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5774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的: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参、百合、浮小麦、白芍、神曲、海螵蛸、浙贝母、女贞子、墨旱莲、甘草。能有效治疗小儿体质虚弱,阴阳失调导致的阴虚自汗。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小儿盗汗方面,疗效确切,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专利说明】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盗汗,又称寝汗,指人睡后出汗,醒后即止。盗汗总的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滕理不固,津液外泄,临床有虚实之分,虽然多因阴虚导致,亦可由血虚、风劳.瘀血、湿热、里热、营卫不和、阳盛阴虚、阳虚气虚、心肾两虚、气阴两虚、时疫等各种不同因素引起,而以脾虚肝旺多见。小儿盗汗属中医学“汗证”范畴,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若先天桌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运化失司,则影响气机的运行,肝脏不能疏利气机,郁而化热,清阳发越,故汗出不止。
李中梓《医宗必读》:“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心气虚则无力摄血,血溢脉外则为汗。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热病后期,余邪未清,正虚邪恋,可汗出不止。小儿属“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患病易化火化热,湿热郁蒸津液、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0003]一般对脾虚易感的小儿盗汗采取以下方法预防和治疗: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0004]2.注意锻炼身 体。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0005]3.避免接触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
[0006]4.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如:山药胡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率、薏苡仁、黄芪等。
[0007]5.按摩及耳针疗法:
(I)按摩腹部,揉中脘,补脾土(拇指指末节指腹螺纹面),按揉足三里穴。
[0008](2)耳穴选肺、脾、皮质下穴,按摩出现热胀感而止。
[0009]盗汗的西医治疗目前并无特效药物,没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却有独到之处。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1]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5-15份、菊花3-9份、熟地3-9份、山药5-15份、山茱萸3_9份、茯苓3_9份、丹参3-7份、百合5-15份、浮小麦5-15份、白芍5_15份、神曲3_7份、海螵蛸3-7份、浙贝母
3-7份、女贞子3-9份、墨旱莲3-7份、甘草3-9份。
[0012]优选地,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枸杞子8-12份、菊花5-7份、熟地5-7份、山药8-12份、山茱萸5_7份、茯苓5_7份、丹参4-6份、百合8-12份、浮小麦8-12份、白芍8_12份、神曲4_6份、海螵蛸4_6份、浙贝母
4-6份、女贞子5-7份、墨旱莲4-6份、甘草5-7份。
[0013]更优选地,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10份、菊花6份、熟地6份、山药10份、山茱萸6份、获茶6份、丹参5份、百合10份、浮小麦10份、白芍10份、神曲5份、海螵蛸5份、浙贝母5份、女贞子6份、墨旱莲5份、甘草6份。
[0014]以下是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材来源及主要功效:
枸杞子:为爺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32页。【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0015]菊花:为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mor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凉,味甘、苦,无毒。入肺、脾、肝、肾经。具有清热,明目,疏风,解毒功效,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疗疮肿毒诸症。
[0016]熟地:又称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116页。
[0017]山药:为薯菌科植物薯菌DioscoreaoppositaThumb.的干燥根莖。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7页。
[0018]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学名: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别称山萸肉、山芋肉、山于肉等。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
[0019]获茶为多孔菌科真菌获茶Poriacocos (Schw.)Wolf的干燥菌核。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66页。【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20]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莖。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通,凉血消肿,清心除烦。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血、消炎止痛、调经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降低血压、安神静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0021 ]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百合Li I ium brown ii var.viridulum,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
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干瘪轻浮的颖果。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除虚热;止汗。主止阴虚发热;盗汗;自汗。
[0022]白芍:也称白芍药、白花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68页。【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自汗,盗汗。
[0023]神曲:为辣寥、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功效】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主治】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性味归经】:甘辛,温。《珍珠囊》:〃辛。〃《汤液本草》:〃气暖,味甘。〃《滇南本草》:〃性平,味甘。〃《纲目》:〃甘辛,温,无毒。〃入脾、胃经。《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临床用名有海螵蛸、乌贼骨。
