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在为病人进行穿刺注射操作时,需要用到穿刺针。目前所用的办法是将穿刺针固定连接注射器,握持注射器进行穿刺后直接推注药液。这种操作方法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穿刺的稳定性不足,操作经验稍有欠缺即可能发生针头刺入血管、腹腔、蛛网膜下腔等意外事故。目前也出现了直接穿刺针头后再用软管连接注射器的操作方法,但由于软管长度较大,药液在软管及针头内有滞留,导致注射量偏少的问题,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穿刺针。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透明软管,所述针头前端外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后端设有针柄,所述针柄内部中空且与透明软管连通,针柄上设有防滑层,所述透明软管靠近针柄的部分设有球囊,尾端设有连接注射器的套头,所述球囊后端设有阻断夹。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为病人进行穿刺注液操作时,穿刺部位准确,避免了不慎穿刺到血管等部位的问题,注液量控制精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I和透明软管3,所述针头I前端外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8,后端设有针柄2,所述针柄2内部中空且与透明软管3连通,针柄2上设有防滑层7,所述透明软管3靠近针柄2的部分设有球囊5,尾端设有连接注射器的套头4,所述球囊5后端设有阻断夹6。使用时,套头4接连注射器,捏持针柄2将针头I穿刺入人体后,打开阻断夹6推注药液,推注完成后,关闭阻断夹6,挤捏球囊5数次使针头I和针柄2内部残留的药液注入人体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透明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前端外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后端设有针柄,所述针柄内部中空且与透明软管连通,针柄上设有防滑层,所述透明软管靠近针柄的部分设有球囊,尾端设有连接注射器的套头,所述球囊后端设有阻断夹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穿刺针,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和透明软管,所述针头前端外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后端设有针柄,所述针柄内部中空且与透明软管连通,针柄上设有防滑层,所述透明软管靠近针柄的部分设有球囊,尾端设有连接注射器的套头,所述球囊后端设有阻断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为病人进行穿刺注液操作时,穿刺部位准确,避免了不慎穿刺到血管等部位的问题,注液量控制精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3107233SQ2013201556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30日
发明者赵伟杰, 郝光 申请人:赵伟杰