图。
[0058]图15是用于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针头保持部的示意图。
[0059]图16是用于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针头保持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60]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0061]下面,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
[0062]首先,参见图1~图12,对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微细孔形成装置I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0063]如图1所示,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微细孔形成装置1,具备微细针针头2和可装拆地保持微细针针头2的针头保持器3。微细孔形成装置I是装配被进行了灭菌处理的微细针针头2,通过使该微细针针头2的微细针21与生物体的皮肤(例如,人体的皮肤)碰撞,在生物体的皮肤上形成体液的抽出孔(微细孔)的装置。详细地说,微细孔形成装置I是将皮肤贯通,形成虽然到达真皮但未到达皮下组织的多个微细的抽出孔,使间质液从该抽出孔渗出的装置。提取从由微细孔形成装置I形成的抽出孔渗出的体液(间质液),由血糖值分析装置(未图示)进行分析,由此,算出血糖值,糖尿病患者自己能监视以及管理血糖值。
[0064]微细针针头2具备柱状的针头主体20、被设置在针头主体20的前端面(下端面)上的多个微细针21和从针头主体20的侧面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2。突出部22被形成为从针头主体20的根部(另一端)侧的位置向侧方突出。另外,关于微细针针头2,为了说明的方便,将相对于针头主体20配置微细针21的一侧称为前端侧,将与微细针21相反的一侧(突出部22侧)称为根部侧。
[0065]如图2所示,`针头保持器3主要具备箱体30、可装拆地保持微细针针头2的针头保持部40、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的卡合解除部50、弹簧部件60和释放机构70。另外,在针头保持部40形成了将微细针针头2的突出部22从入口位置Pl (参见图8)向卡合位置P2 (参见图8)引导的一对狭缝状的导向部41。针头保持部40通过在卡合位置P2与微细针针头2的突出部22卡合保持微细针针头2。卡合解除部50相对于针头保持部40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位于卡合位置P2的突出部22接触使突出部22从卡合位置P2移动,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另外,弹簧部件60是本发明的“加载部”的一例。
[0066]首先,参见图3~图6以及图8,对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微细针针头2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0067]如图3~图5所示,微细针针头2的针头主体20,包括圆柱状的柱状部23和被固定地安装在柱状部23的前端侧的针部件24。柱状部23是一体地形成了一对突出部22的圆柱形状的树脂部件。一对突出部22从柱状部23的侧面朝向夹着柱状部23的长边方向的中心轴CAl的相反方向(横方向),以突出长度L呈直线状地突出。突出长度L被设定成能以被配置在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位置P2的状态与卡合解除部50接触的规定长度。突出部22从突出方向看被形成为在侧面形成了各一对平坦面部分22a (左右侧面)和圆弧状部分22b (上下侧面)的长圆形状(圆角长方形)的柱状。此平坦面部分22a被形成为平面状,以便在与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被解除时,与卡合解除部50的后述的凸部54 (接触面54a)(参见图8)进行面接触。
[0068]针部件24是在前端侧表面上形成多个微细针21的树脂部件。针部件24通过将柱状部23的前端部分嵌入形成在根部侧的凹部(未图示),相对于柱状部23固定地安装。另外,在使用时,针部件24和柱状部23不会分离,由针部件24和柱状部23构成的针头主体20作为一个部件利用。多个微细针21在针部件24的前端侧表面中被密集地排列。另外,在针部件24的根部侧的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了朝向外侧呈法兰状地突出的一对卡合叶片24a。卡合叶片24a与突出部22同样,朝向夹着柱状部23的中心轴CAl的相反方向突出。柱状部23和针部件24在被对位成一对卡合叶片24a的绕中心轴CAl的旋转位置和一对突出部22的绕中心轴CAl的旋转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被相互地固定。另外,卡合叶片24a是本发明的“帽卡合部”的一例。
[0069]另外,如图6所示,微细针针头2具备相对于微细针针头2可装拆地设置,将前端的多个微细针21包覆的树脂制的帽25。帽25被形成为将针部件24的前端侧表面(微细针21)和针部件24的外周面(侧面)完全地覆盖。因此,在帽25上形成了由一对卡合叶片24a嵌入的一对卡合凹部25a。由此,卡合叶片24a与帽25卡合,以便微细针针头2 (针部件24以及柱状部23)不相对于帽25绕中心轴CAl进行相对旋转。
