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01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玄参10-20克,浙贝母15-25克,紫苑10-25克,麦冬15-20克,辛夷3-10克,杏仁5-10克,全瓜蒌20-40克,生薏仁10-15克,炒山药12-25克,白豆蔻8-20克,木香5-15克,砂仁2-8克。本发明处方合理,疗效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也是一种顽固的多发病,一旦患病,病程较长,并且反复发作,治愈较难。目前虽然有一些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药物,但有些药物费用较高,增加了患者负担,另外的药物疗效不甚理想,且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处方合理,疗效显著。
[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玄参10-20克,浙贝母15-25克,紫苑10-25克,麦冬15-20克,辛夷3-10克,杏仁5-10克,全瓜萎20-40克,生薏仁10-15克,炒山药12-25克,白豆蘧8-20克,木香5-15克,砂仁2-8克。
[0005]其优选的各原料药重量比是:玄参15克,浙贝母20克,紫苑18克,麦冬16克,辛夷8克,杏仁10克,全瓜萎22克,生薏仁13克,炒山药15克,白豆蘧15克,木香8克,砂仁5克。
[0006]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是: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ml,每日3次,饭后I小时温服。
[0007]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而总结的:方中的玄参具有清热养阴利咽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浙贝母具有清化热痰,开郁散结之功效;紫苑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理气除湿而化痰;辛夷具有芳香质轻,解表之力虽差,但可入肺经,善散肺部风邪而通鼻窍。
[0008]麦冬具有清肺养阴生津且润肠通便;杏仁具有归肺与大肠经,既能下气止咳平喘,又善润肠燥;全瓜萎具有清热化痰,理气宽胸散结兼顾大便秘结。
[0009]生薏仁针对舌苔薄黄微腻,具有清利湿热,健脾补肺之功效;炒山药既能补气又可养阴,为平补肺、脾、肾三经之药。
[0010]白豆蘧具有辛散温通,芳香理气,偏行中上二焦气滞,尤善行脾肺气滞,有行气温中,化湿消痞,开胃消食之功效;木香能疏通气机,用于上述补药之中,以免滋腻重滞,收到补而不滞的效果;砂仁具有辛散温通,芳香理气,善理脾胃之气滞,为醒脾和胃之良药。
[0011 ] 本发明各药物针对病因,取长补短,诸药配合,使脾运得健,恢复运化功能,水液得以正常输布,痰液消,咳嗽止,诸证结。
[0012]临床验证。
[0013]1.临床资料:
本发明验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后,分成两组,治疗组84例,男患者44例,女患者40例,年龄50-67岁,平均59岁,病程3-6年不等;对照组81例,男患者41例,女患者40例,年龄50-65岁,平均60岁,病程3_6年不等。
[0014]2.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治疗,从保持呼吸通畅,抗感染、激素、镇咳及止咳平喘等治疗。治疗组用本发明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服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0015]3.评判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肺部罗音明显消失,X线胸透阴影消失,一年以上无复发;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罗音明显减小,X线胸透阴影部分吸收;
无效: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无明显变化。
[0016]4.治疗结果:
治疗组:共84例,治愈75例,占89.3% ;有效7例,占8.3% ;无效2例,占2.4% ;总有效率为97.6%。
[0017]对照组:共81例,治愈59例,占72.8% ;有效6例,占7.4% ;无效16例,占19.7% ;总有效率为80.2%。
[0018]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19]典型病例。
[0020]病例1:郑某某,男53岁。因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已近10年,患者曾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一周前感冒,服用西药及中成药后症状不见好转,特来诊治。此患者面部不华,声音低弱,少气懒言,喉中痰声辘辘,哮鸣有声;自诉经常嗽痰,偶咳(以嗽为主),痰多质稀,兼见黄痰,食少体倦,腹部胀满不舒,打嗝始舒;咽痒咽干,鼻部不适,微有鼻塞;偶有喷嚏及流涕;大便先硬后溏,舌质淡润,边有齿痕,苔薄黄微腻,脉沉缓。患者总共服药10剂,服完第I剂后咳嗽及痰量便明显减少,自觉身体轻松,不似之前沉重,至服完10剂药后诸证消失。
[0021]病例2:王某某,男42岁。因感冒引发咳嗽咳痰数日不见好转,患者自小起因感冒受凉并发咳嗽、哮喘,后经治疗有改善,经常因遇冷而引发咳嗽,但未治愈过。近年来,每次发病,病证有加重趋势,本次发病后也服用西药及中成药后症状不见好转,特来诊治。此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脉细无力,舌质淡无苔,肺鸣音极高。患者总共服药8剂,服完第I剂后咳嗽减轻,痰量明显减少,继续服用,服完第5剂后患者行如常人,形体消瘦大卫改善,喘完全缓解,肺鸣音极弱,为稳固治疗,再服用3剂,以善其后。
[0022]病例3:陈某某,女46岁。患者咳嗽、咳痰、气喘5年多,体虚自汗,反复感冒,感冒后病情加重,近一周症状加剧,特来诊治。患者伴有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滑,经胸透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总共服用10剂,服完服完第I剂后咳嗽减轻,痰量明显减少,继续服用完10剂后,患者行如常人,喘完全缓解,不再伴有咳嗽和咳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1:
按重量称取下述各原料药,玄参15克,浙贝母20克,紫苑18克,麦冬16克,辛夷8克,杏仁10克,全瓜萎22克,生薏仁13克,炒山药15克,白豆蘧15克,木香8克,砂仁5克,将上述12味中草药加水至800mL浸泡一小时,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3小时,去渣得滤液450mL左右,服用方法是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ml,日3次,饭后I小时温服。
[0025]实施例2:
按重量称取下述各原料药,玄参10克,浙贝母15克,紫苑10克,麦冬15克,辛夷5克,杏仁6克,全瓜萎30克,生薏仁10克,炒山药15克,白豆蘧10克,木香5克,砂仁2克,将上述12味中草药加水至800mL浸泡一小时,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3小时,去渣得滤液450mL左右,服用方法是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ml,日3次,饭后I小时温服。
[0026]实施例3:
按重量称取下述各原料药,玄参15克,浙贝母15克,紫苑15克,麦冬15克,辛夷6克,杏仁10克,全瓜萎20克,生薏仁15克,炒山药15克,白豆蘧10克,木香6克,砂仁3克。将上述12味中草药加水至800mL浸泡一小时,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3小时,去渣得滤液450mL左右,服用方法是每剂药煎`汁450ml,每服150ml,日3次,饭后I小时温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玄参10-20克,浙贝母15-25克,紫苑10-25克,麦冬15-20克,辛夷3_10克,杏仁5_10克,全瓜萎20-40克,生薏仁10-15克,炒山药12-25克,白豆蘧8-20克,木香5_15克,砂仁2-8 克。`
【文档编号】A61K36/9064GK103550666SQ201310542217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咸温东 申请人:咸温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