[0024]浙贝母:百合科贝母属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0025]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苦,平。归经: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清虚热,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等。该品能补肝肾阴,但药力平和,须缓慢取效。治目暗不明,常配熟地,菟丝子,枸杞等同用,治须发早白,常配墨旱莲,桑葚等同用,治阴虚发热,常配地骨皮,生地黄等同用。
[0026]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功效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
[0027]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莖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80页。
[002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 9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下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0029]方案二: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下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0030]方案三:取全部药材,用乙醇超声提取3-4次,每次加入药材总重量2-4倍的50-90%乙醇,每次超声提取2 -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0031]方案四:取全部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
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0032]方案五:取全部药材,加入乙醇渗漉提取3 - 4次,每次加入乙醇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I~2倍,乙醇浓度以体积比计为40%~60%,渗漉速度为每分钟流出液约占原料总重量0.2%~0.6%,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I~2倍,滤过,即得活性成分。
[0033]方案六:取全部药材,净选,粉碎,过筛,即得。
[0034]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将其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一起制成各种常用剂型,如片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茶剂、合剂、糖浆剂、散剂等。[0035]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填充剂:乳糖、糊精、糖粉、硫酸钙、蔗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葡萄糖、玉米淀粉等。
[0036]粘合剂:淀粉浆、预胶化淀粉、糊精等。
[0037]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一羧丙基纤维素、枸橼酸、聚山梨酯80等。
[0038]润滑剂: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0039]润湿剂:蒸馏水、乙醇等。
[0040]矫味剂:蔗糖、甜菊糖、阿斯巴甜等。
[0041]助溶剂:甘油、山梨醇等多元醇。
[0042]助流剂:微粉硅胶、滑石粉等。
[0043]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丙酸、尼泊金类等。
[0044]包糖衣材料,如蔗糖、滑石粉、明胶、色素、川蜡等;薄膜包衣材料,如胃溶型水、醇包衣材料等。
[0045]例如,其可以通过下列方法之一制备为各种常见剂型:片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茶剂、合剂、糖浆剂、散剂。
[0046]方法1:颗粒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五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颗粒剂。
[0047]上述颗粒剂常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48]方法2:糖浆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五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糖浆剂。
[0049]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0050]方法3:片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五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片剂。
[0051]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52]方法4:胶囊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五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胶囊剂。
[0053]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填充剂、助流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54]本 申请人:在研究传统中医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找到了对小儿盗汗治疗效果好的几种药物而完成了本发明。
[0055]婴幼儿盗汗中医认为多为体质虚弱,阴阳失调导致阴虚自汗,治疗之法宜采用调补阴阳平衡,养血敛阴止汗,健脾养血的方法。百合,熟地,浮小麦为方中君药,百合甘苦微寒,滋阴清热,入肺止咳,收敛固涩;熟地滋肾壮水;浮小麦:敛汗,甘凉,专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山药,茯茶,山茱萸,丹参,白芍为方中臣药,白芍养阴,茯苓宁心安神,女贞子,山茱萸,墨旱莲和使药枸杞子均有滋补肝肾,凉血的功效,用于内热消渴及骨蒸潮热。海螵蛸收敛固涩,收湿敛疮。山药补脾养胃,通过诸药的配伍,全方可达到益气固表,养心安神,调理脾胃,养血止汗的功效。
[005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与虚汗停颗粒相比,能更有效治疗婴幼儿盗汗,治疗后患者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得到改善。且本发明与虚汗停颗粒相比,本发明疗效更理想,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
[0058]实施例1:颗粒剂的制备(方案一)
取枸杞子IOg,菊花6g。熟地6g,山药IOg,山茱萸6g,获茶6g,丹参5g,百合IOg,浮小麦IOg,白苟10g,神曲5g,海螵蛾5g,浙贝母5g,女贞子6g,墨旱莲5g,甘草6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入蔗糖粉、糊精,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0059]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方案四)
取枸杞子5g,菊花3g,熟地3g,山药5g,山茱萸3g,获茶3g,丹参3g,百合5g,浮小麦5g,白芍5g,神曲3g,海螵蛸3g,浙贝母3g,女贞子3g,墨旱莲3g,甘草3g,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4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加入乳糖、淀粉、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0060]实施例3:糖浆剂的制备(方案二)