[0070]在帽25的前端侧形成了在柱状部23的长边方向(前端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把持部26。把持部26,是为了在将微细针针头2向针头保持器3装配时把持此把持部26进行安装作业而设置的。在把持部26的前端侧形成了用于防滑的凸状部26a。在把持部26的扁平的面(把持面26b),其旋转位置与上述的一对突出部22以及一对卡合叶片24a对应,通过一对突出部22以及一对卡合叶片24a的平面和把持面26b大致平行。由此,如后所述,在将微细针针头2向针头保持器3装配时,使微细针针头2绕中心轴CAl旋转,因此,使用者对把持部26进行把持而容易进行装配作业。 [0071]接着,参见图2以及图7~图12,对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针头保持器3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在针头保持器3中,将长边方向(Z方向)的装配微细针针头2的一侧(微细针21朝着的方向)称为前端侧(箭头Zl方向侧),将与装配微细针针头2 —侧相反的一侧称为进深侧(箭头Z2方向侧)。
[0072]如图2所示,箱体30由外壳体31以及内壳体32构成。外壳体31具有筒状形状,在相对于内壳体32在长边方向Z可滑动的状态下收容了内壳体32。内壳体32被构成为将被分割为两半的2个部件组合而呈筒状形状,在内部收纳了针头保持部40、弹簧部件60以及释放机构70。另外,在内壳体32的前端侧的开口 32a安装了卡合解除部50。
[0073]如图2以及图7所示,针头保持部40是在内壳体32的内部沿长边方向Z可移动地设置的树脂部件。针头保持部40 —体地包括被配置在前端侧(Zl方向侧)的筒部42、在长边方向Z的中央部分向侧方突出的一对第一突起43和在上端侧向侧方突出的一对第二突起44。如图8所示,筒部42被形成为具有与针头主体20 (柱状部23)的外径对应的内径的圆筒形状,以便能将微细针针头2的针头主体20 (圆柱状的柱状部23)插入,而且对针头主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在此筒部42的周壁上一体地形成了导向部41和在卡合位置P2与突出部22卡合的卡合部45。
[0074]导向部41以及卡合部45,与一对突出部22对应地分别设置了一对。导向部41被构成为将突出部22从被配置在绕中心轴CA2的入口角度Θ I的入口位置Pl向被配置在与入口角度Θ I不同的卡合角度Θ 2的卡合位置P2引导。具体地说,导向部41包括在从前端侧的入口位置Pl朝向进深侧的Z2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第一狭缝部分41a,和与第一狭缝部分41a连接并对突出部22进行引导以便从入口角度Θ I向卡合角度Θ2的卡合位置P2转动的第二狭缝部分41b。第一狭缝部分41a朝向Z2方向呈直线状地形成,第二狭缝部分41b以仅在周方向延伸入口角度Θ I和卡合角度Θ 2之间的角度差的量的方式形成。因此,微细针针头2在向针头保持部40装配时,伴随着突出部22从入口位置Pl向卡合位置P2的移动,仅绕中心轴CAl (CA2)转动入口角度Θ I和卡合角度Θ 2之间的角度差的量。另外,筒部42的中心轴CA2和针头主体20 (柱状部23)的中心轴CA1,在柱状部23被插入到筒部42的状态下一致。入口角度Θ I和卡合角度Θ 2之间的角度差的量被做成不足90度的规定角度。另外,入口角度Θ I以及卡合角度Θ 2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一旋转角度”以及“第二旋转角度”的一例。
[0075]卡合部45是被形成为将突出部22的圆弧状部分22b (突出部22的上下面)夹入进行卡合的一对圆弧状部分。与突出部22的上面侧卡合的卡合片45a作为树脂弹簧发挥功能,在突出部22向卡合位置P2移动时,被朝向进深侧(Z2方向)推开。若突出部22被配置在卡合位置P2,则卡合片45a复原,返回原来的位置,由此,突出部22在卡合位置P2与针头保持部40 (卡合部45)卡合。
[0076]如图9所示,卡合解除部50被形成为环状,被安装在内壳体32的前端部,以便将内壳体32的前端部的开口 32a (参见图2)的周围包围。卡合解除部50,与针头保持部40的移动方向(Z方向)不同,被构成为能绕中心轴CA2 (Rl以及R2方向)转动。卡合解除部50包括环状的解除部件51、环状的扭力弹簧52和被安装在解除部件51上的环状的轮盘53。另外,在轮盘53的前端侧,安装了用于规定皮肤(接触面)相对于从开口 32a露出的微细针针头2的位置(Z方向的位置)的圆筒状的罩33 (参见图2)。
[0077]如图2以及图9所示,解除部件51在能绕长边方向Z的中心轴转动的状态下被安装在内壳体32的前端部。解除部件51 —体地包括分别向前端侧突出的一对周状部51a、一对安装突起51b以及一对卡合突起51c。一对周状部51a被形成在环状的解除部件51的内周侧,分别具有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相向地突出的凸部54。凸部54具有平坦的接触面54a,被形成为被配置在卡合位置P2的突出部22的平坦面部分22a中的向狭缝状的导向部41的外侧突出的部分和接触面54a能进行面接触。如图10所示,通过将解除部件51在从卡合位置P2侧朝向入口位置Pl侧的箭头Rl方向转动,凸部54的接触面54a与突出部22的平坦面部分22a接触,使突出部22从卡合位置P2移动。
[0078]一对安装突起51b被配置在与周状部51a相同的内周侧。另外,一对卡合突起51c被配置在解除部件51的外周侧。内周侧的周状部51a以及安装突起51b从内壳体32的内侧向前端侧突出,外周侧的卡合突起51c经形成在内壳体32上的圆弧状的切口 32b (参见图10)向前端侧突出。因此,解除部件51能转动直至卡合突起51c在切口 32b的端部与内壳体32接触。
