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2192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番红花、苏木、岩黄连、买麻藤、黄花倒水莲为主要成分,经中药传统工艺制备而成,工艺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有活血祛瘀、祛风通络、燥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本发明具有疗效确切,用药成本低,副作用小等特点,在治疗痛风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专利说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致使人体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人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尿酸属于体内垃圾,尿酸过高提示有痛风的危险。过度的饮食不当,例如饮酒,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会引起尿酸高,轻度偏高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一旦形成痛风结石沉积于体内关节等处,对于生活和身体的质量都会下降。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最受累的部位是足第一跖趾关节,特点是突然发病且无前兆,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
[0003]中医学中亦有“痛风”病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同时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还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症。痛风的辨证要点主要是辨兼挟、辨虚实。本病之主要病因为湿热,兼挟之邪。 一是外邪,如起居不慎,外感风寒,膏粱厚味,内聚湿热均可诱发;二是痰浊瘀血,湿热聚而生痰,痰凝则影响气血流通而气滞血瘀;湿热与痰、瘀俱为有形之邪,常胶结一处。
[0004]西医治疗痛风常采用秋水仙碱、非留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等止痛、减少组织炎症反应的药物,或是给予降低血尿酸药,如丙磺舒、痛风利仙、别嘌呤醇等。往往治标不治本、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较大。如秋水仙碱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肝损、骨髓抑制及脱发。
[0005]中医药治疗痛风分为四型:1、风湿热毒型。祛风除湿、清热通络;2、湿热下注、络脉瘀阻型。清热利湿,化瘀通络;3、肝紧亏虚,浊瘀阻络型。补益肝肾、化浊祛瘀;4、脾肾阳虚,寒湿瘀滞型。温补脾肾,化湿祛瘀。中药治疗痛风,副作用更小,且中药比西药控制痛风更彻底,在患者血尿酸降低到正常后,可以继续打破患者产生痛风的“土壤”,在急性期可以降低血尿酸,而通常在急性期使用的西药没有降血尿酸的作用,大多只能临时止痛。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治疗痛风效果极佳,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
[0007]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番红花10~40份、苏木10~40份、岩黄连10~40份、买麻藤5~30份、黄花倒水莲5~30份。
[0008]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方案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番红花20~30份、苏木20~30份、岩黄连20~30份、买麻藤10~20份、黄花倒水莲10~20份。
[0009]本发明的中药详细情况如下:
番红花:Crocus sativus,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鳶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丼,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0010]其干燥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可用作镇静、驱风剂。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0011]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藏红花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减低胆固醇,促进脂肪代谢,从而达到降血脂的效果;藏红花对氧自由基有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氧化的作用;藏红花还有兴奋子宫、活血止血、抗肾炎、促进视网膜动脉血流量等功能。
[0012]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临床常用的中药,甘、咸、辛,平。归心、肝经。功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临床常用于治妇人血气心腹痛,经闭,产后瘀血胀痛喘急,痢疾,破伤风,痈`肿,扑损瘀滞作痛等等。
[00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苏木能显著促进微动脉血流,促进微循环和管径的恢复,还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0014]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属S粟目S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主治肝炎;口舌糜烂;火眼;目翳;痢疾;腹泻;腹痛;痔疮出血。医学上发现它对肝脏病症有特殊疗效,被广泛应用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治疗,并取得意想不到的奇效。岩黄连对肝脏炎症有特效,同时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的多重功效,所以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均得心应手,应用于肝癌,亦取得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效果。经长期服用未发现毒副作用。
[0015]买麻藤是指买麻藤科植物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或小叶买麻藤Gnetumparvifolium(ffarb.)C.Y.Cheng的干燥藤莖,主要分布于两广、云南、海南、福建等地。买麻藤性温、味苦,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肌劳损、刀枪伤、蛇咬伤、支气管哮喘和溃疡出血等症。买麻藤主要含有芪类、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等类化合物,以芪类化合物如异丹叶大黄素、白藜芦醇及其低聚体和苷类含量最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买麻藤有效部位可以抑制体内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转化成尿酸,降低血尿酸含量,并能减少超氧离子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可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病。除了其本身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以减少体内尿酸的产生,防止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外,还有类似秋水仙碱抗炎作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起直接治疗作用。[0016]黄花倒水莲,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黄花倒水莲Polygala aureocauda Dunn,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甘、微苦,平。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子宫脱垂,白带,月经不调。
[0017]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 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5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0018]方案二:取全部5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0019]方案三:取全部5味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0020]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常用制剂,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等。
[0021]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稀释剂 :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
[0022]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0023]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
[0024]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0025]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0026]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
[0027]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0028]方法1:片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
