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251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决明子2-12、黄芩5-15、陈皮5-15、炒郁金3-15、茯苓2-10、炒鸡内金3-10、炒大麦1-9、柴胡3-10、当归2-15、川芎3-10、胆草3-12、丹参2-9、香附1-10、茵陈2-12、佛手1-8、必改2-9、甘草2-8、入金2-9、生地1-8、姜黄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的配方及方法制备所得到的治疗抑郁症中药组合物,见效快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明显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使其过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专利说明】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0003]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快节奏地工作和生活,沉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人们非常患上抑郁症,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见效快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见效快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
[000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7]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8]
决明子2-12黄芩5-15
陈皮5-15炒郁金3-15
茯苓2 10炒鸡内金3-10
[0009]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决明子2-12黄芩5-15
陈皮5-15炒郁金3-15 茯苓2-10炒鸡内金3-10
炒大麦1-9柴胡3-10
当归2-15川芎3-10
胆草3-12丹参2-9
香附1-10茵陈2-12
佛手1-8必改2-9
甘草2-8入金2-9
生地1-8姜黄2-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决明子2-10黄芩5-14 陈皮5-14炒郁金3-13 茯苓2-9炒鸡内金3-9
炒大麦1-8柴胡3-9
当归3-14川芎3-9
胆草4-10丹参2-8
香附2-9茵陈2-10
佛手2-7必改2-8
甘草2-7入金2-8
生地1-7姜黄2-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决明子8黄芩10 陈皮12炒郁金10 茯苓8炒鸡内金8炒大麦6柴胡6当归12川芎6胆草7丹参5香附6茵陈7佛手4必改5甘草5入金5生地5姜黄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决明子7黄芩8陈皮8炒郁金7茯苓6炒鸡内金6
炒大麦6柴胡6
当归8川芎6
胆草8丹参5`
香附7茵陈8
佛手5必改7
甘草5入金7生地5姜黄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将上述的原料水中煎煮2次,第一次1-2小时,第二次0.8-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温度为70°C时相对密度为1.18-1.25的清膏,加乙醇使其含醇量为60-70%,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膏状,常规处理后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1.5小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I小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滤液浓缩至温度为70°C时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656504SQ20131065966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王洪涛, 刘艳辉 申请人:山东中大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