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577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是以黄芪、枸杞、干姜、桂枝、丹皮、赤芍、丹参、甘草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对阳虚致衄者,可温阳益气,养血止血,对鼻衄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鼻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卫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0002]鼻衄即鼻出血,由于春天阳气上升,发病率较高。《内经》指出:“春善病鼽衄。”导致鼻出血的原因很多,由鼻腔局部病变引起者占多数,由全身疾病引起者亦不少见。
[0003]鼻衄由于原因不同其表现各异,多数鼻腔出血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呈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涕中带血、数滴或数毫升,重者可达几十毫升甚至数百毫升以上,导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引发贫血。少数少量出血可自止或自行压迫后停止。
[0004]出血部位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少年儿童、青年人鼻衄多发生于此区。中老年人的鼻腔出血,常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的动脉。此部位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局部疾患引起的鼻衄多发生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交替或同时出血。
[0005]鼻衄属于急症,治疗时应首先维持生命体征,尽可能迅速止血,并对因治疗。
[0006]1.一般处理。
[0007]首先对紧张、恐惧的患者和家属进行安慰,使之镇静,以免患者因精神因素引起血压升高,使出血加剧,并及时测血压、脉搏,必要时予以补液,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如患者已休克,则应先针对休克进行急救。询问病史时,要询问以下情况:哪一侧鼻腔出血或哪一侧鼻腔先出血,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过去有无反复鼻腔出血,此次出血有无诱因,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
[0008]2.寻找出血点。
[0009]3.鼻腔止血方法:根据出血的轻重缓急、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0010](I)指压法(2)局部止血药物(3)烧灼法(4)前鼻孔填塞术(5)后鼻孔填塞术(6)经鼻内镜止血法(7)动脉栓塞(8)血管结扎术(9)鼻中隔手术(10)其他手术
4.全身治疗。
[0011]中医治疗鼻衄多从火热论治,然而亦有阳虚所致者。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0013]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黄芪30-50份、枸杞15-35份、丹皮15-35份、赤芍15-35份、丹参15-35份、甘草5-15份、干姜5-15份、桂枝5-15份。
[0014]优选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黄芪35-45份、枸杞20-30份、丹皮20-30份、赤芍20-30份、丹参20-30份、甘草8_12份、干姜8-12份、桂枝8-12份。
[0015]更优选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黄苗40份、枸杞25份、丹皮25份、赤苟25份、丹参25份、甘草10份、干姜10份、桂枝10份。
[0016]以下是本发明的药材来源:
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 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oIicus (Bge.) Hsiao 或膜荚黄苗 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83页。【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17]枸杞为爺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32页。【性味】甘,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 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0018]丹皮:毛茛科苟药属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干燥根皮。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0019]赤芍:该品为毛茛科植物赤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1.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别名:木苟药、红苟药、赤苟、臭牡丹根、山苟药、卵叶苟药、参幌子、野芍药、毛果赤芍、赤芍、赤芍药。【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主治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
[0020]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通络,凉血消肿,清心除烦。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血、消炎止痛、调经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降低血压、安神静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0021]甘草: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 — I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0022]干姜: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干燥根莖。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性味】辛、热。【归经】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主治】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0023]桂枝: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米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t季,奔豚。
[0024]本发明 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 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25]方案二:取全部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26]方案三:取全部全部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27]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常用制剂,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合剂等。
[0028]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
[0029]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0030]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
[0031]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0032]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0033]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
[0034]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0035]方法1:片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
[0036]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37]方法2:颗粒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颗粒剂。
[0038]上述颗粒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之一或全部。
[0039]方法3:胶囊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
[0040]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0041]方法4:糖浆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
[0042]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0043]方法5:合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
[0044]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
[0045]本发明技术方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机理,立足疾病之本源,组方合理科学。
[004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有效,对阳虚致衄者,可温阳益气,养血止血,临床使用治疗鼻衄的总有效率为89%。
[0047]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创新,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49]实施例1糖浆剂
取黄芪40g、枸杞25g、丹皮25g、赤芍25g、丹参25g、甘草10g、干姜10g、桂枝10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
[0050]实施例2片剂
取黄苗30g、枸杞15g、丹皮15g、赤苟15g、丹参15g、甘草5g、干姜5g、桂枝5g。将上述全部药材,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0051]实施例3合剂
取黄苗50g、枸杞35g、丹皮35g、赤苟35g、丹参35g、甘草15g、干姜15g、桂枝15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纯化水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灌装,即得本发明合剂。
[0052]加入合剂辅料蔗糖、乙酯、/K、山梨酸搅拌均匀,制得合剂。
[0053]实施例4片剂
取黄芪35g、枸杞20g、丹皮20g、赤芍20g、丹参20g、甘草8g、干姜8g、桂枝8g。将上述全部药材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 V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0054]实施例5胶囊剂取黄芪45g、枸杞30g、丹皮30g、赤芍30g、丹参30g、甘草12g、干姜12g、桂枝12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I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镁,装入胶囊壳、制得胶囊剂。
[0055]实施例6颗粒剂
取黄芪30g、枸杞20g、丹皮25g、赤芍35g、丹参30g、甘草10g、干姜5g、桂枝10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C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糖粉、淀粉、糊精、乙醇,制得颗粒剂。
[0056]实施例7粉剂
称取黄芪40g、枸杞25g、丹皮25g、赤芍25g、丹参25g、甘草10g、干姜10g、桂枝10g。药材净选、粉碎,过80-100目筛,即得本发明粉剂。
[0057]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6所制备的颗粒剂,给予鼻衄患者口服,每次I袋,每日3次,临床数据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芪30-50份、枸杞15-35份、丹皮15-35份、赤芍15-35份、丹参15-35份、甘草5_15份、干姜5-15份、桂枝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芪35-45份、枸杞20-30份、丹皮20-30份、赤芍20-30份、丹参20-30份、甘草8-12份、干姜8-12份、桂枝8-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苗40份、枸杞25份、丹皮25份、赤苟25份、丹参25份、甘草10份、干姜10份、桂枝10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采用水提或40— 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的。
5.如权利要 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全部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8.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治疗鼻衄的中药组合物与医药行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文档编号】A61P11/02GK103721228SQ201310732411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施泽晶 申请人:施泽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