[0029]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30]方法2:颗粒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颗粒剂。
[0031]上述颗粒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之一或全部。
[0032]方法3:胶囊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
[0033]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34]方法4:糖浆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
[0035]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0036]方法5:合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
[0037]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
[0038]据中医疾病分类,痛风属于“痹症”。其寒、湿邪气为病因,病位在经脉,毒邪入侵与寒湿相结化热、蕴热成痰,导致血运失常,聚于肌肤腠理而成毒,猝然红肿、热、痛而作,其走注关节,痛热甚剧,若如虎咬,触不可摸,故有白虎历节之称。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关节炎偏于风者,祛风为主。偏于寒者,散寒为主。湿邪偏胜者,化湿为主。热邪偏胜者,清热为主。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
[0039]本发明 申请人:在研究传统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并结合经过多年的试验,将多种配方进行筛选,找到了相互配合下对急性期和缓解期痛风均有较好治疗效果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中,番红花通络解痉;苏木归肝经,肝主筋,既温阳荣筋、行血止痛,又祛表里风邪;二者共为方中君药;岩黄连、买麻藤清热解毒利湿,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两药化湿利水,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二者共为方中的臣药,助君药宣痹通络,且买麻藤可有效降低体内血尿酸含量;黄花倒水莲为方中佐药,补益气血,健脾利湿,可益气助阳,使卫外有力,防阳虚痹症复发。本发明诸味中药搭配科学合理,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相互协同,使得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通络、燥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热内蕴所致急性期痛 风及瘀血阻络所致的缓解期痛风。
[0040]本发明技术方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机理,立足疾病之本源,组方合理科学。
[004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安全有效,有活血祛瘀、祛风通络、燥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急性期和缓解期痛风均有较好治疗效果。
[0042]2、本发明对痛风临床有效率为87.5%,效果显著。尤其是在治疗的彻底性上,经本发明治疗后不易反复发作,不仅能在急性期治疗时止痛,还同时能降低血尿酸,西药通常只能暂时止痛,不能降低血尿酸,且容易反复,本发明药物治疗痛风标本兼治,痊愈彻底。
[0043]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创新,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
[0044]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实施例1糖浆剂
取番红花10kg、苏木10kg、岩黄连10kg、买麻藤5kg、黄花倒水莲5kg。将上述5味药材,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
[0046]实施例2片剂取番红花30kg、苏木30kg、岩黄连30kg、买麻藤20kg、黄花倒水莲20kg。将上述5味药材,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0047]实施例3合剂
番红花40kg、苏木40kg、岩黄连40kg、买麻藤30kg、黄花倒水莲30kg。将上述5味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
1.10的浸膏,加入纯化水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灌装,即得本发明合剂。
[0048]实施例4片剂
番红花20kg、苏木20kg、岩黄连20kg、买麻藤10kg、黄花倒水莲10kg。将上述5味药材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0049]实施例5胶囊剂
番红花20kg、苏木30kg、岩黄连30kg、买麻藤20kg、黄花倒水莲10kg。将上述5味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镁,装入胶囊壳、制得胶囊剂。
[0050]实施例6颗粒剂
番红花30kg、苏木40kg、岩黄连20kg、买麻藤10kg、黄花倒水莲20kg。将上述5味药材,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糖粉、淀粉、糊精、乙醇,制得颗粒剂。
[0051]实施例7粉剂
取番红花40kg、苏木20kg、岩黄连30kg、买麻藤30kg、黄花倒水莲30kg,药材净选、粉碎,过80-100目筛,即得本发明粉剂。
[0052]实施例8对模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90只(400±20g),清洁级,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0053]1.2实验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2药剂;
秋水仙碱(西双版纳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305);
氧嗪酸钾,美国ACROS公司生产,批号(168530050);
氢氧化钠,长沙安泰精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1129);
尿酸,Sigma公司生产,批号(02018CB);吐温80,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200310t2)。
[0054]1.3实验仪器设备:
TP-1000电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厂;
XSZ-H型双目显微镜,重庆光学仪器厂;
日本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0055]2.实验方法
2.1溶液的制备
2.1.1尿酸钠结晶的制备:194ml蒸馏水加6mlNa0H,煮沸,加Ig尿酸,用稀盐酸调PH至7.2,搅拌冷却,4°C冰箱保存24小时,去上清液,用滤纸将沉淀物水分吸干,放入干燥箱70°C烘2h,取出,刮下粉末,放入研钵内研成细末,用孔径250 μ m的金属网筛过筛,装瓶备用。
[0056]2.1.2尿酸钠溶液的制备:1250mg尿酸钠结晶加45ml生理盐水,再加5ml吐温80,加热搅拌,配成50ml尿酸钠溶液。
[0057]2.1.3氧嗪酸钾溶液的制备3g氧嗪酸钾晶体溶解于97ml生理盐水中配成3%氧嗪酸钾溶液。
[0058]2.1.4秋水仙碱混悬液的制备:将秋水仙碱片放入研钵内研成细末,过筛,将50mg秋水仙碱溶解于500ml生理盐水中,制备成1/0000浓度秋水仙碱混悬液。
[0059]2.1.5实验组药液的制备:按本发明实施例2方法制备成药剂后,溶于水,使成含药量lg/ml。
[0060]2.2动物分组和造模
2.2.1造模方法:大鼠用3%氧嗪酸钾溶液行腹腔内注射,3ml/100g,15分钟后用6号注射针在大鼠右侧踝关节后侧从30-40°方向插入至跟腱内侧,将0.05ml尿酸钠溶液注入到关节腔内。
[0061 ] 2.2.2动物分组及给药: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400 土 20g,适应性喂养I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只:
模型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前3h和造模后3h予生理盐水灌胃,lml/100g ;
阳性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前3h和造模后3h予秋水仙碱溶液灌胃,lml/100g ;
实验组:分别于造模前3h和造模后3h予本发明实施例2灌胃,lml/100g。
[0062]2.2.3取材方法:各组大鼠于造模后6h、12h、24h、36h各取8只,步态观察后乙醚吸入麻醉,断尾采血1.5ml并处死。
[0063]2.4测试标准
大鼠步态观察,步态分级评分标准,见表1 表1大鼠步态分级评分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番红花10~40份、苏木10~40份、岩黄连10~40份、买麻藤5~30份、黄花倒水莲5~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番红花20~30份、苏木20~30份、岩黄连20~30份、买麻藤10~20份、黄花倒水莲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采用水提或40— 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5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5味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5味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7.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与医药行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文档编号】A61P19/06GK103690699SQ20131064872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黄荣, 黄宣霖 申请人:黄荣, 广西今传古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