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续断25-35克、当归25-35克、淫羊藿25-35克、牡蛎25-35克、补骨脂15-25克、白芍15-25克、川芎15-25克、紫石英15-25克、延胡索8-12克、红花7-12克、乌药7-12克、甘草6-12克、党参10-20克、山楂10-20克、大枣10-20克、地黄10-20克、蜂蜜250-350克。本发明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87%,治愈率82%。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月经不定期,是妇科常见病,其症状表现:月经周期异常,有时一个月来一次,有时两个月来一次,或是行经前、行经时腹痛及全身不适。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较多。传统中医认为该病多为功能失常所致,宜用中药调理。发明人在用中药治疗月经不定期方面,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中药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续断25-35克(30克)、当归25-35克(30克)、淫羊藿25-35克(30克)、牡蛎25-35克(30克)、补骨脂15-25克(20克)、白芍15-25克(20克)、川芎15-25克(20克)、紫石英15-25克(20克)、延胡索8_12克(10克)、红花7-12克(10克)、乌药7-12克(10克)、甘草6-12克(10克)、党参10-20克(15克)、山楂10-20克(15克)、大枣10-20克(15克)、地黄10-20克(15克)、蜂蜜250-350克(300克)。
[0004]本发明中药组方最佳重量为括号内数字。
[0005]本发明各味药物的药理分析如下:续断一功能: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主治:月经不调,血滞经闭,肢体疼痛,血行不畅等。当归-功能: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主治: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肠燥便秘。淫羊藿-功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胀痛,产后瘀血不行,小便不利,水肿等。牡蛎-功能:平肝潜阳,散结软坚,收敛固涩。主治:肝阳头晕,烦燥不安,自汗盗汗,崩漏等。补骨脂-功能:补肾益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主治:肾虚,腰膝冷痛,脾肾阳虚泄泻等。白芍一功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主治: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肝气不和等。川芎一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胁肋作痛,跌打损伤等。紫石英一功能:镇心定惊,降逆,暖子宫。主治:心悸怔忡,咳逆上气,子宫虚寒不孕等。延胡索一功能:活血行气,止痛。主治:胃痛,痛经,肢体疼痛等。红花一功能:活血散瘀,通络。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等。。乌药一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闷胁痛,胸脘胀痛,腹痛,小便频数等。甘草一功能:和中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解毒,祛痰。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脘腹挛急作痛。党参一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体倦无力,血虚痿黄等。山楂一功能:消食化积,祛瘀。主治:食积停滞,产后恶阻,腹痛泄泻等。大枣一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主治:中气不足,体倦乏力,血虚痿黄,妇女赃躁等。地黄一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入营血,热在血分,迫血下行,崩漏下血,热病伤阴等。蜂蜜一功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主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脘腹作痛,肺虚久咳,肠燥便秘。从上述药材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药物中多数具有补中益气,活血调经功能,对调理、治疗月经不定期针对性很强,纵观整体组方按主、辅、佐、使相配伍,使该中药疗效更加显著,在用药上取叠加方式,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000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0007]按组方及重量精选原料中药和蜂蜜,先把中药原料晒或烘干,粉碎成细药粉,将蜂蜜置容器内加热,炼至起大泡后起小泡时停火倒入药粉拌匀,然后制成每丸重10克的蜜丸。
[0008]本发明的服法及用量禁忌:
[0009]每日3丸,早、中、晚饭后各I丸温水送服,行经前I周连服7天为I疗程。忌:辛辣,生冷,不易消化食物。
[0010]本发明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87%,治愈率82%。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0012]1、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续断25克、当归25克、淫羊藿25克、牡蛎25克、补骨脂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紫石英15克、延胡索8克、红花7克、乌药7克、甘草6克、党参10克、山楂105克、大枣10克、地黄10克、蜂蜜250克。
[0013]2、制备方法:按组方及重量精选原料中药和蜂蜜,先把中药原料晒或烘干,粉碎成细药粉,将蜂蜜置容器内加热,炼至起大泡后起小泡时停火倒入药粉拌匀,然后制成每丸重10克的蜜丸。
[0014]3、服法及用量禁忌:每日3丸,早、中、晚饭后各I丸温水送服,行经前I周连服7天为I疗程。忌:辛辣,生冷,不易消化食物。
[0015]实施例2
[0016]1、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续断30克、当归30克、淫羊藿30克、牡蛎30克、补骨脂20克、白芍20克、川芎20克、紫石英20克、延胡索10克、红花10克、乌药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山楂15克、大枣15克、地黄15
克、蜂蜜300克。
[0017]2、制备方法和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实施例1。
[0018]实施例3
[0019]1、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续断35克、当归35克、淫羊藿35克、牡蛎35克、补骨脂25克、白芍25克、川芎25克、紫石英25克、延胡索12克、红花12克、乌药12克、甘草12克、党参20克、山楂20克、大枣20克、地黄20克、蜂蜜350克。
[0020]2、制备方法和服法用量及禁忌,同实施例1。
[0021]月经不定期的诊断、治疗标准和本发明中药疗效总结:
[0022]1、诊断标准:月经周期异常,有时一个月来一次,有时两个月来一次,或是行经前、行经时腹痛及全身不适。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较多。
[0023]2、治疗标准:有效一症状减轻。治愈一诸症消失,身体康复。[0024]3、本发明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87%,治愈率82%。
[0025]病例介绍:
[0026]1、姜某某,女,22岁,未婚,2011年7月就诊,患者半年来月经异常,一次延后17天,一次间隔I个月,并且行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全身不适。诊断为月经不定期病。8月份行经前7天服用本发明中药I疗程,行经期比上月延后11天且腹痛消失。9、10月两个月经周期各服I疗程,治愈,未复发。
[0027]2、李某某,女,17岁,未婚,2011年10月就诊,患者月经异常,5个月中隔I个月I
次,延后12天I次且行经前下腹疼痛。无其他病史,诊断为月经不定期病,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月经周期,治愈,未复发。
[0028]3、赵某某,女,26岁,2012年3月就诊,患者有月经不定期病,每次行经期下腹部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无其他病史,诊断为月经不定期病,服用本发明中药3个月经周期,治愈,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和重量配比为:续断25-35克、当归25-35克、淫羊藿25-35克、牡蛎25-35克、补骨脂15-25克、白芍15-25克、川芎15-25克、紫石英15-25克、延胡索8-12克、红花7-12克、乌药7_12克、甘草6_12克、党参10-20克、山楂10-20克、大枣10-20克、地黄10-20克、蜂蜜250-35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月经不定期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和重量配比为:续断30克、当归30克、淫羊藿30克、牡蛎30克、补骨脂20克、白芍20克、川芎20克、紫石英20克、 延胡索10克、红花10克、乌药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山楂15克、大枣15克、地黄15克、蜂蜜300克。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3566025SQ20131054490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林向飞 申请人:林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