[0079]扭力弹簧52被设置成在从入口位置Pl侧朝向卡合位置P2侧的箭头R2方向对解除部件51进行加载。具体地说,如图10所示,扭力弹簧52,其一端52a与卡合突起51c(—对卡合突起51c中的一方)的Rl方向侧侧面进行卡合,另一端52b被固定在一体地形成于内壳体32上的卡定部32c。由此,扭力弹簧52将卡合突起51c在R2方向加载。卡合突起51c由扭力弹簧52的加载力定位在切口 32b的R2方向侧的端部。
[0080]轮盘53,如图9所示,相对于解除部件51被配置在前端侧,被设置成将解除部件51以及扭力弹簧52包围地覆盖。在轮盘53的内周侧,一体地形成了安装钩53a和卡合凸部53b。轮盘53,如图10所示,通过安装钩53a与解除部件51的安装突起51b卡合,被安装在解除部件51上。卡合凸部53b被配置在解除部件51的卡合突起51c的R2方向侧的附近。由此,若使用者使轮盘53向Rl方向转动,则安装钩53a以及卡合凸部53b使解除部件51向Rl方向转动。
[0081]如图2以及图7所示,弹簧部件60以及释放机构70在内壳体32内相对于针头保持部40被配置在长边方向Z的进深侧(Z2方向侧)。弹簧部件60是压缩螺旋弹簧,被安装在固定于内壳体32内的支承部件61上。弹簧部件60相对于针头保持部40向朝向箱体30的开口 32a的射出方向Zl赋予加载力。另外,释放机构70在积蓄了弹簧部件60的加载力的状态下保持针头保持部40。释放机构70将针头保持部40开放,使之向射出方向(前端侦D Zl移动。释放机构70包括与针头保持部40卡合而向进深侧(Z2方向)移动的可动钩71、在压缩了弹簧部件60的压缩位置P3 (参见图7)与针头保持部40卡合而保持针头保持部40的止动部件72和用于将止动部件7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而将针头保持部40开放(释放)的释放按钮73。
[0082]可动钩71具有能与针头保持部40的一对第一突起43卡合的一对卡合片71a,被构成为能在内壳体32内在长边方向Z移动。可动钩71经在内壳体32被形成为在长边方向延伸的狭缝32d,由螺钉部件固定在外壳体31上。因此,可动钩71,伴随着相对于内壳体32使外壳体31向Z2方向滑动,在内壳体32内向Z2方向移动。此时,一对卡合片71a分别从前端侧与一对第一突起43卡合,使针头保持部40向Z2方向移动。
[0083]止动部件72 —体地具有能与针头保持部40的一对第二突起44卡合的一对卡合钩72a、一对转动轴部72b和一对接触片72c。止动部件72被内壳体32的轴承支承,以便能以转动轴部72b为中心转动。止动部件72由未图示的弹簧以转动轴部72b为中心向与R3方向相反的方向加载。止动部件72,如果针头保持部40向Z2方向移动,则通过卡合钩72a的倾斜面72d (参见图7)与第二突起44接触而被推着后退,向外侧(R3方向)转动。如果针头保持部40到达压缩位置P3,则止动部件72由未图示的弹簧的加载力向与R3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返回图7所示的状态。若止动部件72复位,则卡合钩72a与第二突起44卡合,在压缩了弹簧部件60的状态下,针头保持部40在压缩位置P3被保持。
[0084]释放按钮73被配置在内壳体32内的进深侧(Z2方向侧)端部。释放按钮73具有从箱体30 (内壳体32以及外壳体31)的进深侧端部露出到外部的按钮部分73a和向前端侦仪Zl方向)突出的突出片73b。释放按钮73,通过将按钮部分73a推入,向前端侧移动,突出片73b推压止动部件72的接触片72c。其结果,释放按钮73使止动部件72向R3方向转动,将针头保持部40和止动部件72的卡合解除,使被保持在压缩位置P3的针头保持部40开放(释放)。
[0085]另外,在内壳体32内的前端侧的规定位置设置了缓冲部件34。缓冲部件34在从压缩位置P3被开放的针头保持部40向Zl方向移动时,与针头保持部40的滑动片46接触,阻止冲击。因此,缓冲部件34规定了针头保持部40向最前端侧移动时的位置。
[0086]这里,如图7所示,在缓冲部件34和针头保持部40接触的状态下,针头保持部40的进深侧端部和弹簧部件60的前端在长边方向Z隔开规定的间隔CL离开。因此,若使针头保持器3的前端(开口 32a)朝向下方,则针头保持部40在与缓冲部件34接触的状态下被保持,若使针头保持器3的前端(开口 32a)朝向上方,则针头保持部40向进深侧(Z2方向)仅移动间隔CL的量,在与弹簧部件60接触的状态下被保持。其结果,如图11所示,在使针头保持器3的前端(开口 32a)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被保持在针头保持部40的微细针针头2的突出部22的长边方向Z的位置与卡合解除部50的凸部54的长边方向Z的位置一致,突出部22和凸部54能接触。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若使针头保持器3的前端(开口32a侧)朝向上方,则针头保持部40向Z2方向仅移动间隔CL的量的结果,突出部22的长边方向Z的位置移动到与卡合解除部50的凸部54不接触的位置,突出部22和凸部54变得不能接触。这样,将针头保持器3构成为,在使针头保持器3的前端(开口 32a侧)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卡合解除部50不能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
[0087]另外,在针头保持部40由释放机构70保持的状态下,因为针头保持部40进入到内壳体32的内部(进深侧)的压缩位置P3 (参见图7),所以卡合解除部50的凸部54和微细针针头2的突出部22变得不能接触。因此,在针头保持部40由释放机构70保持的状态下,卡合解除部50被构成为不能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解除部50仅在针头保持部40被开放(释放)的状态下,而且在使针头保持器3的前端(开口 32a侧)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能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