取枸杞子15g,菊花9g,熟地9g,山药15g,山茱萸9g,获茶9g,丹参7g,百合15g,浮小麦15g,白芍15g,神曲7g,海螵蛸7g,浙贝母7g,女贞子9g,墨旱莲7g,甘草9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下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蔗糖、山梨酸钾,混匀,分装,即得。
[0061]实施例4:糖浆剂的制备(方案五)
取枸杞子8g,菊花5g,熟地5g,山药8g,山茱萸5g,获茶5g,丹参4g,百合8g,浮小麦8g,白苟8g,神曲4g,海螵蛾4g,浙贝母4g,女贞子5g,墨旱莲4g,甘草5g,加入乙醇渗漉提取4次,每次加入乙醇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2倍、2倍、I倍、I倍,四次渗漉用乙醇浓度分别为60%、50%、40%、40%,四次渗漉速度分别为每分钟流出液约占原料总重量的0.2%,
0.3%、0.4%、0.6%,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I倍,滤过,加入甘油、尼泊金、甜菊糖,混匀,分装,即得。
[0062]实施例5:片剂的制备(方案三)取枸杞子12g,菊花7g,熟地7g,山药8g,山茱萸7g,获茶7g,丹参6g,百合12g,浮小麦12g,白苟12g,神曲6g,海螵蛾6g,浙贝母6g,女贞子6g,墨旱莲6g,甘草7g,用乙醇超声提取4次,四次分别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3倍、2倍、2倍,四次超声用乙醇浓度分别为90%、80%、60%、50%,四次超声提取时间分别为5小时、4小时、3小时、2小时,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乳糖、滑石粉,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即得。
[0063]实施例6:片剂的制备(方案二)
取枸杞子50g,菊花50g,熟地30g,山药80g,山茱萸30g,获茶50g,丹参30g,百合80g,浮小麦50g,白苟80g,神曲30g,海螵蛾50g,浙贝母30g,女贞子50g,墨旱莲30g,甘草50g,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糊精、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即得。
[0064]实施例7:胶囊剂的制备(方案四)
取枸杞子150g,菊花70g,熟地90g,山药120g,山茱萸90g,获茶70g,丹参70g,百合120g,浮小麦120g,白芍150g,神曲60g,海螵蛸70g,浙贝母60g,女贞子90g,墨旱莲60g,甘草50g,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 V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混匀、制粒、干燥、过筛,入胶囊,即得。
[0065]实施例8:胶囊剂的制备(方案五)
取枸杞子80g,菊花50g,熟地30g,山药80g,山茱萸90g,获茶50g,丹参70g,百合80g,浮小麦60g,白芍80g,神曲50g,海螵蛸50g,浙贝母50g,女贞子50g,墨旱莲30g,甘草40g,加入乙醇渗漉提取3次,每次加入乙醇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2倍、2倍、I倍,三次渗漉用乙醇浓度分别为60%、50%、40%,渗漉速度为每分钟流出液约占原料总重量0.2%~0.6%,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2倍,滤过,加入聚乙二醇、淀粉、滑石粉,混匀、制粒、干燥、过筛,入胶囊,即得。
[0066]实施例9:粉剂的制备
取枸杞子IOg,菊花6g,熟地6g,山药IOg,山茱萸6g,获茶6g,丹参5g,百合IOg,浮小麦IOg,白苟IOg,神曲5g,海螵蛾5g,浙贝母5g,女贞子6g,墨旱莲5g,甘草6g,净选,粉碎,过筛,即得。
[0067]临床治疗总结
I诊断依据:
参照《中医儿科学》(全国高等中医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出版)拟定:①小儿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人汗淋漓寐则汗出,醒时汗止者称为盗汗;③排除因风湿热、结核病等传染病引起的出汗。
[0068]2疗效评定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 -94)“自汗、盗汗”的疗效评定。
[0069]2.1治愈:汗止,其他症状消失。[0070]2.2好转: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
[0071]2.3未愈:出汗及其他症状均无变化。
[0072]3治疗分组
治疗组:本发明实施例3糖浆剂,每次50ml,每日2次。
[0073]对照组:虚汗停颗粒(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一次5克,一日2-3次,冲服。
[0074]45治疗结果见表1。
[0075]表1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5-15份、菊花3-9份、熟地3-9份、山药5-15份、山茱萸3_9份、茯苓3_9份、丹参3-7份、百合5-15份、浮小麦5-15份、白芍5_15份、神曲3-7份、海螵蛸3-7份、浙贝母3-7份、女贞子3-9份、墨旱莲3-7份、甘草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8-12份、菊花5-7份、熟地5-7份、山药8-12份、山茱萸5_7份、茯苓5_7份、丹参4-6份、百合8-12份、浮小麦8-12份、白芍8_12份、神曲4_6份、海螵蛸4_6份、浙贝母4-6份、女贞子5-7份、墨旱莲4-6份、甘草5-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枸杞子10份、菊花6份、熟地6份、山药10份、山茱萸6份、获茶6份、丹参5份、百合10份、浮小麦10份、白芍10份、神曲5份、海螵蛸5份、浙贝母5份、女贞子6份、墨旱莲5份、甘草6份。
4.如权利要求1一 3之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采用水提或40-9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 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下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 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下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 取全部药材,用乙醇超声提取3-4次,每次加入药材总重量2-4倍的50-90%乙醇,每次超声提取2 -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 取全部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 取全部药材,加入乙醇渗漉提取3 — 4次,每次加入乙醇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I~2倍,乙醇浓度以体积比计为40%~60%,渗漉速度为每分钟流出液约占原料总重量0.2%~ .0.6%,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I~2倍,滤过,即得活性成分。
10.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制剂,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文档编号】A61P1/14GK103751582SQ20131073244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肖萍, 罗荔东, 何足元, 楚白丽, 程琳, 周俊琳 申请人:柳州市工人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