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能够进一步服务于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医院,一些病人由于肠功能衰竭、消化道大出血等原因,大便往往呈水样便或血性液体状,大便无法自主控制,且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医护人员用工具去接引。专利号201120418268.9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一次性集便器,这种集便器能够在肛管的中间部分外面套设一根气管,气管首段设有一个气泡结构,使该肛管插入段插入到肛门后,向气囊内冲气后使气泡胀大,从而固定肛管,病人排出的粪便经肛管进入到固定在肛管末端的收集袋内,收集袋需要绑在肛管末端,大便有一定的重量和气味,病人拉完大便后一般要把收集袋取下。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1、固定收集袋的操作比较繁琐;2、装有病人大便的大便袋存放有一定的困难,且不能有效统计病人的大便量;3、肛管末端经常会有大便流出污染床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不仅能便捷地将收集袋固定在肛管末端,方便存放大便和防止大便从肛管末端漏出导致污染床单,还可计算病人的大便量。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包括气管、肛管及气囊,气囊位于气管的末端,气管的首端设有一个气泡;气泡套装在 肛管上并靠近肛管首端;气囊的气囊壁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内侧设有一片一端固定一段活动的塑料片,在气囊壁上还设有一个塞子,气管与肛管保持密封,肛管末端连接收集袋,所述肛管末端固定有自封接头A,收集袋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可拆卸地连接有自封接头B,自封接头B与自封接头A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利用自封接头原理,自封接头为现有技术。自封接头B与自封接头A一接上,自封接头B与自封接头A成为通路。自封接头B与自封接头A —脱开,自封接头B与自封接头A各自封闭。自封接头B与自封接头A脱开后,自封接头B能自动将收集袋的口密封,自封接头A能自动将肛管末端密封。当收集袋需要更换时,把收集袋的连接头从自封接头B上卸下即可。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袋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袋刻度线,方便护理人员能够通过刻度线直观估测收集袋内粪便的体积。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肛管首端处开设有左右两个引流侧孔,引流侧孔位于气泡之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肛管首端的开口处呈弧形缩小,避免损伤肠粘膜。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肛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肛管刻度线,可以读取肛管插入到肛门的长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还包括肛管排堵装置,肛管排堵装置包括排堵管、膨胀气囊和单向阀,排堵管一端与肛管连通,排堵管的另一端与膨胀气囊连接,单向阀位于排堵管内。当肛管内堵塞时,挤压膨胀气囊,利用膨胀气囊里的气体将堵塞物排出肛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能轻松实现收集袋与肛管末端的固定与分离,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肛管末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气管;101、气泡;20、肛管;201、肛管刻度线;202、肛管首端;203、肛管末端;204、引流侧孔;30、气囊;301、气囊壁;302、进气孔;303、塑料片;304、塞子;401、自封接头A;402、自封接头B ;50、收集袋;501、连接头;502、收集袋刻度线;60、肛管排堵装置;601、排堵管;602、膨胀气囊;60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包括气管10、肛管20及气囊30,气囊30位于气管10的末端,气管10的首端设有一个气泡101 ;气泡101套装在肛管20上并靠近肛管首端202 ;气囊30的气囊壁301上设有进气孔302,进气孔302内侧设有一片一端固定一段活动的塑料片303,在气囊壁301上还设有一个塞子304,气管10与肛管20保持密封,肛管末端203连接收集袋50,所述肛管末端203固定有自封接头A401,收集袋50设置有连接头501,连接头501可拆卸地连接有自封接头B402,自封接头B402与自封接头A401相适配。收集袋50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袋刻度线502。肛管首端202处开设有左右两个引流侧孔204,引流侧孔204位于气泡101之前。肛管首端202的开口处呈弧形缩小。肛管20的外表面设置有肛管刻度线201。此外,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它还可以包括肛管排堵装置60,肛管排堵装置60包括排堵管601、膨胀气囊602和单向阀603,排堵管601 —端与肛管20连通,排堵管601的另一端与膨胀气囊602连接,单向阀603位于排堵管601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包括气管(10)、肛管(20)及气囊(30),气囊(30)位于气管(10)的末端,气管(10)的首端设有一个气泡(101);气泡(101)套装在肛管(20)上并靠近肛管首端(202);气囊(30)的气囊壁(301)上设有进气孔(302),进气孔(302)内侧设有一片一端固定一段活动的塑料片(303 ),在气囊壁上还设有一个塞子(304),气管(10 )与肛管(20 )保持密封,肛管末端(203 )连接收集袋(50 ),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末端(203 )固定有自封接头A (401),收集袋(50)设置有连接头(501),连接头(501)可拆卸地连接有自封接头B (402),自封接头B (402)与自封接头A (401)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50)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袋刻度线(502 )。
3.如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首端(202)处开设有左右两个引流侧孔(204),引流侧孔(204)位于气泡(101)之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首端(202)的开口处呈弧形缩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20)的外表面设置有肛管刻度线(2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还包括肛管排堵装置(60 ),肛管排堵装置(60 )包括排堵管(601)、膨胀气囊(602 )和单向阀(603),排堵管(601)—端与肛管(20)连通,排堵管(601)的另一端与膨胀气囊(602)连接,单向阀(603)位于排·堵管(60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一种引流大便的蓄积装置,包括气管(10)、肛管(20)及气囊(30),气管(10)与肛管(20)保持密封,肛管末端(203)连接收集袋(50),所述肛管末端(203)固定有自封接头A(401),收集袋(50)设置有连接头(501),连接头(501)可拆卸地连接有自封接头B(402),自封接头B(402)与自封接头A(401)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能轻松实现收集袋与肛管末端的固定与分离,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F5/451GK203138791SQ2013201311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沈国娣, 陆迎春 申请人:湖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