[0088]接着,参见图8、图13以及图14,对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微细孔形成装置I的微细针针头2向针头保持器3的装配动作进行说明。
[0089]如图8所示,微细针针头2向针头保持器3的装配,在帽25被安装在微细针针头2上的状态下进行。首先,使用者把持帽25的把持部26,从开口 32a侧将柱状部23插入针头保持部40的筒部42。此时,使突出部22的旋转角度与导向部41的入口角度Θ1 (入口位置Pl)—致。若相对于针头保持器3使微细针针头2向Z2方向移动,则如图13所示,突出部22在导向部41的第一狭缝部 分41a中被向Z2方向引导。若突出部22达到第一狭缝部分41a的终端(Z2方向侧端部),则使用者扭转帽25,使微细针针头2从入口角度Θ I向卡合角度Θ2转动。由此,突出部22被第二狭缝部分41b引导,朝向卡合位置P2移动。此时,突出部22 —面将卡合部45的卡合片45a向Z2方向推开一面移动,如图14所示,若突出部22被配置在卡合位置P2,则突出部22和针头保持部40 (卡合部45)卡合。此后,若使用者将帽25向Zl方向侧拉伸,则帽25被从微细针针头2拆下,微细针21露出。由此,微细针针头2向针头保持器3的装配结束。
[0090]接着,参见图13以及图14,对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微细孔形成装置I的微细针针头2从针头保持器3拆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0091]如上所述,微细针针头2的卡合解除,仅在针头保持部40被开放(释放)的状态下而且在使针头保持器3的前端(开口 32a侧)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能实施。在此状态下,如图14所示,使用者施加比扭力弹簧52的加载力大的力,使卡合解除部50的轮盘53向Rl方向转动。伴随着轮盘53的转动,解除部件51也转动,凸部54从卡合位置P2 (卡合角度Θ 2)朝向入口位置Pl (入口角度Θ1)转动。此结果,凸部54的接触面54a与突出部22的平坦面部分22a接触,使突出部22沿第二狭缝部分41b向与装配时相反的方向Rl方向移动。此时,突出部22 —面将卡合部45的卡合片45a向Z2方向推开一面移动,突出部22从卡合部45脱离,由此,突出部22和针头保持部40 (卡合部45)的卡合被解除。伴随着卡合的解除,突出部22势头良好地向Rl方向转动,与导向部41的倾斜面41c抵接,使移动方向从Rl方向向Zl方向变化,由重力的作用从入口位置Pl脱离。由此,微细针针头2从针头保持器3的拆下结 束。
[0092]接着,参见图7,对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微细孔形成装置I的使用时(形成微细孔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0093]在将微细针针头2装配到针头保持器3后,使用者如图7所示使针头保持部40保持在释放机构70上。具体地说,使用者通过相对于内壳体32使外壳体31向Z2方向滑动,使可动钩71向Z2方向移动,一面压缩弹簧部件60,—面使针头保持部40向Z2方向移动。若针头保持部40的第二突起44将止动部件72的倾斜面72d推着后退,达到压缩位置P3,则卡合钩72a与第二突起44卡合,针头保持部40被止动部件72保持。由此,微细孔形成装置I的工作准备齐备,使用者使外壳体31返回到原来的位置(Zl方向的移动限度)。
[0094]此后,使用者将针头保持器3配置成将圆筒状的罩33的前端部推碰到皮肤,将释放按钮73推入。释放按钮73使止动部件72向R3方向转动,将卡合钩72a和第二突起44的卡合解除。由此,将被止动部件72保持的针头保持部40开放(释放),由被压缩了的弹簧部件60的加载力将针头保持部40从压缩位置P3朝向开口 32a侧向Zl方向移动(射出)。其结果,被保持在针头保持部40的前端的微细针针头2从开口 32a飞出,通过前端的微细针21与皮肤碰撞,在皮肤上形成微细孔。像上述的那样,进行由微细孔形成装置I进行的微细孔的形成。
[0095]另外,如上所述,被形成的微细孔(抽出孔)虽然将皮肤贯通,到达真皮,但不到达皮下组织。由于从抽出孔渗出体液(间质液),所以此间质液被抽出,向未图示的分析装置供给,进行分析。
[0096]在本实施方式中,像上述的那样,在微细针针头2上设置从针头主体20的侧面以突出长度L突出的突出部22。将卡合解除部50设置在针头保持器3上,该卡合解除部50相对于针头保持部40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以规定的突出长度突出的突出部22中的向导向部41的外侧突出的部分接触,使突出部22从卡合位置P2移动,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由此,由于仅通过使卡合解除部50移动,突出部22向将与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的方向(Rl方向)移动,所以能容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2的拆下。其结果,使用者不用另行使用拆下用的部件,就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微细针针头2拆下。进而,能更简易地进行微细针针头2的装拆。
