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53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装设于一引流瓶装置两侧的吊挂结构,并通过所述各吊挂结构借以使该引流瓶装置能够挂置于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且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该引流瓶装置内的无菌蒸馏水变化情形的吊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胸腔引流是胸腔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对于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成效;其过程是先将病患进行局部麻醉,在胸腔的肋骨处进行处理后,供一根导管置入于肋膜腔内,让该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引流管组,再让该引流管组的另一端连接于装有无菌蒸馏水的引流瓶装置,以使肋膜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与收集,进而重建胸腔负压使得病患的肺部组织能重新恢复功能。[0003]因此,为了使患者能够接受医护人员的完善治疗并同时供以医护人员便于观察该引流瓶装置内的无菌蒸馏水变化情形,故于该引流瓶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吊挂结构,以使该引流瓶装置能够吊挂在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然而,由于所述各吊挂结构仅单纯地枢接于该引流瓶装置的两侧,倘若有人不小心碰撞到挂置于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的引流瓶装置时,将会使所述各吊挂结构与该引流瓶装置二者间产生晃动,进而影响到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0004]由此可知,上述现有吊挂结构仍有许多缺点,实属有改进的必要,缘此,如何改善上述现有吊挂结构的缺失,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由一引流瓶装置及分别设于其两侧的二吊挂结构所构成,其中,所述各吊挂结构由一柄部及一设于该柄部一端的吊挂部所构成,且该柄部的另一端另设有一孔洞,又位于该孔洞的两侧设有一卡钩固定槽及一滑槽,通过该孔洞与该卡钩固定槽分别与该引流瓶装置两侧所设的连接结构与设于该引流瓶装置连接结构一侧的卡柱结构相互卡合,以使该引流瓶装置在不使用时,能将所述各吊挂结构稳固贴齐于该引流瓶装置两侧面上,而当该引流瓶装置在需使用时,则先将所述各吊挂结构的卡钩固定槽对该引 流瓶装置的卡柱结构枢转脱离,当枢转至一定的角度后,所述各吊挂结构则会借助其所设有的滑槽,进而作为该引流瓶装置的卡柱结构挡点,借此,即可将该引流瓶装置通过所述各吊挂结构挂置于患者的身边可吊挂位置,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该引流瓶装置内的无菌蒸馏水变化情形。[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在于:一引流瓶装置,其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结构,且所述各连接结构的一侧分别设有一卡柱结构;以及二吊挂结构,分别与所述各连接结构相连接,由一柄部及一设于该柄部一端的吊挂部所构成,且该柄部另一端的至少一面设有至少一固定槽。[0007]上述的至少一固定槽为一卡钩固定槽及一滑槽其中之一。[0008]上述的至少一固定槽同时包括该卡钩固定槽及该滑槽。[0009]上述的卡钩固定槽及该滑槽之间另设有一孔洞。[0010]上述的所述各连接结构为一柱体,通过该连接结构与该吊挂结构的孔洞枢接,进而使该吊挂结构能够相对该柱体枢转。[0011]上述的所述各卡柱结构卡合于该至少一固定槽内。[0012]上述的该至少一固定槽延伸至所述各柄部的一侧边。[0013]上述的所述各滑槽呈一弧状,于该吊挂结构枢转时,所述各卡钩固定槽则与所述各卡柱结构相互脱离,并进而使所述各卡柱结构能顺着呈弧状的所述各滑槽移动止于该滑槽内部。[0014]上述的吊挂部呈一 “U”形状。[0015]本实用新型的吊挂结构能够以所述连接结构为轴心来做枢转运动,而所述卡柱结构则与所述吊挂结构的卡钩固定槽相互卡合,借以使所述吊挂结构能够稳固贴齐于该引流瓶装置的两侧面上,而无轻易摇晃摆动之虞,再者,当医护人员欲将该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通过所述吊挂结构挂置于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时,则需先将所述吊挂结构的卡钩固定槽对该引流瓶装置的卡柱结构枢转脱离,当枢转至一定的角度后,所述各吊挂结构则会借助其一面所设有的滑槽,进而作为该引流瓶装置的卡柱结构挡点,借此,当该引流瓶装置通过所述吊挂结构挂置于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时,即不会受到他人的碰撞下,进而轻易地产生晃动之虞。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挂结构立体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瓶装置上的连接结构及卡柱结构立体示意图。[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运作过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20]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1,由一引流瓶装置11及二吊挂结构12所构成。[0021]该引流瓶装置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结构111,且所述各连接结构111的一侧还设有一卡柱结构112(如图 2所示)。[0022]所述各吊挂结构12,分别与该引流瓶装置11的各连接结构111相连接,吊挂结构12由一柄部121及一设于该柄部121 —端的吊挂部122所构成,且该柄部121另一端的至少一面设有至少一固定槽1211。