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933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石苇40份、葛根30份、元参15份、荆芥穗15份、赤芍20份、勾藤20份、苍耳子20份、薄荷10份、甘草15份、全蝎10份、蜈蚣8份。本发明所制成的中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五年来,通过对4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2%,愈后不再复发。
【专利说明】—种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疼痛发作。三叉神经痛扳机点多发生在上、下唇,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舌,眉,胡须等处。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打呵欠、面部机械刺激、张嘴、笑、舌头活动、进食、饮水、风、声、光刺激等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病程越长疼痛时间越长,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0003]治疗方法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西药疗法、中药疗法)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等。有创治疗方法如: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封闭疗法、阻滞疗法、射频热凝疗法、周围神经撕脱术、球囊压迫法、微血管减压术、伽玛刀治疗等。有创治疗方法主要是使该神经分布区域内感觉丧失,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药物疗法中的西药一般采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根痛平等,只是暂时止痛,不能根治,治愈率较低,中药疗法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多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但大多数中药存在着疗效较差,治愈低的缺陷,而且还没有一种专用于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采用该中药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0005]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石苇40份、葛根30份、元参15份、荆芥穗15份、赤芍20份、勾藤20份、苍耳子20份、薄荷10份、甘草15份、全蝎10份、蜈蚣8份。
[0006]本发明上述配方中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石苇【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性味】苦甘,凉。【归经】入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0007]葛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0008]元参【来源】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性味】味苦、咸,气微寒,无毒。【归经】入肺、肾、胃三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0009]荆芥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味辛,性微温。【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0010]赤芍【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1.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0011]勾藤【来源】本品为菌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大叶钩藤 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 Uncaria hirsuta Havil.、华钩藤 Uncariasinensis (Oliv.) Havil.或无柄果钩藤 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莖枝。【性味】甘,凉。 【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0012]苍耳子【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性味】辛、苦,温;有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0013]薄荷【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0014]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5]全蝎【来源】该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性味】辛、平,有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0016]蜈蚁【来源】本品为蜈蚁科动物少棘巨蜈蚁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L.Koch的干燥体。【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0017]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
[0018]风寒侵犯阳明,风养升发易犯头面。寒邪使阳气受损,故恶寒喜暖,寒性凝滞,可致气血闭塞而痛。寒邪犯脑,搏与正气,郁久伤阳,血脉受引,致经络阻滞不通而痛。症状为阵发性面颊乃额头抽掣疼痛,许多数人有刀割样、火烧样疼痛,遇风寒加重,常牵及牙痛,大多数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为I~5分钟,个别病例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发作间歇期,疼痛可消失,间歇期随病情的进展而缩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重者可每分钟内都有发作,白天发作多,晚上发作少,也可日夜不停发作。患者苔薄白,脉浮弦。本病因由风寒外袭,寒凝血滞,阻塞面络,故治当以祛风、散寒、通络为主,本发明采用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五年来,通过对4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2%,愈后不再复发。
[0019]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8年3月-2013年4月间共收集了 80例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50例,年龄39-58岁,病情4_18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0]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20天。
[0021]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20天。
[0022]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23]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4]表1 两组疗效比较_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寒外袭证型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石苇40份、葛根30份、元参15份、荆芥穗15份、赤芍20份、勾藤20份、苍耳子20份、薄荷10份、甘草15份、全蝎10份、蜈`蚣8份。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3751407SQ20131071607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孙斌 申请人:孙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