[009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导向部41构成为将突出部22从入口角度Θ1的入口位置Pl向与入口角度Θ I不同的卡合角度Θ 2的卡合位置P2引导,将微细针针头2构成为在向针头保持部40装配时,伴随着突出部22从入口位置Pl向卡合位置P2的移动,绕针头主体20的中心轴CAl转动。若这样构成,则例如即使在因冲击等解除突出部2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的情况下等,微细针针头2也难以脱落,能抑制微细针针头2与使用者的意思相反地脱落。
[009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从入口角度Θ I的入口位置Pl延伸的第一狭缝部分41a和对突出部22进行引导以便从入口角度Θ I向卡合角度Θ2的卡合位置P2转动的第二狭缝部分41b设置在导向部41。若这样构成,则在能有效地防止微细针针头2与使用者的意思相反地脱落的基础上,在装配微细针针头2时,在使突出部22移动到第一狭缝部分41a的终端后,仅通过使微细针针头2扭转(转动),就能容易地向针头保持部40装配。
[009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能将微细针针头2的针头主体20插入,而且对针头主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的筒部42设置在针头保持部40,将微细针针头2的突出部22形成为具有在微细针针头2被保持在针头保持部40的状态下,经导向部41向与筒部42相比突出到外侧的规定的突出长度L。若这样构成,则由于针头主体20由筒部42引导,所以能以正确的姿势确实地装配微细针针头2。另外,因为在此情况下,突出部22与筒部42相比也突出到外侧,所以能使卡合解除部50抵接于与筒部42相比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2的部分,容易地使突出部向卡合解除方向(Rl方向)移动,进行卡合的解除。
[010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针头保持部40被构成为将卡合解除部50向与针头保持部40的移动的规定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若这样构成,则能防止在使用微细孔形成装置I时错误地使卡合解除部50移动或在微细针针头2拆下时错误地使针头保持部40移动的误操作。
[010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卡合解除部50构成为绕针头保持部40的移动的规定方向的轴中心转动,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若这样构成,则通过使卡合解除部50的移动方向(Rl方向)成为相对于针头保持部40的移动方向(Z方向)正交的面内的旋转方向,能更确实地防止误操作。另外,例如,由于与卡合解除部50在直线方向移动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将卡合解除部50的行程量确保得大,所以即使在设置卡合解除部50的结构中,也能抑制装直(针头保持器3)大型化。
[010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卡合解除部50构成为,将卡合解除部50向从入口位置Pl侧朝向卡合位置P2侧的R2方向加载,并通过抵抗加载力而向入口位置Pl侧移动,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若这样构成,则为了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由于需要使用者有意地使卡合解除部50向入口位置Pl侧移动,所以能抑制微细针针头2因卡合解除部50的偶发性的移动而从针头保持器3脱落。
[010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针头保持部40被构成为在针头保持器3(箱体30)的开口 32a向上的状态下,向卡合解除部50和突出部22不接触的位置移动。若这样构成,则在开口 32a向上的状态下,由于卡合解除部50不能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所以能防止微细针针头2向上方的使用者(使用者的脸部)侧飞出。
[010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针头保持器3构成为在针头保持部40被保持在释放机构70上的状态下,突出部22和卡合解除部50不接触,在针头保持部40被从释放机构70开放的状态下,突出部22和卡合解除部50能接触。若这样构成,则仅通过将释放机构70解除,就能与使用者的操作技术无关地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容易地形成微细孔。另外,在针头保持部40被保持在释放机构70上的状态下,由于突出部22和卡合解除部50不接触,所以能防止在针头保持部40被保持在释放机构70上的状态下不释放而错误地将微细针针头2和针头保持部40的卡合解除。
[010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突出部22设置平坦面部分22a,在卡合解除部50设置当将卡合解除时与突出部22的平坦面部分22a进行面接触的平坦的接触面54a。若这样构成,则能使卡合解除部50和突出部22进行面接触而使突出部22移动,因此,与点接触、线接触的情况不同,能抑制应力向卡合解除部50和突出部22的接触部分集中,其结果,能抑制零件的破损、变形的发生。[010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与设置在针头保持部40的一对导向部41对应地设置一对突出部22。若这样构成,则微细针针头2的多个点(一对突出部22)分别由多个(一对)导向部41引导到卡合位置P2,因此,能容易且确实地以正确的姿势将微细针针头2向针头保持器3装配。