(如图1所示)。[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1211可以为一^^钩固定槽12111或一滑槽12112[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1211也可以同时包括该卡钩固定槽12111及该滑槽12112。[0025]本实施例中,该卡钩固定槽12111及该滑槽12112间另设有一孔洞1212。[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111为柱体,通过连接结构111与吊挂结构12的孔洞1212枢接,进而使该吊挂结构12能够枢转。[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柱结构112卡合于所述固定槽1211内。[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1211延伸至柄部121的一侧边。[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2112呈一弧状,于吊挂结构12枢转时,所述卡钩固定槽12111则与所述卡柱结构112相互脱离,并进而使所述卡柱结构112能顺着呈弧状的所述滑槽12112并止于其内部。[0030]本实施例中,该吊挂部122呈一 “U”形状。[0031]本实用新型中,该引流瓶装置11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连接结构111,且于所述连接结构111的一侧设有卡柱结构112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连接结构111为一柱体,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111进而使所述吊挂结构12的孔洞1212能够枢接于内,以使所述吊挂结构12能够以所述连接结构111为轴心来做枢转运动,而所述卡柱结构112则与所述吊挂结构12的卡钩固定槽12111相互卡合,借以使所述吊挂结构12能够稳固贴齐于该引流瓶装置11的两侧面上,而无轻易摇晃摆动之虞,再者,当医护人员欲将该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I通过所述吊挂结构12挂置于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时,则需先将所述吊挂结构12的卡钩固定槽12111对该引流瓶装置11的卡柱结构112枢转脱离,当枢转至一定的角度后,所述各吊挂结构12则会借助其一面所设有的滑槽12112,进而作为该引流瓶装置11的卡柱结构112挡点(如图3所示),借此,当该引流瓶装置11通过所述吊挂结构12挂置于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时,即不会受到他人的碰撞下,进而轻易地产生晃动之虞。[0032]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 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引流瓶装置,其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结构,且所述各连接结构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卡柱结构;以及 两个吊挂结构,分别与所述各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吊挂结构是由一个柄部及一个设于该柄部一端的吊挂部所构成,且该柄部另一端的至少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一个卡钩固定槽或一个滑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一个卡钩固定槽及一个滑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钩固定槽及该滑槽之间另设有一个孔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一柱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该吊挂结构的孔洞枢接,使该吊挂结构能够相对该柱体枢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结构卡合于该至少一个固定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延伸至所述柄部的一侧边。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呈弧状,于该吊挂结构枢转时,所述卡钩固定槽与所述卡柱结构相互脱离,进而所述卡柱结构能顺着该呈弧状的滑槽移动并止于该滑槽内部。
9.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部呈U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吊挂结构,包括一引流瓶装置,其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结构,且该等所述各连接结构的一侧分别设有一卡柱结构;以及两吊挂结构,分别与所述各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吊挂结构是由一柄部及一设于该柄部一端的吊挂部所构成,且该柄部另一端的至少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吊挂结构装设于一引流瓶装置两侧的连接结构,并通过所述各吊挂结构借以使该引流瓶装置能够挂置于患者身边可吊挂位置,且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该引流瓶装置内的无菌蒸馏水变化情形的吊挂结构。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090019SQ2013201314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陈震寰, 何轩樵, 陈明忠 申请人: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