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53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儿科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儿科吸痰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儿科临床中,对婴幼儿进行呼吸道疾病诊治时,经常会在呼吸道中产生大量痰液,如果不对痰液过行有效清除,会严重影响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目前,在医院使用的吸痰器械有电动式和脚踏式的,现有的吸痰器体积大、操作使用复杂,携带不方便,不适合婴幼儿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科吸痰器,它既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又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储液瓶1、瓶盖2、吸痰管3、负压吸管5、负压球7,其结构特点是储液瓶I与瓶盖2密封连接,吸痰管3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I内,其另一端连接吸痰软管4,负压吸管5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I内,其另一端连接负压软管6,负压软管6的末端连接负压球7。其结构特点是储液瓶I上设有容量刻度11,吸痰软管4上设有长度刻度10。其结构特点是吸痰软管4的头端设有多个侧孔8,吸痰软管4内设有单向阀9,负压软管6内设有单向阀12。
其结构特点是插入储液瓶I内的吸痰管3的长度大于负压吸管5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3、安全性高,吸痰效果好,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科吸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液瓶,2-瓶盖,3-吸痰管,4-吸痰软管,5-负压吸管,6-负压软管,7-负压球,8-侧孔,9-单向阀,10-长度刻度,11-容量刻度,12-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吸痰器的具体细节进行详述。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储液瓶1、瓶盖2、吸痰管3、负压吸管5、负压球7,储液瓶I与瓶盖2密封连接,吸痰管3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I内,其另一端插入吸痰软管4内,吸痰软管4采用硅胶材质,不容易损伤气道粘膜,负压吸管5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I内,其另一端插入负压软管6内,吸痰管3和负压吸管5呈倒L形,负压软管6的末端连接负压球7 ;储液瓶I上设有容量刻度11,吸痰软管4上设有长度刻度10,使用过程中,能确切知道插入的深度和吸出的痰液量。吸痰软管4的头端设有多个吸痰侧孔8,吸痰软管4内设有单向阀9,负压软管6内设有与单向阀9的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2,使用过程中,避免储液瓶I内的痰液倒流;插入储液瓶I内的吸痰管3的长度大于负压吸管5的长度。使用时,手握负压球7,通过负压软管6、负压吸管5使储液瓶I内呈负压状,然后将吸痰软管4插入呼吸道,通过多个侧孔8进行吸痰,吸出的痰流进储液瓶I内,在吸痰过程中,确保痰液无外泄,避免交叉感染。本实用新 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吸痰效果好,体积小,方便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储液瓶(I)、瓶盖(2)、吸痰管(3)、负压吸管(5)、负压球(7),其特征在于储液瓶(I)与瓶盖(2)密封连接,吸痰管(3)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I)内,其另一端连接吸痰软管(4),负压吸管(5)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I)内,其另一端连接负压软管¢),负压软管¢)的末端连接负压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储液瓶(I)上设有容量刻度(II),吸痰软管(4)上设有长度刻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吸痰软管(4)的头端设有多个侧孔(8),吸痰软管(4)内设有单向阀(9),负压软管(6)内设有单向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插入储液瓶(I)内的吸痰管(3)的长度大于负压吸 管(5)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吸痰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结构特点是储液瓶(1)与瓶盖(2)密封连接,吸痰管(3)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1)内,其另一端连接吸痰软管(4),负压吸管(5)的一端穿透瓶盖(2)插入储液瓶(1)内,其另一端连接负压软管(6),负压软管(6)的末端连接负压球(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安全性高,吸痰效果好,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123128SQ20132013126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
发明者石宪民 申请人:石宪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