[010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将多个微细针21包覆的帽25。若这样构成,则保持装配了帽25的状态不变,使用者不用触及微细针21就能将微细针针头2向针头保持器3装配。其结果,能防止与装拆时的接触相伴的微细针21的污染。
[010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帽25上设置在柱状的针头主体2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把持部26。若这样构成,则装配微细针针头2时的作业性提高。进而,因为在装配时不触及微细针针头2本身即可完成,所以不仅是微细针21,还能尽量降低微细针针头2整体的污染。另外,通过在微细针针头2上设置卡合叶片24a,能防止微细针针头2相对于帽25空转。
[0109]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被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进而,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都被包括在内。
[0110]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具备一对突出部的微细针针头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突出部的数量也可以是I个或3个以上。
[0111]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微细针针头的针头主体由柱状部和针部件这2部件构成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由单一部件构成针头主体。例如,可以将柱状部和针部件一体形成,也可以不设置针部件而在柱状部的前端直接形成微细针。
[011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微细针针头上设置了帽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设置`帽。
[011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卡合叶片设置在微细针针头上,以便微细针针头不相对于帽进行相对旋转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微细针针头上不设置卡合叶片。例如,也可以使得突出部与帽卡合,防止微细针针头相对于帽的相对旋转。另外,例如也可以将针部件形成为角柱状,使得帽与针部件的角部卡合。
[011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微细针针头的突出部、卡合叶片和帽的把持部的把持面的绕中心轴的旋转位置对应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突出部、卡合叶片和帽的把持部的把持面也可以是旋转位置不同。
[011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通过使微细针针头从入口角度Θ I向卡合角度Θ 2绕中心轴CAl转动,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卡合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15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那样,构成为不是使微细针针头转动,而是通过使之进行直线移动,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卡合。如图15 (a)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的针头保持部140中,直线狭缝状的导向部141由一对导向片142构成。在导向部141的Z2方向端部的卡合位置P2的近前,形成了从导向片142向内侧突出的卡合部145。若在使突出部22从入口位置Pl向卡合位置P2移动时,突出部22使卡合部145变形,突出部22被配置在卡合位置P2,则突出部22和针头保持部140 (复原了的卡合部145)卡合。如图15 (b)所示,通过使被配置在卡合位置P2的Z2方向侧的卡合解除部150向前端侧(Zl方向)移动,卡合解除部150使突出部22从卡合位置P2脱离,突出部22和针头保持部140 (卡合部145)的卡合被解除。
[0116]另外,也可以如此第一变形例的那样,在针头保持部不用设置筒部,仅设置狭缝状的导向部。
[0117]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微细针针头的突出部22具有突出到针头保持部40的狭缝状的导向部41的外侧的长度,通过卡合解除部50的凸部54与突出到导向部41的外侧的部分接触,使突出部22移动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作为其它的方式,也可以是突出部22为不突出到导向部41的外侧的程度的长度,凸部54进入导向部41的狭缝而与凸部54接触的方式。在采用此方式的情况下,若凸部54总是进入到狭缝,则针头保持部40的上下移动被限制,因此,需要在任意的情况下都使卡合解除部向箱体的内侧突出。
