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116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0-15克、当归5-15克、萹蓄10-15克、车前子6-15克、赤芍5-15克、金钱草8-15克、赤茯苓6-15克、滑石10-18克、茜草10-18克、石龙刍9-17克、海金沙6-12克、泽泻5-12克、黄芩5-12克、大黄5-12克、桃仁5-10克、木通5-10克、甘草5-10克。本发明是发明人对用中药治疗下淋病,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的一种中药。其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97%,治愈率93%。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下淋病,是一种常见病,有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六种病证,其共同症状是:小便频急,淋浙不尽,腰腹疼痛,小腹拘急,尿道涩痛。虽有共症,但各病症间的病因不同,在治疗上西药很难做到一药兼治多症,但中药对该病可起到一药治多症的功效。为此,发明人对用中药治疗下淋病,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由下列原料中药和重量配比组成:地黄10-15克(12克)、当归5-15克(12克)、篇蓄10-15克(12克)、车前子6-15克(12克)、赤芍5_15克(12克)、金钱草8_15克(12克)、赤茯苓6-15克(12克)、滑石10-18克(15克)、茜草10-18克(15克)、石龙刍9-17克(15克)、海金沙6-12克(10克)、泽泻5-12克(10克)、黄芩5-12克(10克)、大黄5-12克(10克)、桃仁5-10克(8克)、木通5-10克(8克)、甘草5-10克(8克)。
[0004]本发明最佳重量配比为括号内数字。
[0005]本发明各味药物的药理分析如下:地黄一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入营血,热在血分,衄血,尿血,小便淋浙涩痛等。当归一功能: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主治:血虚,痛经,风湿痹痛,肠燥便秘等。篇蓄一功能: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主治: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尿血等。车前子一功能:清热利尿,渗湿通淋。主治:小便不利,尿赤淋浙,水肿等。赤芍一功能:凉血,祛瘀。主治:热在血分,损伤瘀痛,热淋,血淋等。金钱草一功能:利水渗湿,清热解毒。主治:肾炎水肿,湿热黄胆,尿路结石等。赤茯苓一功能:行水,利湿热。主治:小便不利,淋浊,尿道涩痛,淋浙不禁等。滑石一功能:利尿渗湿,清热解暑。主治:暑湿发热,小便不利,尿赤淋浙等。茜草一功能: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主治: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石龙刍一功能:利尿,通淋,清热安神。主治:热淋,石淋,淋闭,小便不利等。海金沙一功能:利水通淋。主治:热淋,砂淋,血淋,水肿,小便不利,尿道涩痛,结石等。泽泻一功能:利水渗湿,泄热。主治:小便不利,淋浙,水肿等。黄芩一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主治:湿热所致黄疸,热淋,内热亢盛等。大黄一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活血祛瘀,解毒。主治:大便秘结,血热妄行,腹痛胀满,妇女经闭等。桃仁--功能:破血祛瘀,润肠。主治:瘀血疼痛,热结膀胱,小腹急痛等。木通一功能:清热,利水,通乳。主治:膀胱湿热,小便短赤热痛,湿热痹证等。甘草一功能:和中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解毒。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脾胃不和等。从上述中药的功能主治可以看出,这些药物多数具有清热燥湿,利水通淋,活血祛瘀功效,治疗各种淋病适应性很强,其组方按主、辅、佐、使相配伍,使该中药的治病效果更加确切,用药取叠加方式,可加强药物的疗效。
[000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0007]按上述组方和重量配比选取中药原料,用砂锅煎,加适量水,煎两遍,取药液500毫升,为I剂。
[0008]本发明的服法用量及禁忌:
[0009]每日I剂,早晚饭后各服1/2,温开水送服,5天I疗程。忌:辛辣,生冷食物
[0010]本发明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97 %,治愈率93 %。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0012]1、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0克、当归5克、篇蓄10克、车前子6克、赤芍5克、金钱草8克、赤茯苓6克、滑石10克、茜草10克、石龙刍9克、海金沙6克、泽泻5克、黄芩5克、大黄5克、桃仁5克、木通5克、甘草5克。
[0013]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按上述组方和重量配比选取中药原料,用砂锅煎,加适量水,煎两遍,取药液500毫升,为I剂。
[0014]3、本发明的服法用量及禁忌:每日I剂,早晚饭后各服1/2,温开水送服,5天I疗程。忌:辛辣,生冷食物
[0015]实施例2
[0016]1、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2克、当归12克、篇蓄12克、车前子12克、赤芍12克、金钱草12克、赤茯苓12克、滑石15克、茜草15克、石龙刍15克、海金沙10克·、泽泻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桃仁8克、木通8克、甘草8克。
[0017]2、本发明的制备服法及禁忌同实施例1。
[0018]实施例3
[0019]1、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5克、当归15克、篇蓄15克、车前子15克、赤芍15克、金钱草15克、赤茯苓15克、滑石18克、茜草18克、石龙台17克、海金沙12克、泽泻12克、黄芩12克、大黄12克、桃仁10克、木通10克、甘草10克。
[0020]2、本发明的制备服法及禁忌同实施例1。
[0021]下淋病的诊断、治疗标准和本发明中药疗效总结。
[0022]1、诊断标准:小便频急,淋浙不尽,腰腹疼痛,小腹拘急,尿道涩痛等。
[0023]2、治疗标准:有效一症状减轻。治愈一症状消失,身体康复。
[0024]3、本发明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97 %,治愈率93 %。
[0025]病例介绍
[0026]1、唐某某,男,60岁,2012年6月就诊,患者有肾结石病史,近3天右侧腰及腹部疼痛日渐加剧,小便色红,B超捡查,右侧输尿管上狭窄部有0.35X0.3毫米结石移动,服用本发明中药I剂,小便色变淡,疼痛缓解,再服3剂结石排出(被接到),小便色恢复正常,腰及腹部疼痛消失。
[0027]2、毕某某,男,46岁,2012年8月就诊,患者近日小腹胀满,小便时尿道涩痛,淋浙不尽。诊断为气淋症,服用本发明中药I剂,尿道涩痛缓解,再服2剂,诸症消失,身体康复。[0028]3、王某某,男,54岁,2012年11月就诊,患者有劳淋症,近日劳累过度,致旧病复发,尿道时痛时止,余浙不己。服用本发明中药7剂,诸症消失。随访,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0-15克、当归5-15克、篇蓄10-15克、车前子6-15克、赤芍5_15克、金钱草8_15克、赤茯苓6_15克、滑石10-18克、茜草10-18克、石龙刍9-17克、海金沙6_12克、泽泻5_12克、黄芩5_12克、大黄5-12克、桃仁5-10克、木通5-10克、甘草5-1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下淋病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地黄12克、当归12克、篇蓄12克、车前子12克、赤芍12克、金钱草12克、赤茯苓12克、滑石15克、茜草15克、石龙刍15克、海金沙10克、泽泻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桃仁8克、木通8克、甘草8 克。
【文档编号】A61K36/884GK103566089SQ20131054490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刘洋, 林向飞, 马为民 申请人:刘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