[0118]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通过使微细针针头绕中心轴转动,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部卡合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像图16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那样,使微细针针头向纵方向(绕水平方向的轴)转动。如图16 (a)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的针头保持部240设置了具有向倾斜方向倾斜的第一狭缝部分241a和从第一狭缝部分241a呈圆弧状地延伸到卡合位置P2的第二狭缝部分241b的导向部241。在将突出部22从入口位置Pl沿第一狭缝部分241a倾斜地插入后,通过使微细针针头2绕根部侧端部向纵方向(Ra方向)转动,突出部22沿第二狭缝部分241b向卡合位置P2移动。另外,在图16中,省略了卡合部的图示。如图16 (b)所示,通过使被配置在Ra方向的延长线上的卡合解除部250向反方向(Rb方向)移动,卡合解除部250使突出部22从卡合位置P2脱离,突出部22和针头保持部240的卡合被解除。
[011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狭缝状的导向部由第一狭缝部分和第二狭缝部分构成的例,但是,本发明 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导向部由3个以上的狭缝部分构成。
[012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在针头保持器(箱体)的开口向上的状态下,通过针头保持部向卡合解除部和突出部不接触的位置移动,在开口向上的状态下不能将针头保持部和微细针针头的卡合解除的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针头保持器构成为即使是在开口向上的状态下,也能将针头保持部和微细针针头的卡合解除。
[0121]符号的说明:
[0122]1:微细孔形成装置;2:微细针针头;3:针头保持器;20:针头主体;21:微细针;22:突出部;22a:平坦面部分;24a:卡合叶片(帽卡合部);25:帽;26:把持部;30:箱体;32a:开口 ;40、140、240:针头保持部;41、141、241:导向部;41a、241a:第一狭缝部分;41b、241b:第二狭缝部分;42:筒部;50、150、250:卡合解除部;54a:接触面;60:弹簧部件(加载部);70:释放机构;L:突出长度;P1:入口位置;P2:卡合位置;Θ 1:入口角度(第一旋转角度);Θ 2:卡合角度(弟二旋转角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微细孔形成装置,是用于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微细针针头和针头保持器, 该微细针针头包括柱状的针头主体、被设置在前述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多个微细针以及从前述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 该针头保持器可装拆地保持前述微细针针头, 前述针头保持器包括针头保持部和卡合解除部, 前述针头保持部 具有将前述微细针针头的前述突出部从入口位置向卡合位置引导的狭缝状的导向部,构成为能在前述卡合位置与前述突出部卡合而保持前述微细针针头, 前述卡合解除部相对于前述针头保持部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前述突出部接触而从前述卡合位置移动,将前述微细针针头和前述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突出部具有突出到前述狭缝状的导向部的外侧的长度, 前述卡合解除部与前述突出部中向前述狭缝状的导向部的外侧突出的部分接触,使前述突出部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向部被构成为将前述突出部从第一旋转角度的前述入口位置向与前述第一旋转角度不同的第二旋转角度的前述卡合位置引导, 前述微细针针头被构成为,在向前述针头保持部装配时,伴随着前述突出部从前述入口位置向前述卡合位置的移动,绕前述针头主体的中心轴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部包括第一狭缝部分和第二狭缝部分,该第一狭缝部分从前述第一旋转角度的前述入口位置延伸;该第二狭缝部分与前述第一狭缝部分连接,引导前述突出部,以便从前述第一旋转角度向前述第二旋转角度的前述卡合位置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针头保持部还具有能将前述微细针针头的前述针头主体插入,而且对前述针头主体的插入进行引导的筒部, 狭缝状的前述导向部被形成在前述筒部的周壁上,被构成为对与前述针头主体向前述筒部的插入相伴的前述突出部的移动进行导向, 前述微细针针头的前述突出部,具有在前述微细针针头被前述针头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经狭缝状的前述导向部,与前述筒部相比突出到外侧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针头保持部被构成为能在规定方向移动而使前述微细针针头的前述微细针与被检查者的皮肤碰撞, 前述卡合解除部被构成为在与前述针头保持部移动的前述规定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将前述微细针针头和前述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解除部被构成为绕前述针头保持部移动的前述规定方向的轴中心转动,将前述微细针针头和前述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合解除部被构成为在从前述入口位置侧朝向前述卡合位置侧的方向被加载,通过抵抗加载力向前述入口位置侧移动,将前述微细针针头和前述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针头保持器还包括箱体,该箱体在前端具有开口,并将前述针头保持部收容在内部, 前述微细针针头经前述箱体的开口被保持在前述针头保持部, 前述针头保持部被构成为在前述箱体的前述开口向上的状态下,向前述卡合解除部和前述突出部不接触的位置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针头保持部被构成为能在规定方向移动,使前述微细针针头的前述微细针与被检查者的皮肤碰撞, 前述针头保持器还包括加载部和释放机构,该加载部相对于前述针头保持部在前述规定方向赋予加载力,该释放机构在积蓄了前述加载部的加载力的状态下保持前述针头保持部,将前述针头保持部开放,使之在前述规定方向移动, 前述卡合解除 部被构成为在前述针头保持部被前述释放机构保持的状态下不与前述突出部接触,在前述针头保持部被从前述释放机构开放的状态下能与前述突出部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细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突出部具有从前述针头主体的侧面延伸的柱状形状以及平坦面部分, 前述卡合解除部具有在将卡合解除时与前述突出部的前述平坦面部分面接触的平坦的接融面。
12.—种微细针针头,是用于微细孔形成装置的微细针针头,该微细孔形成装置具备针头保持器,是为了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而使用的,该微细针针头可装拆地被安装在该针头保持器上,所述微细针针头的特征在于,具备: 柱状的针头主体; 被设置在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多个微细针;和 从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 前述突出部被构成为沿被设置在前述针头保持器所具备的针头保持部的狭缝状的导向部从入口位置向卡合位置被引导,在前述卡合位置与前述针头保持部卡合,并被构成为在被配置在前述针头保持部的前述卡合位置的状态下,前述突出部与前述针头保持器所具备的卡合解除部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细针针头,其特征在于,前述突出部具有从前述针头主体的侧面延伸的柱状形状,包括与前述卡合解除部进行面接触的平坦面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微细针针头,其特征在于,前述突出部与被设置在前述针头保持部的多个前述导向部对应地设置了多个。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细针针头,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可装拆地被设置在前述微细针针头上,将前述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前述多个微细针包覆的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细针针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帽具有在柱状的前述针头主体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把持部。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微细针针头,其特征在于, 前述突出部被构成为从第一旋转角度的前述入口位置向与前述第一旋转角度不同的第二旋转角度的前述卡合位置被引导,伴随着前述突出部的移动,柱状的前述针头主体绕中心轴转动, 前述针头主体还具备帽卡合部,该帽卡合部与前述帽卡合,以便不相对于前述帽绕前述针头主体的中心轴进行相对旋转。
18.一种针头保持器,是用于微细孔形成装置的针头保持器,该微细孔形成装置是为了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形成微细孔而使用的,具备微细针针头,该针头保持器可装拆地被安装在该针头保持器上,所述针头保持器的特征在于, 前述微细针针头包括柱状的针头主体、被设置在前述针头主体的前端的多个微细针和从前述针头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 前述针头保持器具备针头保持部和卡合解除部, 该针头保持部具有从入口位置向卡合位置引导前述微细针针头的前述突出部的狭缝状的导向部,在前述卡合位置与前述突出部卡合,能保持前述微细针针头; 该卡合解除部相对于前述针头保持部可移动地设置,通过与前述突出部接触而使前述突出部从前述卡合位置 移动,将前述微细针针头和前述针头保持部的卡合解除。
【文档编号】A61B10/00GK103690196SQ20131044742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朝仓义裕, 德永一敏, 冈田正規, 樽谷淳 申请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